艺术评论丨蔡徐坤导览毕加索和打卡时代的艺术观看

发布时间:2024-12-18 16:13

作者丨余雅琴 郑汀兰

被“踏破门槛”的尤伦斯:毕加索的流量魔力

今年六月,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巴勃罗·毕加索

(1881-1973)

作品展开幕。作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近年来最重磅的活动,毕加索这位现代主义大师的展览,刷新了尤伦斯场馆人流量的最高纪录;单日最高峰值超过五千人入场看展

(场馆内部最大承载力300人,从10:00开放到19:00,周末另附夜场)

。为了安全,场馆前搭起了曲折的超长队伍分隔栏,排队也成为了尤伦斯门口的日常。距离开展已经有接近两个月,该展览却仍然不见冷清。

毕加索的魅力,首先来源于他的艺术史价值。作为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毕加索遗世的作品达两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画20000 幅,平版画 6121幅。

毕加索“蓝色时期”《自画像》,1901年末。

应当说,在现代艺术的大师中,毕加索是最出名的几个中的一个。他生前成名,作品丰富也价格不菲,这些都让毕加索在生前和身后具有绝对的人气,他的画作也是拍卖行的常客。跟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位画家之首。

毕加索毕生致力于绘画革新,利用西方现代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的成果,并吸收民族民间艺术的营养,创造出了很有表现感的艺术语言;他的极端变形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在表现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和扭曲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有独特的力量。

作为在艺术史占有重要地位的毕加索在华的最大展览,尤伦斯艺术中心此次投资可谓巨大,这些价值不菲的原作能够漂洋过海被中国人看到,背后是美术馆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可以看出此次UCCA对该展览的期待。据一些画廊从业者透露,即使“毕加索”已经成为如此流量明星,展览也可能仅仅是微小盈利。

导览方式:普通导览、儿童语音导览和蔡徐坤语音导览,图片来自网络。

为此,UCCA也加大了营销投入,展览邀请各路明星观展以求影响粉丝观展,甚至专门邀请蔡徐坤录制导览词,以博得观众入场。由此,“毕加索展览”除了具有艺术史的意义之外,更被赋予了一种流行文化的意义。“毕加索展览”的魅力,还包括了对明星的追求,以及对由现代艺术转化而来的时尚追求。

“消费”毕加索反映了我们对艺术的饥渴

对于美术馆的常客来说,毕加索展览的功能已经远远不是艺术层面的。事实上,大量的观众并非对毕加索的画作感兴趣,而是将其视为又一个“打卡”网红圣地。

画展并不免费,甚至顶得上两三人简单聚餐的费用,人们愿意看展览,说明了艺术正在大众中普及开来,艺术的重要性也在逐步体现;但是,当我们走进美术馆,沉浸在摆拍和自拍的时候,艺术的价值是否意味着失效和折损呢?

毕加索和他的画作。

对于愿意了解毕加索艺术的人,展方提供了相对专业的帮助——导览员的讲解,加上各种版本的语音导览,为观众提供了解决方案。

然而,我们会发现,即使是这样,自己也很容易落入“浅薄化观看”的陷阱。这与我们对艺术机构导览的过度依赖有关。导览内容,大约和展言的写作一样,采用的是一种为我们提供作品的艺术史细节和源流的严谨的学术方式,极少涉及美学和欣赏的问题。

据观察,观众向导览员提得最多的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专业的,会讨论年代和思想,要讨论的问题和与同时期其它种类艺术的联系

(典型的艺术史讨论)

;一般群众,则喜欢听画作背后的故事。当然,也经常会有观众向导览员提出“这幅画多少钱”的疑问——价格,往往是一般大众对一幅画作的价值理解的衡量标准。

艺术史术语的条文是知性的,八卦韵闻与绘画无关,价格更有市场操作的原因。艺术作品是承载美的,至少是传递感性经验的;如果不诚实地面对自己看画的感受,只是为画作的价格或者被天才传奇故事吸引走了注意力,反映了我们的艺术教育依然处在匮乏的阶段,而毕加索展览的饱满则从一定意义上表现我们的文化需要和艺术饥渴。

毕加索展览的现场,存包处常见到婴儿车,有很多家长抱着三岁左右的幼童入场。家长们对孩子的控制力有好有差,但是小孩的吵闹和半大孩童的越界还是扰乱了展厅的秩序,影响了其他观众的观展体验。

但是,从一直强调的儿童艺术教育和公共项目到近日和蔡徐坤等明星合作的公益活动,尤伦斯正在进行它由私人美术馆到官方认可的基金会及美术馆的转型。但随着曝光度的增强,新问题的增多,使得它的管理难度也在上升。无论是“朋友圈打卡”还是“教育投资”,很多时候,观展行为都只是一种对艺术的简单符号消费。

机械复制时代过去之后的信息时代,我们依然喜欢到美术馆去观看原作

如果你常去观看中国的西方大师原作展,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形:一些观众拿着手机,像打卡一样给展厅里的作品一幅一幅地拍照,肉眼视线却不在画面多作停留,最后再拿着手中的电子设备心满意足地走出展厅。

如果按照一种严肃且严谨的态度来评判,以上现象当然不是正确的观展方式。但是,出于告诉他人自己今天看到了什么的分享欲、对网络上难以找到对应的高清图片的担心以及记录生活的目的,我们给自己喜欢的作品拍照留存是再正常不过的。

展览现场。

但是,这会挤占我们的注视时间、分散我们的注意力,甚至会使我们陷入上述这样的一种“浅薄化观看”的陷阱。这也向我们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在一个“读图”的时代中,为何我们还要看“真迹”和“原作”?看原作和看电子高清图像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当然,对于一部分眼光挑剔的专业人士来说,去看“原作”是因为物理尺幅的冲击力高于电子版,色彩不会失真,也可以看到细节和立体的笔触——原作的物质媒材包含了电子版没有的信息。另外,原作是独一无二的,它从属于它自己的那个充满魅力的时代走来,作为图像最初的载体包含有对艺术“朝圣者”来说的膜拜价值。

当然,观看“原作”,有时只是因为网络上高清艺术图片还没有丰富到唾手可得的程度,也没有有条理地整理在一起。如果大多数美术馆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那样建设自己的主页,上传高清数字图片和相关知识资料,还可以按时间轴进行检索,观看“原作”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也不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对于大多数美术馆的观众而言,造访艺术机构是他们接触艺术的最重要途径,美术馆的公共性因此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艺术教育由此获得了普及的机会,对这些希望通过艺术机构的服务提升对艺术的理解的人来说,不管进入美术馆的目的是什么,艺术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机械复制时代的文化指标。

毕加索《习作》,1920年。

对于很多人来说,毕加索是一种“高级文化”的象征,是被艺术史构建出的大师。事实上,观展的意义之一,就在于我们借用美术馆的公共平台,不断借助艺术作品去观照自身。即使是这样在艺术史上被“盖棺定论”的大师,我们依然可以从他作品出发,从艺术史的层面拓展更多的公共教育和讨论。此次展览还开设不少相关讲座,讨论了毕加索和20世纪历史的缠绕关系,让这些画作的意义超越了拍卖行和艺术史。

事实上,只有艺术品的观众被赋予表达和讨论的空间,我们才能以更有意义的方式去体验艺术、能以一种更深刻的方式去拥抱它。

作者:余雅琴 郑汀兰

编辑:安也 校对:薛京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址:艺术评论丨蔡徐坤导览毕加索和打卡时代的艺术观看 https://mxgxt.com/news/view/294866

相关内容

其他明星用公益洗白自己,蔡徐坤用艺术,毕加索的画展能洗白他吗
蔡徐坤成为范思哲代言人:探索跨界艺术与时尚的魅力
马蒂斯与毕加索,“相爱相杀”的现代艺术巨匠
艺术天才、人生渣男——毕加索和他的情人们
东京看展|毕加索与20世纪艺术巨星们
“who am I”当代艺术展在沪开幕 邀请观众参与“玩”艺术
回答“我是谁”,这个当代艺术展邀请观众一起“玩”艺术
艺术揭秘:毕加索,画风随着情人变
中国艺术研究院毕业作品展:“观往知来”中的艺术思考
毕加索大展:如何促成与准备一场名家的展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