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谈季羡林:与母亲感情不好,两人分居到死,死后不愿出丧葬费

发布时间:2024-12-18 11:24


<�季羡林>

我一直不认识你们所说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我只知道,在热热闹闹的学术追捧中,父亲的内心是冷的,是寂寞的。

说这句话的,是季羡林先生的独子季承。有血缘关系的亲儿子,为何会说出这么一句冰冷的话?这一切,都源于季承对父亲的不满,源于「父亲对母亲没有感情。」母亲去世后,整整13年,季承都没有回家看过一次父亲。

季羡林的一生,两个面。一方面,他风光无限,是万人敬仰的国学大师。而另一个面,他孤寂凄凉,在几十平方的屋子里,总探寻不到属于自己的温暖。


季羡林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父亲是无田可耕的农民,母亲大字不识一个,日子饱一顿饥一顿。为了让季羡林活下去,6岁那年,父母把他过继给叔父家。

叔父家日子好过了很多,吃穿有保障,还有学上。但寄人篱下的日子,终究只有季羡林自己最能体会。儿子季承说,父亲与养父母之间的感情不太深。「叔父母虽然供他上学,但对待他和对待亲生儿女肯定有区别。」

叔父希望季羡林能好好学习,以便将来光宗耀祖。季羡林也很争气,高中毕业后考上了清华。

去北京读书前,叔父为了拴住他的心,让他结完婚再走。季羡林的结婚对象,叫彭德华,比他大4岁,只念过小学。对于这桩婚姻,寄人篱下的季羡林没有反对的资格,他只得妥协.


<�彭德华>

清华读书时期,季羡林完成了他所认为的义务,与彭德华先后生下一女一子。女儿季婉如和儿子季承。

1935年,季承刚出生3个月,季羡林就动身去了德国留学。等他回国到北大教书再次见面,已经是1946年,季承已经11岁了。季承那时得知自己父亲即将回来,他经常一个人躲在无人的角落喊「爸爸、爸爸」,一遍遍练习,生怕自己叫得不够亲切。

在德国的日子,大概是季羡林最为快乐的时光。有书读,有酒喝,最重要的是,还有人陪。经常陪伴季羡林的,是一个叫伊姆加德的德国女子,她是季羡林房东迈耶家的大女儿。


<�伊姆加德>

两人的幸福甜蜜,早已让季羡林把国内的妻儿忘得精光。星空点点,黑夜漫漫,季羡林会对着伊姆加德说好几个国家的情意绵绵的话语。伊姆加德听得忘乎所以。

季羡林24岁到德国,35岁回国。在德国的11年,是他光阴最盛的11年。他把热情和温柔通通留在了德国,留在那个高鼻梁、大眼睛的姑娘身上。回国时,只带走了一副没有血肉的躯壳。

后来季羡林在日记里写,「我同她通过几次信,回国以后,就断了音信。说我不想她,那不是真话。1983年,我回到哥廷根时,曾打听过她,但杳如黄鹤。」


在季承眼里,母亲彭德华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在济南独自拉扯他们两姐弟长大,吃喝拉撒都得靠她。母亲是一个柔弱但又坚强的女子。

他和姐姐成长时,大部分都是母亲陪他们。两姐弟脑子里没有父亲的概念,很多小孩问他,你爹是谁?叫什么名字?他回答不出来。他们总说他是野孩子。

母亲抱抱他,告诉他父亲在德国,在深造,父亲是个了不起的人。

1946年,一家人好不容易盼到季羡林学成归国。然而一家人等来的,不是热切地拥抱。季羡林只是摸了摸季承的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再随手递给他一个从德国带回来的礼物,第一次见面礼仪就算结束。


父亲满身学问,但季承只希望他像普通父亲一样,抱抱自己的儿子,跟他一起玩。但这些,季羡林没有满足他。人生缺席的12年,季承似乎早已习惯没有父亲的日子,他说小时候会期待父亲与自己的拥抱和玩耍,若没有也不会失望。

1952年,季承去北京俄语专修学校读书,那时季羡林在北大教书,姐姐在北京核工业部第二设计院。虽然都在北京,但却没有住在一起。他们和季羡林之间的联系,就像走亲戚一样,几个礼拜去北大看他一次。

季承一直想让父亲把母亲接来北京,一家人住在一起。这个愿望一直到1961年才实现。

不同的是,母亲不是父亲接来的,而是继承自己接来的。他把母亲和叔祖母接到了北京,住在他的宿舍里。

为了让父母团聚,他给北大校长陆平写了一封信,请求组织上批准将叔祖母和母亲的户口迁到北京让她们和父亲团聚。陆校长很重视,写了报告给北京市委,彭真书记迅速地批准了北大的报告。


<�季羡林与彭德华>

母亲和父亲团聚了,被安排住在北大朗润园。北大还给他们买了一张奢侈的大弹簧床。但季羡林很不高兴。他强烈要求分开睡。他睡一个屋,彭德华睡另一个屋。

这种分居,一直到1994年彭德华去世。

「每当看到母亲孤零零地睡在客厅时,我和姐姐心里都很不好受,但当时我们家刚团聚,为了不节外生枝,我们便也没说什么。」

后来季承才知道,父亲对母亲没有感情,这冷冰冰的话,是父亲亲口对他说的。

父子交恶,最核心的问题是母亲。季羡林有时会把对婚姻的不满,怪罪到子女身上。后来彭德华去世,两人因为丧葬费彻底闹掰。


彭德华的丧葬费用,季羡林只愿意出一半。出一半不是因为没钱,而是觉得自己工资低,用他的话来说,「一个教授不如一个推头的,教授满街走,讲师是多如狗。」

他觉得女儿在外企工作,一个月工资是他的数倍,儿子也开汽车,连孙女都要超过自己了。

思来想去,只出一半。

季承被气跑了,这一气,就是13年。13年中,再没有去见过父亲。父亲对母亲太无情了。


2008年,季羡林生命垂危之际,季承出现在北京301医院。他看到病床上面容清瘦的季羡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这一跪,跪出了自责和懊恼。他似乎原谅了一切。

季承原谅了父亲,不知是否对母亲不公平。

季羡林这一辈子,对妻子彭德华说得最温暖的一句话,就是她死后,他说,「如果中国将来要修‘二十几史’,而且其中又有什么‘妇女列传’或‘闺秀列传’的话,她应该榜上有名。」

网址:儿子谈季羡林:与母亲感情不好,两人分居到死,死后不愿出丧葬费 https://mxgxt.com/news/view/287093

相关内容

儿子谈季羡林:与母亲感情不好,两人分居到死,死后不愿出丧葬费
季羡林与妻子,分居长达31年,可即便如此,他也绝不背叛婚姻
季羡林的感情世界:死生契阔 情深难了
季羡林之子谈父子关系:两人决裂13年后重逢
论福柯的死亡仪式化失落说——从金正日、杰克逊、季羡林的死亡仪式化谈开去
季羡林的悲情人生:被誉为国宝,儿子女儿却不原谅他
神秘女子报料钱文忠指挥季羡林儿子争遗产?
太太死满街白,老爷子死没人埋,秦可卿与李瓶儿葬礼的雅与俗
季羡林骨灰葬三地 遗产又起纷争
季羡林与季承:父子的决裂与复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