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爽到张碧晨,再到毛晓彤,开年三个大瓜都是女明星产的。
男明星华晨宇、陈翔,以及汪峰,虽然也有深度参与,但事件的主导者都是女方。
其中两个是天津姐姐。
天津不怎么出娱乐明星,女明星就更少了。
几大明星盛产地——
要么是京沪这种经济、文化中心。 资源多,当然机会就多,出的人也多。
要么是川渝湘那样的美女之乡。
东北明星也多。
人均气氛组,天生场面人,又热情又活络,必要时还很彪,最适合在娱乐圈这种人情集散中心游走。
天津各方面都不占优,当然明星产出少。
有人在网上管天津叫小东北。
是说天津和东北的产业结构很像。
用最通俗的话说,假如在体制外,能找到一份月薪4000块以上的工作,那就是能到处吹牛的高收入了。
经济活力越不行的地方,体制内外的待遇差别就越大。
以至于在天津人眼里,只有考上编制的,才叫有正式工作。
都说天津人能说会道,出口成相声,但是抖音、快手上的网红都是东北人,没几个天津的。
可见真让天津人在人前耍宝、卖萌、炒气氛什么的就不太行了。
而且怎么说呢,天津人虽然赚得少,但不在乎。
宁可拿着2000块死工资,朝九晚五;也绝不做月入过万的996打工人。
半夜不睡觉,可以排长队买南楼煎饼果子,但绝不能加班赶工,委屈自己多赚点。
这种城市氛围,无意间帮忙造就了一个现象,就是女性地位相对比较高。
因为男人也赚不来多少钱。
毛晓彤的原生家庭就特别典型。
爸爸吸毒坐牢,不学无术。
妈妈果断离婚,一个人带着女儿,给女儿改名字,跟自己姓。
卖元宵、开饭店、开歌舞厅,供孩子去北京学跳舞。
当然大多数天津男的,除了赚得少,没大本事,考编制都考不过女的之外,其他好像也还行。
至少家务做得多。我从小到大认识的同学,家里爸爸大多都买菜做饭疼孩子,挺顾家。
像毛晓彤她爸那样极品的,我只在电视上见过一次。
毛晓彤她爸上的节目叫《法眼大律师》,天津本地最红的节目之一。
节目内容大多是几个五六十岁的兄弟姐妹,为了抢一套十几二十平米的老公房撕破脸打官司。
这节目有个特点,一般都是姐妹们说个没完,兄弟很少说话。
节目组调解了半天,问兄弟,你愿意接受这个份额吗?
大爷们通常憋了半天,只憋出一句话:我做不了主啊,得回去问问家里那位。
天津人见到女的,从8岁到80岁,都尊称一声姐姐。
据说外地人听起来,更像结界。
不是小妹妹, 也不是嫂子、婶子、大伯母。
辈分高,受尊敬,并且不依附于男人的辈分而存在。
不管家里有没有男人,对外都是一样的姐姐。
看毛晓彤锤爆陈翔的一系列操作,就是特别典型的天津姐姐风格。
撞破男友光膀子和光大腿的女同事在家里“挤痘痘”……
几个小时之内,搬家、发微博、要监控、雇水军、控评、上热搜。
连打电话都记得录音,并且保存四年之久。
全套流程,安排得明明白白,没有任何慌乱遗漏。
两人吵架,不会发嗲撒娇绕弯子,也不会撒泼痛哭骂大街。
说话嘎嘣脆,直戳要害,不宣泄感情,就事论事。
没有哭哭啼啼卖惨扮受害者,对男人也没半分留恋心软。
天津离婚率一直稳定在全国前三。
结婚率更稳定,倒数第一。
手起刀落的晓彤姐,一看就是在家主事儿的天津姐姐。
因为男的都不主事,导致天津有句俗话,儿子都是给丈母娘养的。
天津有几大怪,比如婚宴下午摆;观众捧哏不上台;想吃海货借钱买……
还有一条:孩子姥姥带。
天津人没有“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的观念。
反而很多人觉得是自己娶了个男媳妇进门。
跟着老丈人一起过的小家庭比比皆是,称不上倒插门,也没人觉得是件多严重的事。
天津姐姐,高矮胖瘦什么样都有。
但有一条差不多,口齿伶俐,嗓门大。
毛晓彤公开的录音里,好多人都求小姐姐出导航语音包。
其实张萌、张碧晨这几个天津女明星都挺能说会道的,可以打包出个天津话版的语音包。
天津姐姐说了算,好像是个老传统了。
我前两年采访导演徐浩峰的时候,和他聊起过这个话题。
他姥爷辈儿就是天津武林人士。
徐浩峰拍的《师父》,讲的是天津武林的故事,里面的话事人就是女性。
蒋雯丽扮演的邹榕。
徐浩峰说,天津到了民国时代的尾声,几大家族当家人都是女性。
他还举了个例子。
天津当时有个陈家,男的叫陈云谷,是南开大学的教授。陈云谷根本不管家,整个陈家的体系都是由夫人来掌控。
徐浩峰原话是:
「其实越在北方,好像最后领头人往往会选一个女的。会推举一个大哥的寡妇过来管全家。
这个寡妇跟下一代的一个有才干的儿媳妇,等于一两个人联手管理几千人的男性社团,这是北方很普遍的一个情况。」
读到这里,是不是还挺爽文的。
但是我开会报这个题的时候,有同事提出过疑问:
张碧晨就不是这样啊,她干的事就像霸总文里的小娇妻。
我是这么看的。
不管她的回应是不是真的,华晨宇到底知不知道她怀孕,但可以肯定的是,孩子爸本来是不打算要这个孩子的,更不打算跟她结婚。
但是张碧晨还是坚持生下来,可见是做好了一个人为孩子负责的准备。
张碧晨不是爱豆,没多少粉丝,多个孩子不会对她的口碑造成多大影响。
靠唱功混圈的实力女歌手,可以继续唱她的OST。
而男方就不同了。
不知道张碧晨用了多少种方法,反正成功让遍地女粉的孩子爸认了下来。
和华晨宇的这场拉锯战里,她是胜利的一方。
前段时间,我在某 著名公号上,看到一篇推送,说“在旗袍文化中,最具代表的两个地区是上海和天津”。
看得我满脸问号。
除了在婚宴上,本天津人就没见过任何天津女人穿旗袍。
也许民国时期,还是北方商业中心,能跟上海并称南北二雄时期有过。
后来上海文化还能在某些方面,和民国时期衔接上。
毕竟上海的经济地位,在两个时期是差不多的。
但如今的天津,已经和百年前的天津,完全不同了。
唯一继承下来的,不是审美,而是一样的刚强。
天津女人的风尚不是旗袍,而是大纱巾。
从春天裹到夏天,再从秋天裹到冬天。
通常都是粗啦啦的纱线,不细腻,也不昂贵,没什么质感,只是实用。
可能毛晓彤、张碧晨上小学时书包里都塞过一模一样的红色大纱巾。
天津女人裹纱巾,跟上海阿姨穿旗袍、批真丝围巾的目的不一样,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防风沙。
纱巾把整颗脑袋包起来,骑个二六自行车,后面带着孩子,前面顶着风浪,是我和毛晓彤们小时候最常看到的天津女人形象。
坐在自行车后座的小女孩们,通常也戴着小号纱巾。
晃晃悠悠地就长成了她们妈妈的样子。
现在除了最老派的老姐姐,已经没什么人裹纱巾了。
但是风沙还是一样会来,金钟罩都罩在了姐(结)姐(界)们的心里。
将【文娱后台】设为星标,就可以更快看到更新啦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
第三步:点击“设为星标”
姐姐来了,姐姐怎么都对
↘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