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帮,台湾著名的黑社会组织,也是台湾第二大外省挂帮派。成立于1953年,以台北为主要据点,主要活跃于台湾以及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等地,与香港14k、美国华青帮等帮会关系密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四海帮帮众大约5万人。目前与竹联帮、天道盟并称为台湾三大帮派。四海帮曾是台湾最具规模的外省挂帮派,但在政府的强力扫荡下遭遇重创,竹联帮逐渐取代四海帮成为台湾最大的外省挂帮派。四海帮也是台湾帮派中利用企业和财团取得资金来源、以“企业养小弟”的概念来发展帮派、将帮派生意转型企业化的先驱。第四任主任委员(帮主)赵经华于1994年的帮主交接典礼上,曾致赠与会者每人一张纯金打造的“关公金牌”,这张金牌从此被视为帮中之地位、与权力的象征,谓之“四海信物”。
1953年,冯祖语与台湾大学的一群学生及眷村的朋友们,以格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来订立帮名(一说是因为以当地四海篮球队为名)、以“一条心,二不白(不白吃、不白嫖)、三结义,四海为家”为帮规建立四海帮。
最初,四海帮势力并不强大,只在台北市的西门町与车站一带活动,四海帮当时的成员主要是一群大学生与政党人士的子弟;因为政党人士和富豪子弟的参加,而让四海帮有稳固的基础。数年后,四海帮发展成员,募集各地黑社会份子与外籍人士来加强自己的势力。
1960年,人数号称近万人的四海帮也被“政府”视为监控以及扫荡的重点对象。此时的四海帮是台湾第一个最具规模的青少年帮派组织。台湾当局强力的扫荡,四海帮在1962年面临遭强制解散的危机,内部发生分裂与动乱让四海帮状况极度不佳。其他的黑社会势力与帮派更趁这次机会,大力攻击四海帮并不断瓜分四海帮的势力版图(竹联帮也趁此次机会崭露头角,取代四海帮),更让四海帮显得衰弱而一度解散。
沉寂数年之后,1971年时,刘伟民、陈永和与台湾当局空军飞行员出身的蔡冠伦等人的领导下,再度复兴四海帮,多次与其他黑帮势力对抗扩大四海帮的版图,并且再次改建四海帮,由刘伟民就任帮主。1986年,刘伟民在日本遭到杨双伍狙杀后,蔡冠伦一度掌权,但其势力多次遭警方取缔与两次参选“立法委员”失利,导致势力渐微。后来由陈永和继任第三任帮主一职,当时四海帮在陈永和主导下规模日大,陈永和在完成组织架构后把帮主之位交给赵经华。后来经海帮大众的推举,由赵经华担任第四任帮主。但是四海帮实权依旧掌握在陈永和手中,陈永和的幕后领导下将组织企业化让四海帮更加稳固与强大。
1996年,四海帮发生了重大事变,陈永和与大老蔺磊洽在自己所经营的餐厅遭到射杀,此事件动摇了台湾的黑白两道。后来,台湾当局进行一连串的扫黑行动,帮主赵经华与副帮主杨光南分别走避美国与中国大陆。
1997年2月3日,四海帮内的大老.董克诚以副帮主的名义自称,并带领七位四海帮成员至台北市刑警大队,并以帮主赵经华的名义代表,宣布解散四海帮。而帮主赵经华也在美国宣布辞退帮主一职。帮主的辞去以及大老们纷纷走避海外,群龙无首的四海帮一直无法顺利运作与召开重要的组织会议,此时,人在中国大陆的副帮主杨光南被推举为新任帮主(实际上只是代理帮主)。杨光南将四海帮本部移至中国大陆的上海,组织的重点改为在中国大陆发展,现今在中国大陆的上海等地拥有强大而稳固的势力。后遭到上海政府的打击,帮众退回台湾。
大佬蔡冠伦葬礼
台湾四海帮前帮主蔡冠伦2011年5月16日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公祭现场不但涌入近1500名黑帮分子,香港、日本的帮派也派员参与,更可见马英九、台当局行政部门主管吴敦义等政要致赠的挽联,警方则动员200名警力到场搜证,共带回25名少年和2名嫌犯。蔡冠伦5月3日驾车返家时,突然心脏病发,急救后宣告不治,享寿70岁,由于他闯荡黑道56年,警方担心公祭时黑道聚集,可能引发帮派间的冲突,也通过蔡冠伦家属,要求参与公祭的车队不可出现旗帜、公司行号字样。5月4日11时,蔡冠伦的棺木由25辆黑头轿车护送,从台北市第一殡仪馆移灵到第二殡仪馆,整个过程颇为低调,无大批人马随行,也没有在车头悬挂蔡冠伦遗照、旗帜,下午13时蔡家家属在景仰听举行安息礼拜,国际名导亲家侯孝贤也到场致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