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黎氏与黄庭坚的故事
公元1104年农历五月十八日,黄庭坚来到宜州,朝廷明文禁止官员与之接触的。但是他只身一到宜州,人生地不熟,却很快就住在城西黎氏家,没有任何困难,普通老百姓应该避忌一个罪臣的,似乎有点蹊跷。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宜州有个黄庭坚的同年,同一年成为天子门生,即治平四年(1067年)同榜进士黎志。这个宜州士子不但高中进士科,还在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小范围考试“制科”(即特科)取得头等第二名榜眼。这个策论“制科”是很有吸引力的,可以展现自己的博学,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为官,实现士人为学的目的(才用),更容易成为名士。即北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富韩公(富弼与韩琦)初游场屋,穆修伯长谓之曰:‘进士不足以尽子之才,当以大科名世’”所言,如苏轼、苏辙兄弟,嘉祐二年(1057年)已经中了进士,还不甘心,又双双参加了嘉祐六年(1061)的制科考试,入第三等。
《黄庭坚全集黎远字说》记载:“龙水黎充字子美,余同年进士黎与几之族子也,以名触其远从祖之讳,乞余更其名。余名之曰远而字之曰子思,而告之曰:‘远,孺家子也,废书不读,此志不远。出门从所乐而忘归,此虑不远也。耳目聪明而陆沉于此,唯不思故也。子思自今以始,一事三思可也。’崇宁四年九月初六日,山谷老人叙。”----说明黎充是黎志的堂侄,为避榜眼郎黎志父亲的名讳而请求山谷改名黎远,故山谷住在黎远家就顺理成章了,应该是事先联系好的。其实山谷如此改名,也是在自嘲自己聪明读书而远离家乡,告诫黎远做事要三思而行。写完此遗文的二十四日,山谷就逝世于宜州了,其不能寂寞的性情展露出来。
《古今图书集成》也有记载:“黎志,宜州人。治平中许安世榜及第,仕为化州路吴川令,以政最加勋武骑,赐绯鱼袋。罗咸(按元代顺帝至正年间庆远府经历)尝谓‘冯三元以文学魁天下,黎特科以及第擅当时,并称为人物之杰出。’”----这个记载补充了宜州榜眼郎的官历,还记录了黎志字与几,也说明了他与黄山谷在京中交集的缘由,是值得后人相信的关系,说他到宜州没有朋友是不了解他与黎志的这层关系,典籍给出了答案。
事实上,《黄庭坚全集与农沔染院》记载:“某既迁入城中,亦随事安排也。”山谷只有一到宜州才住在城里,后迁出内城于子城小南楼上,因此住在黎家就是事前安排好的,绝非随意。后来,一佰多年后,宜州太守张自明在【龙溪书堂记】记到:“始公既羁于南楼,黎氏不忍,以其居属他姓,遂易之为亭请名于公,公以环亭多美石,旧名宝华,乃题之宝华亭。黎氏又设公之像于亭而严事之。故旧像藏之黎氏,旧匾藏之秦氏,一百一十年矣。”可见黎氏因山谷离去是怀着愧疚感情的,绝非一般的租赁关系可比。
文章来自:批判洙泗糟粕的博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宜州黎氏与黄庭坚的故事 https://mxgxt.com/news/view/280931
相关内容
广西历史故事纪实:黄庭坚的宜州岁月苏轼与黄庭坚的故事
黄庭坚与“张怀素狱”
黄庭坚与宜宾有何渊源?苏轼明明没去过宜宾,宜宾为何塑立苏黄像
黄相和黄庭坚是什么关系(父子,黄庭坚为北宋大文豪)
黄庭坚因何事想趁早归隐江湖
黄庭坚的佛禅思想与诗学实践
《中国书法史》:自成一家始逼真——黄庭坚的行书
展览故事|苏东坡、黄庭坚与佛印的故事
黄庭坚与宣城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