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业上来评价,陈景润,华罗庚,苏步青三人谁的数学成就更大?

发布时间:2024-12-18 04:00

不管怎么评,都是华罗庚第一,苏步青第二,陈景润第二。

1、陈景润。

陈景润是福建人,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后来到北京四中当老师,却因为“口齿不清”而被“停职养病”,回到厦门大学当助教。2年后,陈景润发表了《塔内问题》,改进了华罗庚先生在《堆垒素数论》中的结果,得到华罗庚教授的“知遇之恩”,先后在中科院数学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工作。

33岁时,陈景润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简称为“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40岁时,他再次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立即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轰动,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

2019年9月,已经逝世23年的陈景润院士,被选为“ 最美奋斗者 ”,表彰了他对数学,尤其是“解析数论”的杰出贡献。


2、苏步青。

苏步青,可能是最懂数学的浙江人。

他的百年生涯从1902年风雨飘摇的清末开始,穿越了20世纪的风风雨雨,直到2003年,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和数学界的传承交替。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更是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还是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在国内外享有诸多美誉,“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

但是因为华罗庚的一句话,我认为对现在的年轻人更有现实价值和教育意义,所以只能把苏步青老先生放在第2位。

我相信对于华罗庚院士的这句话,苏步青院士肯定也会双手赞成!


3、华罗庚。

华罗庚是一位出生在1910年的“民国大师”,祖籍江苏丹阳,从小就喜欢动脑思考问题,常常被小伙伴们称为“罗呆子”。遗憾的是,因为幼时家贫,读到初中时无力缴纳学费,只能退学帮助父亲经营杂货铺。

如果是现在,一个“寒门学子”当起了个体户做生意,很大概率就放弃读书学习和理想初心,碌碌无为地度过此生吧?但是对待命运和数学题,华罗庚向来都是坚持不懈!

他用5年时间自学高中和大学的部分数学课程,尽管中途因为染病落下左腿残疾,但依然受聘为金坛中学庶务员,并开始在国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并以《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轰动数学界,这一年,他只有20岁。

清华大学教授熊庆来,破格让这位初中毕业生在图书馆工作,只用了3年,华罗庚就自学了英、法、德文、日文共4门外语,并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


这个年轻人,不但勤学苦读,而且天资聪颖。

23岁,华罗庚成为清华大学助教,第二年成为讲师,然后出国去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在两年中至少发表了15篇文章,在国际上赢得了美誉。回国后,27岁的华罗庚就成了清华大学正教授,但是他依然笔耕不辍,仅在1939年至1941年,华罗庚就在云南昆明写成了20多篇论文,还完成了数学专著《对垒素数论》。

在抗战期间,他曾短暂去美国留学,等新中国成立后,立刻迫不及待地毅然回国。

他曾在书信中写道,“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还曾喊出“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是有自己的祖国的”豪言壮语,直到现在读来依然令人感到振聋发聩。

纵览华罗庚院士的璀璨成就,亲力亲为的爱国情怀,就值得如今的年轻人追捧!

归根到底,不管美国硅谷的工资待遇、发展前景有多么美好诱人,咱们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中国培养出来的青年才俊,就应该回到祖国效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从专业上来评价,陈景润,华罗庚,苏步青三人谁的数学成就更大? https://mxgxt.com/news/view/275911

相关内容

新中国档案:华罗庚、陈景润在数学领域的成就
数学家陈景润获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再续科研传奇
陈景润:永远纯真的数学巨人
明星上的一粒灰尘的文章中华罗庚和陈景润各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给儿子讲讲中国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
记忆里的陈景润——专访陈景润的中学老师陈荫慈老先生
老来得子的中国“数学怪才”陈景润,他的儿子现状如何?
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原研究员陈景润——力摘数论皇冠上的明珠
陈景润:数学界的璀璨明星
陈景润是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