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27日电(孔海丽)从清华大学退休的杨老师,在奥伦达部落有了个逍遥的新名字:糊涂老师。当他提拎着鸟笼在舞台上宣布奥伦达话剧社6部话剧将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连台演出时,台下掌声连连。而这个话剧社的全部演员,都是奥伦达部落的业主。
花友汇会长糊涂老师和他的乡民演员们亮相,红衣服的金子老师同时是奥伦达映像舞团的团长。
不只话剧社有声有色,奥伦达的花友汇、油画苑、合唱团等上百个社群都做得风生水起。这些服务于业主的社群,被奥伦达称为梦想聚落。
奥伦达旗下最典型的特色小镇位于北京延庆周边的原乡,小镇已经找不到地产化的影子——这里因为丰富的社群文化与和谐悠然的邻里关系远近闻名。
居住在原乡的居民以“乡民”自称,律师、教授、高管、企业家,在这里变成了四爷、糊涂老师、金子和老高们……他们共同参与甚至组织发起梦想聚落,邻里之间淳朴友善,花卉共植、果实共享、互相帮助。
展开剩余 88 %
原乡的开发商更多地退居幕后,企业的角色转变为专心研究怎么提供健康、幸福的居住系统,将“幸福”这样的词汇变成居民实实在在的生活感受。
自我定位为“健康与幸福系统运营商”的奥伦达部落,也凭借社群运营颠覆了旅游度假地产的传统模式,并且应用到了更多的特色小镇。于“重开发难运营”的特色小镇而言,奥伦达模式成功的社群运营让其声名鹤立,具有示范效应。
落脚点
门口的杏子黄了,果枝坠得晃晃悠悠,树下是婷婷立着的百合花,推开”糊涂花园“的小木门,访客被大院子里满地各式各样的花儿惊艳到了。百合、玫瑰、芍药、绣球花、桔梗,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花儿争相盛放。
杏树、梨树、樱桃树与一棵圣诞树点缀其间。院子里有一方池塘,塘里可见鱼群游曳,“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奥伦达花友汇基地是“糊涂花园”,门口的杏树上坠满了要送给邻居的果实。人民网孔海丽/摄
花房门口摆放的几个大簸箕里,晒着前段时间摘下来的杏子干。这是准备要送给没来得及去家里摘果子吃的乡民们的。
“糊涂老师已经送了一拨了,前段时间我们工作太忙不能特意过来,糊涂老师就和他太太将个儿大的杏子送到了我们会员中心去。”奥伦达部落会员中心总经理刘营琦说。
糊涂老师退休前是清华大学物理学教授,在原乡所有人都称呼他糊涂老师,因为大家也都有自己的“原乡名”。早在10年前,糊涂老师就选定了奥伦达部落,他看中了原乡有山有水有院子,有花有草有朋友。
像糊涂老师一样在原乡回归自由的居民,还有很多。
朱老师做了40年的外交部厨师,有10多年都待在国外,现在长期住在原乡,成了奥伦达合唱团里会唱高音的田野厨师。乡民们称他是原乡低调的“美食大咖”,朱老师的拿手好菜糖醋小排招待过多个国家的来访人员。现在,他的糖醋小排分享在原乡,成了奥伦达部落梦想菜中的一道。
李晓聪是一位看起来有些“仙气”的业主,她是旗袍会中国总部副会长,也是奥伦达部落旗袍会会长。她时常穿着自己手工缝制的旗袍与奥伦达部落旗袍会的姐妹们一起学习淑女礼仪、练习瑜伽形体操。旗袍让她们的心贴近,俨然一家人。
刘营琦说,原乡处处是故事。褪去了都市居民的标签,乡民们在这里的本名变得不再重要。
在原乡,他们归于自由,相互关怀。
原乡还有一条著名的花街,15组团的业主们将院子统一进行了布置,使得十几家的花园规模、层次、色彩成了一个整体。天竺葵、百合、月季、郁金香、水仙、绣球……渐次入眼。业主丹姐认为,打理花街、修剪庭院,不仅仅促进邻里关系的发展,也让家庭氛围更浓厚。“鲜花带给人的愉悦感,是我们共同分享的”。
分享,是原乡重要的体验。
从城里回来,老吴发现自家的樱桃熟了,他带着女儿,一一将樱桃送给邻居们。邻居来串门,带着比胳膊还粗的西葫芦,让老吴晚上包饺子吃。对话间,孩子们的欢笑声从庭院和泳池那边不断地飘过来。
在原乡,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变得简单而淳朴,不只是田园梦想照进现实,乡民的互动也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彼此珍惜、信赖。
着力点
作为原乡最早的一批居民,糊涂老师见证并参与了奥伦达聚落的崛起,也见证了奥伦达部落对聚落的运营花了大力气。
花友汇就是由糊涂老师发起的,奥伦达给花友汇配了TO(亲善大使),TO在招聘时就要求有相关专业素养,对社群运营有深度了解,负责聚落所有的联络与活动组织工作。
现在花友汇已经成了原乡的明星聚落,花友汇组织的压花课每期都满堂彩,多个院子在花友汇的指导下成了各具特色的景观园。原乡居民的热情很足,从初步接触压花工艺,到在赛事上拿奖,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
奥伦达油画苑“乡村油画家”北京首展,所有画作均由业主创作完成。
用糊涂老师自己的话说,以前很忙,现在依然很忙,唯一的区别是以前忙的是事业,现在是忙开心。
同样的感慨,也出现在TO的群体中。社群,被奥伦达称为梦想聚落,聚落的发展过程,也是奥伦达原乡成为“社群运营之父”的过程。
奥伦达话剧社已经成立7年,演员全部是业主。从最初对话剧一无所知,到奥伦达的话剧登上北京保利剧院等多个知名剧场公演,背后有着奥伦达巨大的财力和心力付出。
话剧社刚成立的时候,除去几个核心成员,还需要在庞大的业主群里找到热爱话剧能演话剧的人。奥伦达给出了优惠政策,谁愿意加入话剧社,奥伦达会免去几千到上万不等的物业费等费用。
后来话剧社登上了各大剧场公演,公演所需的服装、道具、灯光、音响、场地等等费用也都是由奥伦达承担。“我们就是要做到服务彻底。”刘营琦说。
著名演员徐松子是话剧社的发起人,被奥伦达创始人刘向阳称为“话剧疯子”。徐松子在原乡溜达的时候,听到谁声音好,就开始游说来话剧社演个角色。往往她看上的角色看得都很准。比如,刘向阳被拉到话剧社演了好几年《雷雨》中的鲁贵,甚至是奥伦达的客户经理、原乡业主的女婿,都在话剧社里活跃着。
话剧社的很多成员,也同时领导着其他的聚落,交织成网,一派生机。
目前,奥伦达部落运营着话剧社、花友汇、油画苑、美食聚落、原野舞蹈团、映像舞团、诗社、读书会等上百个梦想聚落,每年有上千场活动举办,话剧社的公演今年甚至计划开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去。
出发点
今天所有的成就,源于刘向阳追求幸福的愿景。刘向阳是奥伦达部落的创始人,他给自己起名叫向水,含义是向上、向善,向上就是要对社会做出贡献;向善就是善待自己、善待别人。
乡民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主席”。业内人的眼里,刘向阳是个非常不典型的房地产商。
刘向阳曾经是麻花系列话剧的重要推动人。记者在话剧社活动开场前找到他时,他正坐在人群中,穿着老头衫、黑布鞋,拿一杯茶细细品。他说自己热爱话剧这种表演形式,能把话剧带给原乡的业主,乡民觉得幸福,他也身在幸福中。
奥伦达创始人刘向阳在话剧社与演员们互动,他曾多次参演话剧社节目,是初代“鲁贵”。
刘向阳对心理学和太极拳有着很深的研究。他自己本身是“国际太极拳文化传播大使”,2001年刘向阳开始潜心研究西方心理学,并将心理学与东方传统文化融合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在他看来,真正的幸福,要回归人类最真实的情感层面。
“我们重提部落这个词,在现代社会中复活奥伦达部落,实际上也承载了我们的品牌理念,就是以一种去工业化的思维方式来生活,提供一个实现健康与幸福梦想的聚地。”刘向阳这样表述他对奥伦达的定位。
原乡每一所房子,都配备了充足的院子,以提供给居民回归本真的空间。奥伦达部落自己也号召:真正的生活,在房子之外。
除此之外,奥伦达部落还建立了定制红酒庄、飞行小镇、艺术主题庄园、极限运动场等服务设施,并陆续投入数亿资金在荷兰、北京、济南、郑州等地建了会员基地。在原乡之外,居民也有去处。
为了让居民回归自由,在原乡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刘向阳给奥伦达定了不惜代价全方位支持业主梦想的原则。
以话剧社在保利剧院的公演为例,不算人工费,奥伦达给话剧社付出了150万元。而预计今年8月份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连续上演的6场话剧,刘向阳也是全力支持。
“与钢筋水泥城市中邻里关系的疏淡不同,奥伦达部落邻里和睦、关系平等。”据刘向阳介绍,在奥伦达部落,每个人都自称乡民,各会员门不闭户,互帮互助,联系紧密。
“幸福系统运营商”,不只是奥伦达部落的标签,刘向阳也喜欢称自己为“幸福的追逐者”。
因为需要,所以可能。刘向阳曾这样感慨:“成功的品牌要有一个对社会有重大意义的信念与梦想。我们正是通过对近百个梦想聚落的精心运营,让客户喜欢上了奥伦达部落的幸福理念,让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使品牌获得了高度的认同。”
原乡仅剩的一点地产化影子,就是销售的表现。聚落成为了奥伦达的内生动能,源源不断的客流来到原乡,喜欢上原乡的氛围。据刘营琦介绍,原乡的房子销售老业主带客率达到了90%以上,甚至有些业主还成为了原乡系列产品的“铁粉”,原乡每推出一种产品,都会订购一套。
15花街的业主尹阿姨家俨然成了“大户”,娘家和婆家两头共六、七家人在原乡陆续安家,住得近,走动也更频繁。尹阿姨说,原乡的氛围让亲情更牢固,让友情更长久。
“开心是什么,开心就是打开心扉的过程;快乐是什么,快乐是面对内心赶快行动的过程。”刘向阳说,奥伦达对聚落的运营行动也还在探索中,远远没有终止。
(责编:孔海丽、伍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