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为什么热衷请明星
地方政府为什么热衷请明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0日 01:09 北京商报
昨日,国家发改委等9部委联合发文,严禁政府有关部门及其所属事业单位用公款邀请演艺明星大办节庆,并对政府有关部门举办商演紧急叫停。
铁打的舞台流水的“星”,从上世纪80年代内地明星走穴开始,就有政府部门“公款追星”。如今20年过去,虽然请几个明星唱两首歌、说一段相声的捧场方式还是有相当的普遍性,但花费最高、人气最旺、影响最大、最受地方政府青睐的却是“明星拼盘产品”,而它们大都贴着知名演出品牌的标记。
以《同一首歌》为例,在其一年四五十场演唱会中,最常见的类型是“走进地方”。而在它身后,是从央视到各省台推出的庞大演出品牌群,如《欢乐中国行》、《超级歌会》、《激情广场》、《中华情》等等,它们的运行模式延续了全国各地“行”,大多也有政府操办的背景。
《三联生活周刊》曾曝出《同一首歌》一场演出经费高达800万元,《欢乐中国行》五六百万元,“最便宜”的《激情广场》也要100万元。这笔钱通常由地方政府和本地企业共同承担,但出了大价钱的政府和企业却并不觉得冤。原因很简单,地方政府要推介本地的资源与成绩,将和谐形象“打出去”;企业愿意和政府部门靠得更近,展现自己在当地的位置和实力;看演出的观众获得了“我在场”的欣喜,当地洋溢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息;但最关键的是,这些演出都有特殊的传播背景,将会毫无疑问地登上央视或省台的银屏。800万元虽然不少,但在央视或省台做上两三个小时的广告又会是多大花销?更何况纯粹的广告(地方宣传还不适宜用商业广告)绝不会比这样“家乡美”式的演出推广效果更好。
中国有不少大城市,但更多的是不起眼的小地方,这些中小城市乃至农村都是支撑各种价位“品牌演出”的广阔市场,他们的目的都是通过捷径在金牌媒体亮相。因此,虽然有关部门勒令地方政府与商演脱离,但最有可能出现的还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即使不动用公款,也会动员企业掏钱,并在“搭台”中投入各种各样的人力物力资源。只要通过演出在全国、全省露脸的机会还在,就难以简单遏制官员们通过演出大打形象推广牌。
从这种意义上讲,特殊演出虽然热火朝天,但核心不是谁来演出、谁看演出,而是演出中要塞进去什么、最后在哪里播,演出品牌远比参演明星重要得多。
遗憾的是,如此“供需两旺”带来的不是市场化的商演经营,而是演出市场垄断加剧:在背靠传播平台和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下,特殊商演的大量成本消失于无形,远比正常运作的商演有竞争力;特殊商演的绝大部分门票都属于企事业单位的赠礼,演出方没有票房压力;而为了贴近地方兴趣而设置的大段夸赞、宣传片、领导发言等等也让演出质量和收视率直线降低。
可以说,由政府消费的演出不是真正的商业演出,但这棵大树郁郁葱葱,靠它摘桃子的人多了,遭其排挤的正常商演反而越来越少了。
网址:地方政府为什么热衷请明星 https://mxgxt.com/news/view/273355
相关内容
深圳明星代表建言管好政府钱袋子 市长衷心感谢好莱坞明星热衷“跨界”政务
政府请客百姓买单明星发财 “公款追星”:“劫贫济富”
为什么很多明星都热衷于公益事业?
东珠生态董秘回复: 公司长期服务各地方政府,并与各地方政府保持着良好关系
如何扭转地方财政收缩态势?北大姚洋:发2万亿国债供地方政府使用
为什么很多明星成名后,热衷做慈善?背后目的没有那么简单
明星演唱会带动城市文旅消费增长 地方政府频送助攻
为何很多明星热衷于做公益?
政府公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