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本名家小书

发布时间:2024-05-02 10:16

原标题:29本名家小书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是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套“名家小书”

“碎金文丛”

取名“碎金”

意在“辑零碎而显真知”

不同于正襟危坐写就的学术经典

文丛皆是学术名家随性挥洒

或点滴积累的小品文章

包括治学随笔、学林散记、

日记书信与口述自传等形式

多为后人精心辑录整理

或坊间经年未见的佳作

游国恩、陈岱孙、费孝通、曹道衡 李长之、杨联陞、潘光旦、赵元任 缪钺、余冠英、杨绛、林纾…… 追寻大师们求学问道的足迹 寻找通往学术经典之路

碎金文丛第一辑

哈佛遗墨(修订本)杨联陞 著

浪迹十年之行旅记闻陈达 著

东瀛印象记常任侠 著

迎中国的文艺复兴李长之 著

浪迹十年之联大琐记陈达 著

逆流而上的鱼潘光旦 著

《浪迹十年之行旅记闻》为著名社会学家陈达先生的笔记体日记,记录了其在1934年至1935年间在闽粤、南洋地区和苏联的考察见闻。

“华侨为革命之母”,书中对于闽粤社会与南洋华侨的观察叙述,展现了这一群体的风俗民情,及其与国内革命千丝万缕的联系。

1935年作者游览苏联,细致记录下了苏联社会的发展形势及工农生活,亦具珍贵价值。

《浪迹十年之联大琐记》本书为西南联大社会学系系主任陈达先生的笔记体日记,叙述了卢沟桥事变后,其告别清华园,辗转至云南主持联大社会学系的日子。书中不仅讲到了其在联大的生活与研究,也旁及对联大师生栖息之地昆明、蒙自与呈贡的点滴观察,细致记录下了艰难岁月中的弦歌不辍,与烽火连天中的风土民情。

《东瀛印象记》东方艺术史家常任侠先生,游学东瀛,挥洒文字,笔端游走于文学、绘画、歌舞、茶道诸艺。本书所录文章大致分为印象与研究两部分,记录游学见闻,探讨日本文化精义。

书中还收录常先生1935年至1936年的求学日记,细致记录其读书观艺生活。更珍贵的是,作为亲历者,常先生也记录下战争阴云中日本社会的郁悒气氛。

碎金文丛第二辑

困学纪程曹道衡 著

赵元任早年自传赵元任 著

冠英说诗余冠英 著

冰茧庵论学书札(上)缪钺 著

冰茧庵论学书札(下)缪钺 著

沈从文晚年口述(增订本)王亚蓉 编著

《赵元任早年自传赵元任先生的这本小书,记述他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经历,不作总结,不讲感悟,纯是生活的实录,又常常夹以有趣的故事和俏皮话,读来妙趣横生。

本书虽只记叙了其部分的人生,却生动反映出这位语言学家多方面的天分:对语言的兴趣,对声音的敏感,对音律的兴味,以及由此生发的研究精神——这些都隐约导出了未来学问家的路径。

《冠英说诗余冠英先生与诗结缘极深,一生研诗、品诗、写诗、谈诗。本书所收的十余篇文章,或考据,或分析,或讲解,或品读,有短有长,其主旨皆离不开一个“诗”字。有舂容大章,也有残丛小语,文字平易、娓娓道来,相信读者会于其中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无穷魅力。

碎金文丛第三辑

往事偶记陈岱孙 著

里昂译事(增订本)李治华 著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增订本)杨绛 著

游国恩文史丛谈游国恩 著

从清华园到史语所(修订本)李光谟 著

林纾家书林纾 著

《往事偶记本书为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先生的随笔集。平实的笔触间,回忆其少年求学、归国治学的经历,以及与梅贻琦、叶企孙、金岳霖、周培源等诸位同道好友的往来;更以一个学者的眼光,记录下了其所亲历的大时代,其中关于私塾与专读生制度、教授治校制度以及西南联大的诸多回忆,多有不同于人文学者的客观描述与理性观察,独具价值。

《里昂译事(增订本)》本书为著名翻译家李治华的随笔集。李治华先生的最大贡献便是将中国文学的瑰宝《红楼梦》译介到了法语世界。

作者自述与这部经典之间的奇妙渊源,以及翻译时在两国文字与文化间斟酌思量的乐趣与心得。书中还辑录了作者几十年间在海外撰写的中文书评,以及对前半生的年华追忆,展现了一位心系故国的翻译家对于译介母语文学的坚持,读来令人感佩。

《走到人生边上》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时创作了这部充满哲思与意趣的散文集,通过对命运、人生、生与死、灵与肉等根本问题的思考,领悟到人生的价值在于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完善自身。

她以深刻独到的体验、秉笔直书的勇气和生动饱满的笔触,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因信仰缺失而茫然无助的人们指点迷津。书后巧置精彩随笔,增补“百岁答问”,对其看法加以佐证,语言本色无华、感人至深。

《林纾家书》林纾既为当世所重的翻译大家,又是后人称道的古文殿军,身处中西文化之间,对于二者的态度又颇可玩味。

本书以家书这一特殊的视角,进入这位文学家的内心世界。其一为训子家书,共104通。信中林纾向子辈传授处世之道,可见传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透露出社会新变于传统家庭的冲击。其二为经林纾批阅的林琮作文13篇,展示了林纾教读古文的方法及评判标准,可感其力延古文之一线的殷殷期许。

书中所收书信、作文多为首次整理,由北京大学夏晓虹教授和包立民先生辑录,并进行校注和导读,深入诠释了林纾家书的珍贵价值。

碎金文丛第四辑

林庚《中国新文学史略》潘酉堂 整理

芳草茵茵——费孝通自选田野笔记费孝通 著

莲生书简杨联陞 著

古诗十九首初探马茂元 著

墨戏滕固 著毕斐 编

西游记漫话林庚 著

《芳草茵茵:费孝通自选田野笔记》费孝通先生曾言:“田野调查是从实求知的根本办法。”本书为费老亲自编选的田野调查笔记集,由《桂行通讯》《江村通讯》《四上瑶山》等十余篇随笔组成。朴实细腻的文字,述及其早年赴广西实地考察,新婚妻子不幸溺水身亡的经历,读来令人怆然;回忆了其在第二次学术生命里上瑶山、访温州、走甘肃,行行重行行。这些文字,亲切、动人,是了解费孝通先生人类学、社会学思想的一份珍贵的“现场”记录。

《莲生书简》本书是著名汉学家杨联陞先生的书信辑存选,收录自1938年起五十年间,其与胡适、钱穆、赵元任、李方桂、饶宗颐、萧公权、缪钺等近50位学人的通信。信中多论学问,吉光片羽中灵思毕现;也谈生活,掌故新见,妙语迭出。这些书信是杨联陞于学术著作之外的“闲笔”,多为首次整理,极具价值。更为难得的是,这些书信展现了老辈学人治学的严谨态度,和将学问融于生活的自在状态。通过这些跨越大洋的鸿雁,也勾勒出了当时学界的多姿面相。

《古诗十九首初探》《古诗十九首》是我国五言古诗的优秀代表,历代诗论家都对它评价极高,推崇备至。马茂元先生早年曾潜心研读,对各家注释都有所涉猎,在此基础上,他博采众长,纠正了前人注解的错误,并结合自己的感受对诗歌的艺术进行了极为精妙的分析。本书深入浅出、语言优美流畅,是古诗研究的典范之作。

《墨戏》滕固先生在德国接受了美术史的训练,是将中国美术史放在国际化学术视野中进行研究的先驱。他将西方现代考古学、风格分析等方法,用于中国美术史研究,其于1930年代撰写的大量论著对国内外美术史研究颇有影响。

惜乎滕固先生的西文美术史撰述在国内长期湮没无闻,本书一并收入其《中国绘画史概论》《唐宋画论》《艺术批评家苏东坡》等六篇德语、英语文章,精心译校,以期展现滕固先生融汇中西的学术面貌,弥补美术史学的空缺。

碎金文丛第五辑

胡适说新文学胡适 著

北平学人访问记 (上)贺逸文 等撰

北平学人访问记 (下)贺逸文 等撰

都市意识与国家前途吴景超 著吕文浩 编

吴雷川日记吴雷川 著

扶箕迷信的研究许地山 著

《北平学人访问记》(上下册)民国北平以文化城著称,1935年《世界日报》决定采访北平学者,连载于该报的“教育界” 副刊,是为“学人访问记”。所访69位学者,文理兼顾,既有文史学家顾颉刚、周作人、沈从文等,也有自然科学家胡先骕、曾昭抡、秉志等,皆为一时之选。所谈既涉学人的治学经历,更有其对学术之于社会实践的思考。记者登门造访,一代学人家居触手可即;受访人阅后刊发,一手学林素材弥足珍贵,向读者呈现了一幅星光璀璨的现代中国学人群像。

碎金文丛第六辑

《1956,潘光旦调查行脚》

上新

如何科学地考察某一地域的文化、族群与风俗?人类学家的田野工作往往给人严肃、干涩的印象,但实际上田野调查最需要和人的日常生活打交道。

张道祖先生的日记和影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可以直接触碰到70年前潘光旦先生前往西南地区考察的鲜活历史场景:

激情盎然的长江大桥建设工地,壮阔而秀丽的三峡风光,县城中热闹的集市,老秀才细致讲述土家的历史。

这不仅是潘光旦先生实地调查、研究“土家”的第一手记录,也是1950年代西南地区日常生活生动的写照。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1956年12月到1957年1月,随潘光旦先生赴川东南、鄂西南走访土家期间留下的摄影纪录和田野日记。潘光旦先生凭借古籍文献资料整理和细致的田野考察,科学地总结出土家人独特的文化风俗、生活习惯,促成了土家族的科学认知。

川鄂之行是潘光旦第二次土家调查之旅。作为学生和摄影记者,张祖道随行参与了这次调查,用影像和笔记录这次调查的全过程。书中既有新中国朝气蓬勃的建设场景,也有土家人淳朴的生活,朴素自然的影像和文字为我们交织出1950年代中国西南地区真实的社会景象。

作者简介

张祖道(1922—2014),摄影家,湖南浏阳人,1945年进入西南联大社会学系就读,师从潘光旦、费孝通,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1949年参军,1952年起任《新观察》杂志摄影记者,1985年当选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2012年荣获中国摄影最高荣誉“金像奖”终身成就奖。他从1940年代起拍摄大量有关清华园、老北京的影像,并前后十余次陪同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费孝通到湖北和江苏等地进行实地调查,拍摄了大量影像,并配以翔实严谨的文字记录,具有很高的学术文献价值。先后出版有《江村纪事》《1956,潘光旦调查行脚》《刹那——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剪影》。

目录

和潘光旦先生一起识别“土家”——代序 口述 张祖道 记录 姜纬

1956,潘光旦调查行脚

情系土家研究 潘乃谷

后记

每日一书

《葛兰西的灰烬》

每日一词

《新华语典》

责任编辑:

网址:29本名家小书 https://mxgxt.com/news/view/2529

相关内容

60多年以书为友,家里藏了三万本书
佛山全民阅读|奖金高达3000元!首届佛山中小学生本土名家美文共读大会火热报名中
70余种版本古典四大名著亮相朝阳公园
世界读书日 | 汉译名著1000种!您最爱哪10本?
喜“阅”邵东,6000人同读一本书
书法名家进校园 墨香浸润少年心
名家追忆顾锡东:一支“善笔”浇灌戏剧“百花园”
“汉译名著名家谈”第二讲——汉译名著翻译出版名家谈成功举办
AI带你重温语文书里的名场景
中国近现代名家扇面书画艺术展在沪启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