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神十三航天员乘组:日常如何训练 太空授课有惊喜

发布时间:2024-12-17 12:36

  原标题:日常如何训练?太空授课将有什么惊喜?对话神十三航天员乘组

  翟志刚:有信心也有能力把任务完成好

  时隔13年,刚过完55岁生日的翟志刚即将再度踏上飞天之旅。

  对于这位航天英雄,人们的印象大多定格在2008年9月27日——当天16时41分,身穿“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翟志刚,在浩瀚宇宙迈出中国人太空行走的第一步。

  从此,茫茫太空有了中国足迹。翟志刚手中挥动的五星红旗分外鲜艳,深深印刻在亿万中华儿女的脑海。

  从太空漫步到驻留“天宫”,2021年10月,翟志刚又一次参与并将要见证中国航天事业前进的步伐。

  光辉时刻的背后,是对梦想的不懈追求与默默坚守。

  小时候,翟志刚家境困难,读书学费是母亲卖炒瓜子一笔笔攒下的。高三时,他所在班级常常组织补课,遇到夜晚停电,教室里只能用汽油灯照明。翟志刚坐在后排,光线不足,他就在口袋里揣上一小截蜡烛头。

  就是这一小截蜡烛头,翟志刚也只在上课时用,一下课马上吹灭,用纸包起来装进口袋……艰苦的求学岁月里,一小截蜡烛头照亮了他心中的梦想。

  从考入飞行学院到成为航天员,敢吃苦、能吃苦的精神意志,始终支撑着翟志刚一路前行。

  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要进行首次太空行走,这意味着航天员必须练就强大的体能,完成更危险、更富挑战性的科目。在模拟失重水槽里,翟志刚身着水下训练服,在10米深的水下进行模拟失重训练。每次训练结束浮上水面,他都累得几乎虚脱,训练服里浸满了汗水。

  梦想好像在那一刻有了重量,全都由晶莹的汗水凝结而成。凭着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翟志刚踏出了关键一步。在19分35秒的太空行走中,他“走”了9165千米,在当时被新闻媒体称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

  这是翟志刚个人的一小步,也是中国人和平利用太空的一大步。

  看似顺利出舱活动的背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打开舱门时,轨道舱突然响起火灾报警。

  千钧一发之际,翟志刚与战友刘伯明稍作眼神交流,彼此心中便达成默契:就算回不去,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留下历史性的一刻!

  翟志刚毫不犹豫地迈出舱门,战友刘伯明果断调整任务步骤,先把五星红旗递给了他。翟志刚挥动国旗向地面报告,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

  当人们从电视直播中看到这一画面时,翟志刚和战友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如果发生不测,就让挥舞国旗的画面作为向祖国的永久告别……

  事后分析表明,轨道舱火灾警报只是一场虚惊。直播画面里的太空,依然深邃宁静、茫茫无际,翟志刚漫步其间的身影,浪漫、轻盈更显英勇和无畏。

  每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都是下一次任务的开始。从1998年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到2008年成为我国太空漫步第一人,翟志刚用了整整10年时间。从神舟七号出舱活动到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这期间,他又度过了13年。

  23年里,翟志刚曾数次担任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备份航天员,数次与任务擦肩而过。日复一日的训练、一次次接受选拔,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一路走来?

  “航天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骨髓里。”翟志刚说,他为飞行而生。梦想与热爱,是他坚守信念、克服种种困难的“燃料”。

  为了磨砺心性,训练之余,翟志刚喜欢上了书法。“练正楷是功夫活,有可能三四个月过去了,你的进步看起来微乎其微,但只要你坚持到第五、第六个月,必有收获。”翟志刚说,航天员这3个字要一笔一画地写,踏踏实实,不能投机取巧。

  此次任务,翟志刚将和战友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里驻留6个月时间。从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在轨飞行68小时27分到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半年的太空生活,翟志刚和中国航天人一起探索,中国载人航天之路将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广。

  再次开启一段崭新的飞天之旅,翟志刚如此展望:“高高兴兴地飞出去,兢兢业业地飞行,安安全全地飞回来。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任务完成好!”

  王亚平:王亚平说会给孩子们带来惊喜

  还记得那位在太空授课的中国女航天员吗?

  没错,她就是王亚平,即将第2次踏上太空之旅。

  8年前,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在天宫一号上进行首次太空授课,王亚平给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

  8年后,王亚平即将成为中国首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她的脸上多了几分自信与从容:“这些年,我一直处于奔跑状态,时刻准备着创造新成绩。为征战更深更远的太空而努力奋斗。”

  出生于山东烟台小山村的王亚平,小时候经常帮父母干农活,是学校里的长跑健将。

  高三那年,她参加了女飞行员选拔,没想到一路过关斩将被录取。

  东北航校的求学经历让她难忘:“寒冬零下20多摄氏度,每次跑步衣服里面是汗,外面是霜,睫毛上都是小冰粒……”那段时间,王亚平觉得像是一场竞争激烈的长跑比赛,不拼尽全力就会被淘汰,“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坚持。”

  毕业后,王亚平来到空军某部,成为一名飞行员,能够熟练驾驶4种机型。2010年,王亚平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成为航天员,耀眼光环的背后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加入航天员队伍到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面对复杂繁多的训练科目,王亚平一次次挑战自我、挑战极限。

  “一飞冲天的豪迈,鲜花簇拥的归来,这些镜头前的光鲜场景总是短暂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从神舟十号凯旋到如今神舟十三号再度出征,王亚平坦言,“这8年时间,每天都是备战状态,随时做好为祖国出征太空的准备。”

  此次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时间更长、任务更繁重、难度更大,对航天员飞行器状态的掌握、航天环境适应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与男航天员相比,女航天员的体能难免有差距。但在浩瀚太空,不会因为你是女性就改变它的环境,也不会因为女性到来而降低它的门槛。”王亚平说。

  过硬的实力来自日积月累的艰苦训练。穿戴好重达200公斤的水下训练服,深入10米深的模拟失重水槽进行出舱活动水下训练。对加压后舱外服的操控力,她要比男航天员更努力才能做到。

  如何提高上肢力量?一个字——“练”!

  体质训练教员谷志明对此深有感触:“每次王亚平都有针对性地加练臂力,抓握铅球、俯卧撑、举杠铃……她练得非常刻苦。”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王亚平笑着说:“从事航天员这份职业,美不是重要的,具备执行任务的能力才最重要。”她经常和大家比一比谁的胳膊粗、谁的肌肉更强壮。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验过,就不知道其中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真谛。”王亚平将这些感受娓娓道来,柔声细语中充满着力量。

  无数次的高强度训练,支撑着王亚平的底气:“练好本领,完成祖国赋予的神圣使命”。

  这份底气里,饱含着一种渴望。第一次40分钟的太空授课,王亚平面对的是全国6000万名中小学生。“那种亲手为孩子们播种航天梦想、开启追梦旅程的感觉真是太棒了!”她说。

  “任务归来后,我收到了很多孩子的来信,他们立志要当航天员,去探索美丽的太空。看到这些,我感到非常欣慰。”王亚平说。

  这些年,有的孩子报考了航空航天专业,有的甚至成为她的同事。最令她触动的是,当年在太空授课时还未出生的孩子,现在翻看当年视频,还在问:“王老师,您什么时候能再上太空,给我们上一堂太空授课?”

  此次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依然会有科普教育内容。

  至于具体形式,王亚平笑着说:“暂时保密,相信一定会给孩子们带来惊喜。”

  “我心中始终充满着对祖国的热爱,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再度飞天之际,王亚平深情表白。

  叶光富:叶光富坚持水下训练曾练到手抖拿不住筷子

  戈壁滩的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东风航天城问天阁里,挺立着一个矫健的身影。

  他就是航天员叶光富。这一天,他盼望了很久,也等待了很久。

  一路走来,叶光富觉得足够幸运——从一名普通农村娃,成长为一名飞行员,后来又当上航天员。

  身份变了,不变的是叶光富对天空的热爱。他曾仰望广袤天空,也曾在蓝天中追逐白云,如今又将飞向更高更远的太空。

  11年逐梦飞天,而今一朝梦圆。作为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里最年轻的航天员,叶光富自信而又从容:“加入航天员队伍11年,我为梦想也奋斗了11年。为了这一天,我做了全方位的准备。现在,我对任务信心满满!”

  这是叶光富第一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却不是他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

  5年前,作为中国航天员代表,叶光富与来自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日本的其他5名航天员共同参加了欧洲空间局组织的为期15天的洞穴训练。

  在意大利著名旅游胜地撒丁岛上,随行摄影师拍摄下6名满身泥土的航天员从洞穴中欢呼走出的场景。在此之前,他们经历了6天6夜、长达162小时的探险。

  撒丁岛高山深处,存在巨大的喀斯特地貌地洞。阴冷潮湿的洞穴,险象环生。那里没有阳光,没有声音,连食物的选择也十分有限。这种与太空类似的极端环境,是评估和锻炼航天员能力的理想场所。

  作为关键项目探测组负责人,叶光富带领小组成员完成了2个洞穴、总距离约600米的勘测任务,发现了令人震撼的杰里科大厅,还发现一段长约500米的洞穴分支并获得该洞穴一处通道的命名权。

  作为首次参加国际性航天员训练任务的中国航天员,叶光富凭着出色表现,赢得了世界同行认可。

  对这次任务,随行摄影师评价:“叶光富似乎永远不知疲倦。”对叶光富来说,这是他工作与生活的常态。

  与飞行员常态化执行飞行任务相比,航天员的职业生涯只有两种状态:飞行和准备飞行。

  艰苦训练始终与航天员的职业生涯相伴。2010年,叶光富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基础理论课程学习、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出舱活动训练和救生训练等……凭着一股拼劲,他完成了8大类上百门科目的训练并通过考核。

  自备战空间站任务以来,航天员训练科目更加复杂苛刻。最具考验的莫过于出舱活动水下训练。航天员会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穿戴好200公斤的水下训练服,充压后被吊车放到10米深的模拟失重水槽里。

  这时候,航天员要进行舱外行走、攀爬、安装设备等操作。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每一步都异常艰难。

  航天员训练任务繁重,经常一下水就是6个小时。完成训练后,叶光富的两层手套和内衣都被汗水浸透。有时吃饭,他手抖得几乎拿不住筷子。

  正如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所言:“破茧成蝶从来都是痛苦的过程,没有异于常人的毅力,是很难熬过来的。”

  “11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训练,这个过程对我们也是一种历练。人生精彩就是体现在漫长又艰辛的奋斗过程。”叶光富说。

  准备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期间,叶光富有时忙得好几天不能回家。上初三的儿子在电话里对他说:“咱们都面临一场攻坚战,我们一起努力,打赢各自的战斗!”

  金秋十月,叶光富航天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场战斗即将打响。

  “10年间,平均每两年调动一次工作,辗转多个省份,飞过5种机型……”2009年我国启动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工作时,首批航天员李庆龙看到叶光富的资料时感慨道:“频繁调动工作却初心不改,依然挚爱飞行,他一定是对事业坚定执着的人。”

  梦想因热爱不再遥远。如今,叶光富带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即将向深邃太空发起新的挑战。

网址:对话神十三航天员乘组:日常如何训练 太空授课有惊喜 https://mxgxt.com/news/view/252019

相关内容

聚焦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夜读】新“太空出差三人组”,每个人的故事都不简单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杨利伟讲述航天员训练生活 如何承受加速度
健身教练培训学院:星航道健身教练培训基地是0基础私人健身教练培训基地,根据会员
长沙千人应聘航空公司空乘 仅43人通过面试
机构太多?不知道如何选...@星航道健身教练培训的动态
人民日报:国航员工泄露明星乘机信息,不能自罚三杯了事
阅兵训练场的故事丨空中受阅梯队新锐战机组团亮相 盘点阅兵空中的“明星战机”
太原健身教练培训哪里好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