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亦舒笔下的众星
明星 号外三月份访问尤敏。 尤敏是我不大懂事时最崇拜的明星,因那部与赵雷合作的《零雁》,爱念她至今,多年来,为她做过许多傻事:特地乘电车到一爿叫兰心的影楼去看她的橱窗彩照、写信去国际电影取甫士卡,甚至乎在拍纸簿上学伊之签名式……每个女孩都做过这样的事,我又不是天才,自不例外。 中学毕业后趣味大变,走向露滴牡丹开与广岛之恋,然而尤敏不是一个容易忘怀的人,尽管与当时得令的李菁秦萍等走得近,尤敏是尤敏。 七0年左右高宝树请吃饭,我特地去了,是因为尤敏也会在,一进场便看到寒星般的双目,那秀丽已被一种安祥温馨的神态代替,但也容我套句张爱玲的话:美人老了,那双眼睛却没有老。 我感到满足,语无伦次之下竟然说:“我向你拿照片,你从来不寄给我。”真土。 后来李怡告诉我,有一段时期,尤敏租他老家房子楼上住(李怡的父亲是粤语片大导演李化),曾江的电话一到,她便蹬蹬跑下来接听……我可以想像得到玉女的神态:三个骨裤子,竖起翻领的白衬衫,伊纤细的腰身衬着娇怯的神色,再没有一个少女比尤敏更像一个少女,如今这种形象已经失传,余下林青霞的倔强、苦涩、随时准备与命运搏斗的勇气,只有尤敏不会将“生命是一个幻觉”吟在口边,她的美丽叫男人放心。 朱旭华在我套他说出尤敏的细事后,曾安乐的评置:“她嫁得很好。”老先生常为女孩子的婚事担心。 只见过尤敏那次,但每想起她,便连带想起青春期之前的老好日子,生活明澄单纯,香港东京夏威夷在北角都城戏院上演,央求母亲一起去观赏,第二日与小同学谈论伊之风姿,电影画报报道说:尤敏的大衣在造寸订做,她的鞋店叫道奇,这些琐事,点缀了我之生活多年。 至于方盈一辈,我始终不觉得她们是真正的professional,一个个浪费了大好的事业机会,做做吃不消便嫁人去,反而是条件最差的李菁乐于行走江湖,到底也因天资所限,未成大器。 怀旧也不是胡乱来的,廿年后,值得一提的,说什么也不会是萧芳芳张艾嘉胡慧中这些名字。 尤敏是不同的,承认以前喜欢过她,再势利的人也不会感到难为情。 -------------------------------------------------------------------- 姬莉袋 嘉莉斯姬莉生前喜用爱马仕牌子其中一款手袋,那是一只梯型方角十分古老手挽手袋,唯一特色是开关处有一把小小的锁。 因获得她的青睐,人人都改叫这款手袋姬莉,爱马仕至今仍然生产,货真价实,足可用三分一世纪,越看越大方,其它名厂自然不便仿制,可是年轻一代的设计师却丝毫不介意效颦,起码有三五十种冒牌姬莉袋可供选择。 嘉莉斯姬莉还喜用爱马仕的丝巾。 轻轻覆住秀发,在颔下缚一个蝴蝶结,其实也是老太太的装扮,至今伊利莎白二世一到郊外便是如此这般丝巾一度。 但由年轻、秀丽、气质不凡的女郎做来,什么都是好看的。 六十年代成长女性自然都十分向往那种优雅悠闲的境界,彼时,女性是美丽的弱者,故受到呵护爱惜……成年后社会风气剧烈转变,试问如何腾得出一只手挽着姬莉袋,皮包最好能挂在肩上,一手拎公文包,另一手抢出租车。 手袋最好是宇宙无限型,不但放得下银包及化妆品,也塞得下三文治,球鞋,以及一把折伞。 ------------------------------------------------------------------- 美 第一次为伊丽莎白泰莱试镜的导演说:“……她一到场,我们就知道是她了,一出现便把其它少女比下去,她整个人如发散着紫色的光芒”,摄影师对她母亲说:“请抹去她的睫毛膏”,可是她母亲说:“她天生长睫,她并无用睫毛油”。 那年,伊丽莎白泰莱十二岁,为影片玉女神驹试镜。 长得美真是好。 虽然西谚云美丽只得肤浅,但一直相信那样话只是用来安慰比较不幸运的人。 花生漫画中薄荷柏蒂对查理勃朗说:“我不够漂亮,所以只得潇洒。”情绪认真低落时她说:“我有滑稽的大鼻子,我头发开叉上有开叉。” 谁会真正为拿不到博士学位或某奖状而遗憾,有些女性自十四岁一直好看至四十多岁,年届半百,外型仍然光洁有致,天赋,实在难得。 有人天生黄瘦,一次长途飞机加上伤风鼻塞,看上去已似印度难民。 故此自我安慰曰:只要身体健康即可,是是是是是 ------------------------------------------------------------ 名次 女儿最喜欢的演员第一名是汤汉斯、第二是奇洛李维斯、第三庄尼迪普。 我最喜欢的演员第一名是刘德华、第二是摩根费里尼、第三阿殊安勃洛地。 去年打开影视版,看到刘德华在康城影展拍摄的照片,眼前一亮,立刻喝彩:真正又睇得又打得,不枉观众追随这些年。 只见精神奕奕的刘德华身穿黑西装、白衬衫、戴领带、配牛津款皮鞋,无一丝夸张骄矜,亦绝不故意扮演中国人,庄重大方走遍红地毯. 最令人佩服的是他一头乌黑发三七分界,梳一个最最传统的蛋挞头,令观众叫绝. 换言之,刘德华全身打扮平凡之至,全无花巧,可是比起他身边的日本演员木村拓哉,高下立分. 木村染着黄发,蓬发竖立,浅色西服太过紧身时髦,与场合不配,神情紧张,一如小孩误闯成人宴. 就凭那次表现,稳得第一名,时时觉得,华裔男子,除却周恩来,最登样的,大抵是刘德华. 又诧异刘妈不知自小喂他吃什么,养育这样一个好孩子. ----------------------------------------------------------- 我是这样的喜欢黄日华,自己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只知道在萤幕上看见这男孩子便有无限的欢欣,他那种腼腆的赤子之姿容易激起女性观众那一丝母性的感情,他甚麼都不懂,号外杂志邀杨凡替他拍摄封面,他连杨凡都不知道是谁,但是他又不死充滥充(岳华、张艾嘉、箫芳芳、胡茵梦、周润发、思维……),一片白纸般纯洁可爱,长得漂亮不用说,演技亦一流,像是与生俱来,无限潜质。也许大家(包括许多知识份子)喜爱他,便是因为他还有那份真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节选自散文集《无才可去补苍天》) ------------------------------------------------------------ 传奇人物 刘晓庆最近一次外访,擦艳红胭脂,穿大花衣裳,戴金刚钻手镯腕表,脖子上一条粗金链条,用碎钻拼出英文字样。 观众那顽劣好奇心大发,这是什么字?研究半晌,呵,原来是拼音“庆”:QING。 端的是艳光四射,把身边短直发,淡妆、毛衣牛仔裤的林青霞映得似名苦学生。 在共产主义底下,伊人尚能如此突出个人作风及性格,真正了不起。 她痛恨记者,这样说:“我比较容易发火,最怕人家一直追我拍照,上次在香港,与一个记者大吵一顿,其实在港我表现已经相当好。” 又说:“我没有仰慕林青霞,我连她一部电影都没有看过。” 还有:“邓丽君的歌已经不流行了。” 她还想加入作家协会,觉得艺术水平较高。 她说她的墓志铭会这样写:“这里埋葬了中国传闻最多的女明星,她是个对自己真实,而从来未让人理解的传奇人物。” 她对香港印象不好,太挤太热闹。 (选自散文集《推荐书》) --------------------------------------------------- 明星与片酬 我认识的最后一个明星,是林青霞,六年前她为「窗外」一片跟宋存寿一起到香港,刚巧是我离开香港的前一天,明报周刊硬是拉我去访问她。 那时我们已在试片间看过「窗外」,觉得林很清秀很孤傲,可是你让我大清早自港岛过海到九龙的启德机场接一个小女孩,真是怨气冲天,况且又马上得离开老家往英国读书,行李还没收拾,开这种玩笑!奈何中国人总得顾些颜面,于是早上九点居然到达飞机场。 林青霞走出来的时候我上上下下打量她,她也肯定的在那里上上下下的打量我。忽然之间就觉得不枉此行,从此拜倒裙下,作为不贰之臣,她的漂亮不在五官之间,而是一切皆尽善尽美,连鬓脚、耳珠、眉毛、牙齿、手指、肩膀,甚至是双脚与脚趾,都无瑕可击。于是我爱上了她,尽管她不看红楼梦,尽管她一心一意想嫁美国留学博士,尽管她拍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电影,她仍是同类型中最最好的。 那天见完她之后,我被明报周刊的编辑锁在社长室内写了五千字的林青霞,写完一张便即刻赶着排字,同时自己校对。第二天飞了伦敦,两整年没回过东方。 我与阿霞并不熟,从来没问过她关于男朋友的事。我喜欢的只是她,不是她的男朋友。 后来暑假回来,「姊妹」杂志硬是叫我找她,我还不肯,百般推挡,却不知道她竟先找到我。 她只是个孩子,年纪轻,为了职业牺牲得很多,情绪控制得很好,但并不自若,穿帮的时候常有,无异她已经尽了力,这点我很欣赏,她是一个女明星,她从来不冒充她除了女明星还有其它内涵。 谁都不能做万能泰斗,林青霞在这方面倒是很真实,拿片酬拍戏受人钱财替人消灾。 后来我发觉她的寂寞,在香港拍「红楼梦」时期,我们也有约会,很多时候她与妹妹丽霞坐在酒店房间中大半日,好的男朋友是这么难找,就算是现在的赵宁,这人爱出锋头那劲儿,真叫人吃惊…… 不过一切牺牲是有代价的,二十五万港币的片酬——你知道英国留学生在香港中等的薪酬?一辈子也见不到二十五万元。林青霞是林青霞,毕竟她有她的风姿在那里。 一整年没见到她,心中挂念,美联社发过一张她的新闻照片,非常的美艳。希望林青霞不要那么努力把自己嫁出去,从明星到主妇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她还小,她不懂得。 --------------------------------------------------- 冯宝宝 我很想为冯宝宝做一个访问。 我没有正式看过冯宝宝的电影,像我看张澈的电影般。我认识冯宝宝,很迟, 其时她已在邵氏拍徐增宏的《火烧红莲寺》,凌波演红姑,宝宝不知演什么角色。 那日她走过来,在邵氏餐厅中称朱家欣为“衣架哥哥”,脸上没什么笑容,已具少女风范。 在这之前,我们家中有一张倪匡与冯宝宝在平安酒楼双十节合摄的照片,也是唯一被保留下来的明星合照。因为二哥的职业关系,我们与导演明星们都熟。 侄女在十二岁时见到何莉莉,也并没有好奇,只投她一眼,然后回到房间,跟我说:“蛮漂亮的。”但冯宝宝不是普通的女明星。 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冯宝宝的故事却从五岁开始,这是一个不值得写传记的故事。电视上放冯宝宝旧片,从甘罗拜相到三娘教子,有唱有做有表情――我并不喜欢看。童星演戏一直可爱兼受欢迎,然请适可而止,孩童的生活多点插曲不妨,但不能被侵犯、妨碍、扰乱、冒渎、蹂躏。我自问只是动静古怪,尚不致心里变态,所以不喜冯宝宝小时候的影片。 关于冯宝宝的传闻极多。在报上读到她父母曾上法庭争女,其后她脱离家庭往英国读书、患着各种奇异病症――毫无疑问,冯宝宝是生命力与意志力都坚强的女子。 后来见她,她总是客气温暖,从小养成的习惯吧,对每个人都招呼周到。最重要是她性格健全平稳,不像萧芳芳与张艾嘉,拼了老命企图扮演知识份子,冯宝宝带着一份独特的自信与悠然做她份内的工作,不温不火,李菁在灿烂之后仿佛手足无措,但冯宝宝不会。这种处之泰然的气质值得赞赏。 她的演技并没有进步,她的外型远不如林青霞时髦现代,在今日她对电影电视都已退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可是观众仍然钟爱她,尽管汪明荃米雪雄霸收视率,可是冯宝宝值得被访,值得被写。 我想问她十万个为什么,不是那种贴金,表面化的访问。明星有许多种,像马龙白兰度批评卜合(花花公子杂志一月份):“他是那种超级市场开幕都去剪彩的人。”冯宝宝的历史、经历、沧桑,都独一无二。 香港没有奇才,再优秀的人物被视作平常,过一段时期便埋没淘汰,像什么都没发生过,真厉害。 而冯宝宝……最近在“缤缤??声”中客串演出,谈笑风生地提及她幼时拍戏尿湿裤子,若无其事般。连她自己都忘了? (选自亦舒散文集《自白书》) ----------------------------------------------------- 亦舒写姜大卫 两篇 如今写姜大卫已属过时了,过时的人,曾经在张彻手下红极一时,瘦削秀气的脸被认为忧郁动人,含蓄的表情演出《报仇》、《无名英雄》、《游侠儿》、《十三太保》这类精心泡制的武侠片。 离开张彻后如躯壳离开思想,姜大卫之后并无好戏登场,但他是一个不在乎兼散漫的人,有电视便演电视,没得演便到处逛逛,并不认真的思想前程。 他与他的同时期出身影伴狄龙是一个极端,狄龙俗不可耐,做芝麻绿豆的小事都一本正经的使劲,连结婚生子都如此,叫人看着累死,可是一件事或一个人能俗到那个地步,就值得另眼相看。 姜大卫的后天不足是因为他懒,张彻说过:“尊懒得连皮鞋都不肯穿,穿布鞋。” 演员不是终身职业,能转任导演比较理想,但姜大卫并不是这块材料,导演需要懂得大众心理,行政管理,制作才能以及其他多方面的修养,即使走媚俗路线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回事。 但姜大卫有一个好处,就是他不起劲,他从不自动发消息嚷嚷要演而优则导,非常随遇而安,但当年的亚洲影帝如今在家免费“拍”地扭开电视就可以看得到,不免感慨良多。 属猪的姜大卫实足年龄不过是三十三岁,三十三岁的建筑师或大律师的事业应当刚刚开始,姜如斯短促的艺术生命似不可理解。 第一,他戏路窄;第二,可塑性低;第三,他很有点脾气,不懂得迎合。是以在台湾自由接片拍戏时期很吃了一点苦,也受过委曲,遭人杯葛。 狄龙见得前车之辙,在台湾连忙坚持要午马、施思等旧同事拍演,狄之聪敏好学识向谦卑恰是姜所欠缺的优点。 姜大卫这个名字渐渐淡出,若没有进步便遭竞争淘汰,无论演员、作者、以致一张报纸一个电视台都逃不脱这个定律。 姜本人没有悲剧感,他乐观地与李琳琳以及小女儿齐齐亮相著报章娱乐版,隔一段日子宣布要与尔冬升及秦沛合组公司拍片,尔犯的毛病比姜更多更深,而秦沛没有人缘,难兄难弟。 李琳琳那张六〇年代飞女脸在今日也已不耐看,如今写这一家人已经过时,编者点名,无奈,本人情愿写汪明荃,这原是一个现实的势利的趋炎附势的世界,叹甚。 ————————————————————————————— 姜大卫算不得是美男子,但他潇洒、机灵、身手矫健,他有他独特的个性。 我第一次看见姜大卫,是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在九龙尖沙咀一家潮洲馆子里,那家馆子不算大,但东西还好吃。当日我看完晚场电影之后,肚子有点饿了,走进去想吃一碗白粥,谁知一进门,便看见导演张彻和几个年轻人正在据案大嚼。 张彻介绍我们认识 张彻招呼我过去和他们同座。 “也来吃宵夜?”我问他。 “不是,刚收工,来吃晚饭。”张彻笑说道,“认识不认识?”他指一指身边的一个年轻人问我“这是姜大卫,红薇的儿子。这是——叫你阿姨还是叫你姑姑。” 哦,原来这就是姜大卫,报纸上时常提起的,是邵氏公司力捧的新人,张彻一手培植的新小生,每部在拍摄中新片的男主角。 我忍不住向姜大卫多看了两眼,也许因为他是红薇的儿子,因为红薇跟我很熟,也许因为他是最近报纸上的风头人物。更大理由,也许是我要研究一下,他凭什么条件或理由,获得张彻的青睐。 他笑得非常迷人 我看看他,忽然对我一笑。 姜大卫一笑,是非常迷人的,至少我这样感觉。、 一笑,他的咀角微微翘起,他的眼睛显得更小。微翘的嘴角,带着自信,小小的眼睛,却又充满了迷惘与憧惑。——那是一对表情非常复杂的眼睛,可能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但那表情却表现了他的心意。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姜大卫,第一次看见他,对他的印象就是如此。 去年年尾,张彻结婚,在婚姻注册举行公证仪式的那一天,我去观礼,在电梯里第二次看见姜大卫,姜大卫叫了我一声,又是对我一笑。 冲锋陷阵勇猛伶俐 第三次看见姜大卫,是六月十五日“十三太保”在古洞拍外景的时候,我们去看拍戏。 那一天天气太热了,火伞高张,气温至少在三十二度以上,我们站在上无片瓦的外景场地上直晒,每个人都晒得又黑又壮,汗水直流。 姜大卫攻打长安城,骑在马上,戴着皮帽,穿着长统皮靴,骋驰疆场,冲锋陷阵,既勇猛,又伶俐,姿态非常好看。 这一次他看见我,只招呼了我一声,没有笑。 我想可能是太热了,他已经笑不出来。要不就是太累了,已经累得不想笑。 这么热的天,这么累的工作,我们站了几个钟头,已经吃不消了,而导演和演员,却一天又一天的留在这里,多难受。 难怪姜大卫不笑了,但我却非常怀念他无邪的笑容。 机智直率气质独特 第四次看见姜大卫,第五次看见姜大卫,都是最近两天的事,自然也是都是在他当选影帝以后,在邵氏影城见到他。 他还是老样子也还是穿得那样随便,只不过迷人的笑容多了一点,那是因为他忍不住流露出的内心的喜悦。 姜大卫给人的印像是机智的、直率的、调皮的和天真的,不同的性格揉和在一起,造成独特的气质,而这独特的气质就是姜大卫的个人资本,使他在电影圈放出眩人眼目的光彩。 我喜欢姜大卫。 ------------------------------------------------ 电影界 颇喜欢与电影界人士来往,当红的导演与演员,不但懂得玩、够风趣,而且豪放开朗,与“普通人”一比,特别显得有神采。 他们赚得多,舍得花,男男女女都相貌堂堂,最主要是思想敏捷、感光快、聪明,与他们相处,简直如沐春风。 电影界的人多数是蝴蝶派高手,看不见明天,缺乏长远的打算,没有几个弃影从商的成功例子,传统上,中国人瞧不起做戏这个行业,影迷的头脑很清醒,捧场只限于戏院内,而且变起心来,又特别快。 因此电影这个行业更显得哀艳动人,不要长只要好,红的时候尽其光辉灿烂的能事。 其实电影界的男女感情并不比一般人更儿戏,时代的风气如此,离婚率渐渐高涨,可是电影界里一切琐事都被渲染得很厉害,私事一次又一次出现在报章杂志上,说不定当事人都困惑起来,疑幻疑真。 电影这个媒介还得倚赖文字上夸张的宣传,被写总比不被写好,因此电影明星也乐意制造资料,可惜近年来消息实在滥得很,芝麻绿豆都在被写的范围内,记者又太尽忠记录,读完之后索然无味:怎么搞的,如此明星,简直比隔壁三叔三婶还平凡。 三叔换部平治四五零,响也没响,三婶一连买下太古城四个?巴,也不动声色,年头两公婆带着四个孩子逛遍欧美,回来后并没有招待记者发表旅游心得,他们似乎更劲更具气派。 女明星们自然比白领丽人更怕老,奈何上帝十分公平。女人老大后一向特别爱听虚伪的捧场话,不知她们是否真相信了,君有没有见过井莉脑袋上戴一个路家敏式的花环?其实世上并无青春常驻这件事。 另外一个通病是爱做知识分子:一不如意便要到外国留学,台大念夜间部的胡慧中有意无意间看轻高中生林青霞,会讲点英文的张艾嘉与胡茵梦喜作其鹤立鸡群状,家中订有《新闻周刊》,于是学贯中西了。 凭良心说,他们都不愧为可爱的性情中人。 与李翰祥在天香楼头说上一席话,接连三个月觉得同事言语无味。 约会过汪萍,其他的女友都变了颜色。 电影界的孝子孝女又简直狂多,家人并没有为他们做什么,他们却义无反顾地,以一种决绝盲目的感情爱护家人,这是电影界另外一个最大的特色,不可不提。 ------------------------------------------ 亦舒笔下的张国荣 什麼样的男孩子以李斯利为名呢,张彻太太说,是那种见了父亲或长辈叫SIR的男孩子,斯文有礼,清秀伶俐。张国荣就是这样,叫人在公众场所偶然见到,只会得诧异:这麼漂亮! 然而除了决定性外型,还得真的肯干,持正确工作态度,方可保证地位稳固,真正聪明人自然懂得这一点。 不少人绝口赞他:“多累还准时到达现场,一点没有怨言,要什麼做什麼。有时侯发觉他疲倦得眼睛都红了,仍然赶通宵,而且及时完工,接著再归队拍电影。” 你看,不止是另一张好看的脸。 事实上开头时他们都有美丽的皮相,否则还真进不了这个行业,都年轻,都英俊,都有冲劲,有信心。但日子过去,时间成为残酷考验,有些不知恁地,越看越丑,一点也不可爱了,一些走走这条路就倒下去默默销声匿迹,许多许多,都没有红起来。 群众是很坏,很挑剔,很容易变心的一堆人,或者只有李斯利这样的男孩,可以长时间赢得他们欢心。 ~~~~~~~~~ http://www.tianyayidu.com/article-a-6609-1.html
网址:转: 亦舒笔下的众星 https://mxgxt.com/news/view/250385
相关内容
亦舒笔下的女人,没有一人比得过她自己亦舒
亦舒『如何说再见』系列
同为小三,亦舒看不起琼瑶?她们的差距有多大?
做明星的亲人,追星到底多简单?妹妹亦舒是哥哥倪匡的头号书迷
当红女演员们为何偏爱亦舒作品?
揭秘琼瑶和亦舒:78岁为何还能逆转形象?揭示背后的故事与情感波涛
看了亦舒的人生,终于明白“女明星”为何会爱上闺蜜男友了
倪匡一门皆名人 妹妹亦舒儿媳周慧敏
亦舒与林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