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你和母亲的关系,决定了你会爱上谁,会被谁吸引

发布时间:2024-12-17 09:15

今天的内容来自我的新书《原生家庭的羁绊:用心理学改写人生脚本》,这本书今天已经上市了。

文章摘要:

1、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曾说,母子关系指向亲密,寓意融合,父子关系中指向疏离,寓意规则。我们在成年之后与他人建立情感关系的亲密能力就是来自和母亲的关系。

2、关系往往具有“镜映”的作用,特别是那些好的关系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会把你的心理面貌目照在上面,有两种关系最能透彻、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面貌,一个是情感亲密关系,一个是亲子关系。

3、你和你爱人的关系,你和你孩子的关系,在这两份关系当中,你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可以说是你最真实的内心写照了。

图片

上一节,我们以母子关系会成为一个人命运的雏形为题,进行了分析。

这一节我们接着谈母子关系对一个人的影响,今天我们要论述的是母子关系对一个人情感关系的影响。

一个人的内部的感受,对于人、对于事的情绪、情感往往和其与母亲的关系息息相关,可以说一个人的情绪底色就是来自他的母子关系。

而一个人的外部能力,比如社会协作、竞争的能力往往和其与父亲的关系息息相关,与父亲的关系我们在随后的章节再进行论述,这一节我们还是继续论述母子关系。

一、依恋

要分析一个人的情感关系,就必须要说依恋这个词语。依恋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最早是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依恋是指孩子和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情感联结。

比如小时候只有妈妈在,你才会不哭,妈妈不在,你就会吵着要找妈妈,同时妈妈也会想自己的孩子,母子之间的这种联结,就是依恋,这也被称为情感的原型。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场景,一个妈妈和一个小孩子在公园的一角玩,不一会又有小朋友和妈妈加入了进来,然后妈妈们开始在不远处聊天。这时候孩子们能不能放下妈妈,去玩耍,这个心理反应,就再现了他们的依恋风格。

1、安全型依恋

比如,其中一个小朋友,很开心的投入到玩耍中,虽然自己所在的位置看不到妈妈,但是他相信妈妈不会丢下他,妈妈就在旁边,这种依恋就是安全型依恋,即我相信,你就在。

不一会儿,这位小朋友的妈妈过来找他,他飞奔到妈妈怀里,高高兴兴地和妈妈回家了。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在情感关系中,就容易对爱人信任和忠诚,因为他心中内化了一个爱的人,最初这个爱的人就是妈妈。

图片

2、回避型依恋

比如,一个小朋友看不见妈妈,也不担心,妈妈来找他,他也漠不关心,对于妈妈的离开和回来完全没有反应,这种依恋就是焦虑回避型依恋。

这种依恋风格在成年之后,就会发展成情感淡漠,这样的人不会去真正爱上一个人,很难与别人产生感情,也很难去对一段关系忠诚和信任。

3、矛盾型依恋

比如,一个小朋友看不见自己的妈妈,这时候他是害怕的,但是等到妈妈来到时候,他很纠结要不要去找妈妈,见到妈妈感觉很害羞。

这种依恋风格进一步发展,在成年之后可能就是一边希望自己和爱人亲密,一边又不想过于亲近,时常反复和自我纠结,难以与人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

依恋类型是一个人最初的关系模式,最初与妈妈之间的亲密关系模式,在成年之后,在构建情感关系的时候,很自然地就会用这一套。

其实不光是在与人建立关系的时候,依恋类型会起作用,这种依恋类型会泛化到做事的时候,即与事情建立关系的时候也会。

比如一个人总是不能投入的做事,总会左顾右盼,玩手机等,其实也跟他的依恋类型有关,这一点我们以后再谈,这一节还是来讲情感关系。

图片

二、被抛弃感

那我们接下来再认识一种感觉,被抛弃感,这种感觉是除了第一种依恋外,其他两种依恋里面都存在的感觉。

矛盾型依恋,为什么孩子不去和妈妈亲近呢?为什么一个成年人不去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呢?可能是源于一种被抛弃感。

小孩子特别怕被抛弃,比如小时候我们经常听见大人说这样的话:“你再不听我的话,我就不要你了,我就把你送人”,这时候,孩子会吓得哇哇大哭,这种感觉对我们的影响其实是根深蒂固的。

怕被抛弃,所以就只相信自己,不信任妈妈,更不信任其他人,信任是什么,信任就是放下防御,把自己袒露给对方,就是放下控制,把自己交给对方。真爱是什么?真爱就是两个真实的人,真实、敞开的相遇。

在最初的生命里,没有得到母亲的积极关注,没有得到爱护,不被回应,处于饥饿状态,是极其危险的事情,他会体验到极大的死亡焦虑。

在精神分析心理学看来,早年间的体验会进入一个人的潜意识,成为一个感受、选择的最重要部分,成为以后感受和选择时候的主要力量。

那到这里,我们再来看,一个人在成年之后,构建亲密关系的时候,是不是会受他早年间和母亲关系的影响呢?

答案是必然会,在《超越原生家庭》这本书中,作者罗纳德·理查森认为,我们对于亲密的需求也来自原生家庭,全世界的人都想要个妈妈。

这一点在我们的文化中更加明显,比如男性要求自己的另一半贤良淑德、温柔体贴,会照顾自己之类的。

你要是还不理解你可以听一首叫做《杜十娘》的歌曲,歌词中十娘发问郎君,你是不是冻得慌,你要是冻得慌,给我十娘说,十娘给你做衣裳,你是不是饿得慌……。

这真的是找了个妈啊!

那女性找自己的结婚对象的时候,也会把关爱、包容、温暖、理解,这些细腻的母性特质放在首位,精神分析心理学就认为母亲的子宫、孕育等属性,天然地决定了母性具有温暖、包容的特性,而父性则更具有攻击性。

这样看来,一个人在成年之后爱上怎么样的人,会被什么样的人吸引,以及他构建的情感关系的好与坏,都可能和他与母亲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理性选择,理性更多的是一种合理化的解释而已。

看到这里,你就可以回想一下,你在情感关系中的表现,以及一些心理和行为,有没有跟婴儿或者孩童相似,你反应在亲密关系中的特质是与你的依恋类型有没有关系。

图片

图片

你想在亲密关系中,疗愈自己、满足自己,对方也有这样的诉求,于是关系就会进入一个矛盾、冲突的阶段,这时候你应该意识到,这种诉求是有问题的,有了这样一份觉知,关系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去变化。

这就是在关系中“照见”了自我,然后有意识的两个人去坦诚地面对,去交流,去表达,去表达爱,也去表达爱,去相互支持,最终在关系中活出自己。

假如你根本不知道这一切的原因,比如在情感关系中总是患得患失,总是去控制另一半,自己也难以真正地活出自己,还把关系破坏了,所以说我们要在关系中活出自己,修通自己。

网址:心理学:你和母亲的关系,决定了你会爱上谁,会被谁吸引 https://mxgxt.com/news/view/247305

相关内容

心理学家:你和母亲的关系,就是你和世界的关系
心理学家:你和母亲的关系,就是你和世界的关系
从星象看12星座的爱情模式!你吸引谁、被谁吸引,通通一眼看穿!
心理学的神奇发现:孩子和妈妈的关系,决定了他以后会找什么爱人
婚恋心理学教你正确维护婚姻关系
教你如何处理寝室关系,你学会了吗?
心理学:和父亲关系不好的人,会形成三种优秀的品质
如何维系一段长久的亲密关系?心理学教你3个方法! ​
心理学家告诉你:在感情中,如何保持良好的亲密关系
明星亲戚关系,看完让人出乎意料,你还知道谁和谁是亲戚?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