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每年电影和电视剧的播出数量推算,编剧在影视行业从业人数大约是5-6万人,电影文学学会大概有600多人,电视剧编工委大概有1000多人,还有一些没有注册登记的,如此小众的群体却支撑着庞大的影视行业内容和源头。
随着“导演中心制”“制片人中心制”“电视台中心制”“资本中心制”“明星中心制”等影视行业话语权的不断转化,编剧的创作就成了受制约的一种常规现象。编剧的创作主动权处于弱势地位。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有其市场规律。
以往“编导摄美录”,编剧的排行是比较靠前的,大家常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编剧是一部影视作品的“母亲”。是什么导致了当下编剧的地位、话语权、主动权下降和缺失呢,让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
编剧为什么处于劣势地位
门槛高
首先是资源性门槛。编剧人才稀缺,看似是一个高收入、高名利、高荣誉的职业,但是编剧的圈子相对于较小,因为影视圈是一个资源性行业,你认识圈里什么层面的人,决定着你做什么层面的事。比如你认识某位院线级别的导演,你就会跟他工作院线的作品;你认识网大的制片人,他可能就会带着你做网大级别的影片。所以在这个行业内“师傅”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能否接触到师傅,接触到什么样的“师傅”就决定编剧的工作层面和内容。
其次是技术性与经验性门槛。编剧创作区别于小说和其他文化样式的创作,小说可以不用凭技巧,天马行空按照自己心里的想法去呈现。但是影视剧本不行,它需要最后给导演、演员、工作人员呈现在现场和镜头语言里。所以就要按照电影或者电视剧的创作规律来进行创作。比如电视剧为什么要靠台词,出场人物顺序、场景的衔接和安排、节奏的把握、戏剧与矛盾冲突、电影的声光电表现等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信息不对称
因为这个行业都是靠朋友介绍、靠圈子来寻找合作伙伴,所以就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比如房地产行业有一个“链家”,当你想租房子的时候就可以去中介,中介会给你提供不同的房源,你可以选择你合适的房子,中介抽取一定的信息费和服务费。在编剧和影视公司之间这方面还是空白,尚未建立这样的“人才市场”。
链条断链、作品沉默时间长
编剧写出来的剧本要靠制片人来运作、要靠导演来制作、要靠发行来出售、要靠投资来投钱,如果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直接导致项目流产。比如一个制片人抓了一个剧本,要经过制作项目策划案、码盘、找导演、找演员、筹集资金、找播出平台等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如果制片人接了一个别的项目去拍摄了,就会把这个剧本项目搁浅。一个项目如果经历时间过长就会风险巨大。
行业不规范导致生存空间狭小
在影视行业,大多鱼龙混杂,行业发展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冲击,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发展速度较快,所以必然出现很多乱象。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从业者和行业深根者留了很多的“空间”和“饭碗”,比如当年的房地产业、IT行业都是迅速崛起,但凡扎根行业的人都赶上了“风口期”。当一个行业进入到规范化正规化的体系中就会有很多管理政策出现。
好莱坞在编剧和制作公司中往往有一家“担保公司”制约双方。这家公司会聘请专家来评断甲乙双方是否履行之前的约定,甲方不能随意改变之前的约定,乙方也不能无限制脱稿。好莱坞的行业工会十分强大,甚至可以封杀某个劣迹的从业者。同时来保障和维护编剧个体的权益。
国外在对著作权上面的保护更加严格,编剧是“甲方”,不能随便篡改署名权和剧本的故事格局。编剧大多是“著作权转让”而不是像国内这样“委托创作”。包括编剧后续的维权中也势单力薄,在国内因为大多数编剧都是“个人”所以在和“甲方公司”的PK中,编剧往往是弱势。
行业风向的变化与审查制度的制约
影视剧的内容喜好经常在变,比如某一阶段,电视剧兴起抗战剧,各个电视台蜂拥而上采购抗战剧;某一个阶段,婆媳剧盛行,制作公司争相拍摄制作婆媳剧。主旋律、战争题材、谍战题材、青春偶像、朝廷宫斗、犯罪悬疑、古装武侠都在某一个时间段来回波动,观众老百姓看厌烦了什么剧就会对新的题材类型有所需求。
影视只有出新、出奇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暴力血腥、鬼怪神妖、男男、穿越、玄幻等题材一度在网络盛行。但是国家出台了审查限制制度,抑制此类型的影视剧的制作。某个方面也使之前的很多此类型影视项目流产。
所以编剧的饭碗很多时候要靠运气,如果赶上了一阵风,快速地播出,还能成爆款就容易出来,要是赶上了风气过了、被限制了、制片人不靠谱、投资没到位、播出平台没搞定……诸如此类原因,多为外部因素,他们辛辛苦苦的作品就可能会胎死腹中。而且这是个普遍而常规的现象,几乎占到70%以上。
编剧经纪为什么要出现
细分职业是影视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影视行业快速发展,尤其是电影产业。电影屏幕的数量超越了美国,电影的票房也由几年前几亿突破到现在的50亿。电视剧的市场虽然没有在集数上增加,但是在质量上和投资体量上不断增加,足以证明影视市场的潜力和开发价值。在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更多细分领域和职业的出现,例如:完片担保、游戏衍生、影视众筹、演员选角工作室、大型明星经纪公司、行业工会、IP后续开发公司、影视动漫公司等等。
就像很多年前并没有十分专业的演员经纪公司一样,目前编剧行业也没有出现十分正规和专业的编剧经纪公司。当“内容为王”和影视“上游”的编剧不断地掌握话语权和核心地位之时,以编剧为主导的细分职业“编剧经纪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国内编剧转做出品人和制片人的案例比比皆是:束焕《大闹天竺》、汪海林《爱国者》、余飞《剃刀边缘》、田雨生《前任攻略》系列、于正《宫》系列等。
解决各个层次的编剧痛点
大编剧的痛点:1、他们不善于商务部分的事物,例如谈价格、法务、应酬等事情,需要有人帮他们打理和资方以及其他层面的关系。就像演员接戏一样,编剧经纪人需要帮助编剧审核项目方的真实性,帮助编剧判断项目是否对编剧后面的发展是有利的。同时经纪人还可以使编剧原先从乙方逐步转变为甲方,例如拿剧本可以入股变为出品方;可以争取从委托创作变为著作权转让;编剧带资金带资源进入等等。2、大编剧需要做有效的宣传。比如一些电视、电台节目、报道、活动会议、经纪人要帮编剧进行正面的、有效的运作,增加曝光量和美誉度。3、整合资源。有时候编剧容易有固定的合作班底,很难跨出去寻找其他的项目合作方,经纪人能够多方为编剧寻找尝试更多题材的项目合作,寻找更多广的影视资源进行合作。4、解决压箱底的作品,很多编剧有许多写好的作品,很多还趴在电脑的文件袋里不能变现。这些作品本身很有价值,但是由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运作,而导致了很可能成为“废纸”。如果有经纪人去进行售卖和商业化运作,就很容易能够盘活这些作品。5、为大编剧寻找徒弟,很多大编剧由于精力有限而不能够接更多的委托创作项目,如果有得意的学生和自己了解的编剧组成工作室和团队,就能提高产能和作品数量。
中层编剧的痛点:1、需要接触更好的项目和更优质的影视资源。因为这些编剧在上升期,有过成熟的作品,但是没有成为爆款。他们往往能独立完成一部不错的作品。经纪人可以为他们匹配更加优质的影视资源,让好项目找到他们。2、宣传,这些编剧更加需要宣传自己,让同行、影视公司、以及观众了解和知道他们。
年轻新锐编剧的痛点:1、为他们接“活”,接更多的影视项目,为他们寻找创造机会。这些年轻的编剧有些人很有想法,也有技术和水平,需要让很多影视公司发现他们,就需要经纪人的推荐。2、价格上不去,这个时候就需要经纪公司匹配资源让他们能够在价格上增高,例如经纪公司可以在该项目上附带一个导演、投资等资源。3、需要“师傅”带,进行团队合作。年轻的编剧往往需要在专业的团队里进行磨合和更专业的师傅进行指导。寻找大编剧带年轻的编剧做项目也是一种不错的晋升。4、甲乙双方不信任。很多影视公司跟年轻的编剧合作,不清楚编剧的能力是否能达到甲方满意,所以要求编剧“试写”,但是甲方经常不愿意出试写的费用;很多编剧在甲方没有付钱的情况下,也不愿意浪费时间,怕白干活,用著名编剧汪海林老师的话说,“你没有付给我钱,我凭什么在茫茫人海之中为你思考”,所以就导致了项目难以进行,有专业的经纪人和专业的经纪公司出现会为编剧做备书,甚至启动“担保机制”促使帮助年轻编剧得到甲方信任。
平台与服务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很多传统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就是信息平台,是解决供需关系的,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时代的概念进行资源整合。在平台的机制和信息透明下,捕捉痛点和商机。平台解决的是信息的问题,服务则解决痛点的问题。例如国内强大的“淘宝”,最初就是解决了中小公司的产品信息不能够达到消费者的手里,阿里为客户进行数据化筛选,对产品进行分类和选择;发展各种服务体系解决客户的各种需求。例如支付宝、借贷宝等。
剧本超市也利用平台的模式,互联网的手段解决编剧信息不对称的行业痛点。我们致力于建立中国最大的编剧信息库,能够让影视公司、导演、制片人能够轻松地在这个资源库里找到“金牌编剧、知名编剧、年轻新锐编剧”,使其价格透明,性价比显而易见;我们也可以让院校里编导专业毕业的编剧、网络作家等致力于做编剧的客户直接找到影视公司、导演和制片人。
服务是每一个平台的变现手段,经纪的本身就是一种服务。为很多中小影视公司解决信息不对称服务,为他们寻找编剧、嫁接导演资源、制作资源、投资资源、播出平台资源。为他们解决影视内容前端的一些痛点,比如:制作影视项目计划书、剧本医生、剧本分析师、版权注册、影视法务等方面的问题。
杀死剧本的是“沉默时间”
一部影视作品,当它面世之后,随着时间沉积越久,风险就越大。一部剧本会受到风向、时效性、政策性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减少一部作品的沉默时间,加快剧本项目的进程,减少中间环节才能大大降低项目风险。
去渠道化
剧本要想被影视公司买单,要想到达影视公司老板手中,必须要经过制片人和导演这个环节。某一位制片人拿到剧本之后,要想着如何“攒盘子”,想着找什么样的演员、找什么样的导演、预算需要多少,跟哪个播出平台碰等等策划思路;某一位导演拿到剧本之后,也要想着把它拍成什么样的影像风格,去找哪位制片人或者监制一起合作“码盘”才能运作成功这个项目。这些过程还需要制作项目计划书,过程繁杂琐碎。经常由于某个操作的制片人和导演接了别的项目,而没有精力把项目就搁置了,这样就增加了项目的风险。
淘宝的模式就是减少商品从出产到送达客户手中的中间环节,减少中间环节的时间成本和运营成本。剧本超市学习并采用了这种方式减少剧本到影视公司的中间环节。代替制片人做项目计划书,代替导演“码盘”。作为平台资源相对于更广、选择更宽泛,嫁接资源更加优质。并且以往制片人和导演拿到剧本往往希望自己制作和导演,有时候和影视公司的诉求偏差,比如制片公司觉得剧本项目本身很好,但是导演不适合导演这个戏,于是两方就容易谈不拢。如果能使合作模式多样化、灵活化就更容易促使项目快速进展。
一部电视剧的运作“障碍”
中国电视剧运作有其独特的规律,在很多国家,例如美国、欧洲、韩国很多剧是边拍边播,情节和走向由观众所决定。在中国大部分电视剧是一气拍完,电视台购买制,如果播的好再拍第二季。电视台购买制决定了电视剧创作和运作是一个To B的项目。
一个剧本的创作,先由一个创意而来,需要写一个故事大纲,然后是分集,前三集(或前五集)拿给播出平台审核,基本上就可以决定这个项目播出平台的参与合作情况了。在目前市场上影视公司大多不愿意冒着没有播出平台参与的风险自行拍摄。基本上都要搞定平台才能够进行投资和制作。于是剧本从创意到大纲到分集到前三集就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打磨,直至影视公司的策划监制、老板、电视台的责编满意后才能确定往下继续创作。这个过程往往冗长,时间很久,一般这个时间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从创作规律上,编剧要满足多方条件,使劲在前三集上下功夫,要打磨出前三集的精品。但是很多艺术作品规律应该是一气呵成,然后再返回来检查修改。
所以编剧在艺术创作上往往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创作周期也比较长,创作精力分配不平均,导致了后面的创作枯竭。
当剧本经过一年到两年的时间修改完成。再经过半年的筹备、半年的拍摄、半年的后期,宣发阶段。到播出后3-4年时间过去了,电视剧的内容风向也不断的在变化,很多电视剧就这样旧了,过时了。所以大大缩短剧本的创作周期,是解决电视剧风险的一个重要环节。
电影与电视剧剧本的创作
1、剧本的定价。电影剧本的定价行业习惯定到项目费用的5%左右,例如一部电影拍摄需要5000万,剧本费用应在250万较为合适,一部电影拍摄需要300万,剧本方面的花销在15万比较合适。电视剧或者网剧剧本的定价行业习惯定到项目费用的10%左右,例如一部电视剧拍摄预算为8000万,剧本的费用占到800万比较合适。除了行规定价以外还要根据这几个情况来判断剧本的价格:编剧名气的大小、剧本的质量、市场对于内容的喜好与风向、是否带有资源等等。
2、客户本质。电影在我认为是一个toC端的产品,也就是说票房是要靠观众一张一张票来买的,所以营销宣传至关重要。电视剧是一个toB端产品,只要平台方认可和买单,就可以决定是否投资和制作。
编剧的试写担保机制
年轻编剧与影视公司之间的不信任
大多数影视公司都是属于早期投资天使轮的,也就是开发和策划剧本项目来进行后期的融资。所以投资剧本就成了天使投资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目前国内编剧信息不透明,编剧行业规范缺失,导致很多影视公司前期投资风险很大。影视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发掘年轻新锐的编剧往往愿意尝试雇佣新的编剧进行委托创作,签约合作后发现很多编剧写的不符合要求,于是项目在付了定金之后就流产了,行业内称这样的编剧为“定金编剧”。
编剧是一种职业,需要生存,市场上有很多影视公司和个人,经常以各种名义要求编剧为自己免费创作故事大纲和剧本,拿着故事大纲和剧本去募资,行话:(扎钱儿),结果不了了之,让编剧做了很多无用功,编剧们认为只有影视公司支付了定金之后才会确定要做这个项目,所以很多不花钱的影视公司与制片人被编剧们视为“空手套白狼”。
在“定金编剧”和“空手套白狼”的不信任基础上,双方往往都不愿意让步,怕吃亏。
年轻编剧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策划
年轻的编剧在创作经验上比较缺乏,经常会导致项目流产。编剧是一个技术工种,在市场的风向、场景的运作、节奏、架构、情节走向、人物设置、台词对白、声光的运用等等多方面都要体现出功力。所以单独一位没有经验的编剧是很难独立完成一部作品的,往往需要更加专业的编剧或者策划团队来一起完成项目。所以配合着导演与主创部门、影视策划、剧本医生、剧本分析师等一起来完成就尤为重要。
第三方评估的重要性
影视公司里经常会雇用一些影视策划和责编,帮助影视公司搜集影视项目、评估剧本内容、原创剧本项目等。中小影视公司比较难雇用到专业和优秀的影视策划,专业的影视策划又很难锁在某一家影视公司为其服务。而且影视策划也会相对有他的局限性,比如个人的喜爱和某一家影视公司的体量需求等等。
所以市场上如果有一家专业的影视评估机构,雇佣专业的影视评估师,能服务于所有的影视公司,为其出相对于公平和专业的评估报告。进行市场和内容的分析就会大大减少影视公司的风险,降低影视公司的成本,更加有效促使影视公司投资的信心。
规则与技巧
剧本超市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并且付诸于实践,总结出一套“试写担保机制”。
影视剧本与版权
IP与剧本的增值与发展
国家大力鼓励知识产权的变现和发展,《天津市版权质押贷款实时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了版权质押贷款作品范畴包括了“文字作品”。剧本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的属性和价值。
IP的价值在近5年内翻了7200倍,成为近年来增值最大的产业。阅文集团、读客、新经典等等掌握着IP的公司纷纷上市,很多网文的阅读网站也拥有了大量的IP后市值客观。这些拥有文学内容的公司,正是由于资本的注入,使这些文学产品拥有了更大的商业属性而进行价值放大。《鬼吹灯》、《三体》、《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海上牧云记》等文学也都相继改编为影视作品,价值放大几百倍甚至上千倍。
国家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影视行业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增加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影视文学的开发力度。在税收、政策上会开更多的绿灯,国家和政府会有更大的投入和支持。所以版权行业和影视的上游“剧本”行业,目前属于朝阳行业,必然迎来它的红利期。
影视公司的本质和现状
影视制作公司绝大部分都是开发影视内容的,其本质就是天使投资。剧本的开发就是天使投资进行项目的开发。目前由很多中小影视公司开发项目,然后找到大的影视公司进行备书和整合资源。再由资本进行A轮和B轮的投资。
所以是不是能够抓到好项目,是否能接触到影视圈内的头部资源是一个影视制作公司的关键。
剧本与IP的区别
我认为剧本的开发在商业角度是一个投资行为,它是面对B端的用户,是给影视公司、导演、制片人来看的。它没有数据作为支持。而小说IP则是一个用户消费行为,它面对的是C端用户,是很多小说爱好者和阅读者点击付费的,它本身是有数据和流量作为支撑的。所以为什么一个小说有几千万的真实阅读量,这个IP就可以卖到几百万。而剧本本身并没有流量,而是靠专业的影视从业者,对剧本与项目本身的判断。
剧本拍卖
玉可以拍卖、字画可以拍卖、古董可以拍卖、邮票、期货都可以拍卖。那么同样作为知识产权的剧本也是可以拍卖。只要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就可以大大加快剧本版权拍卖的进程。1评估与定价。2渠道和销路。
讲一个案例,甲公司以1万的价格把A古董在进行拍卖,然后找业内人士进行举牌,以100万的价格B公司拍得,B公司除去拍卖费和税后支付4万元成本和A公司进行交易。最后该古董的价格以100万的50%抵押给银行或者第三方。
假设某编剧剧本市面价格在100万,甲公司以10万价格购得,然后各个影视公司中间拍卖,乙公司以150万的价格拍得,该作品实际的价值就是150万,然后向银行做抵押资产。可以贷款出50%,就是75万。
在拍卖过程中评估与定价是关键之一,更关键的是渠道和销路,如果能解决质押的资产银行能充分的变现就非常可行。版权公司愿意以实际价格超过银行贷款价格收该剧本的版权,就可以作为担保方进行交易。例如该商品价值100万,银行贷款20万,如到期赎不回去,剧本超市愿以30万价格购买该剧本知识产权。
版权众筹
美国有个剧本黑名单大家众所周知,由业内各大专业人士选出的名单通常都是由当年被电影公司买下但却因为各种原因还未拍成的剧本构成,这份名单中的剧本或许会在今后几年中演化为票房黑马或颁奖季主力。
试想,由某一家公司以很低的价格收购有可能成为黑马的剧本,由各大专业人士,其中包含导演、制片人、影视公司策划、影视公司老板、发行等组成的业内人士进行剧本的投资,每人众筹认购一部分该剧本的股份。大家就会动用自己的资源来共同运作这个剧本项目,使得剧本的成功率倍增。
剧本众筹的模式,剧本超市已有多个成功案例,并且进行互联网软件工具的开发,目前是一款小程序。它将利用B端的影视业内人士,具有制作能力和识别剧本能力的导演、制片人、影视策划、影视公司老总、发行等共同天使投资剧本项目,未来由B端客户,拉动C端客户的一款以囤积版权为方式的理财产品。这款产品和方式可以大大促进影视剧本前端的买卖和投资。
反向孵化IP
IP这个英文缩写来自于网络,即Intellectual Property,直译是知识产权,它可以是一个故事,一种形象,一件艺术品,一种流行文化。更多的是指适合二次或多次改编开发的影视文学、游戏动漫等。在网络IP盛行的年代,大家纷纷拿来一个有流量、有数据的IP,然后进行影视剧本的改编。相应成功了很多的作品,例如《鬼吹灯》等,同时也死掉了一大批。
现在要想把IP改成剧本进行影视化操作有以下几个难点:1、大IP越来越少了,很多真正的大IP都掌握在几家大公司手中。2、成本高,IP的价格居高不下,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这个都要算到影视公司的投入中,小说还要再加上后期编剧写剧本的投入。3、审查制度和题材受局限,很多网络小说原先在网络播出平台题材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很受青睐,但是网络视频协会加大对网络视频内容的审核,穿越剧、玄幻剧、盗墓题材、鬼怪题材、同性恋等题材纷纷受限制,所以网络文学的转化率也相对于低。4、编剧难找,编剧群体属于一个小众职业化群体,很多编剧不愿意改编他人的小说,说影视剧的成功往往会给小说作者套上光环,编剧往往背黑锅。
反向孵化IP,是说先有一个成熟的影视剧本,基本上就可以立项拍摄。由于剧本有一个好的故事核,可以和小说版权公司一起开发一个小说进行合作。通过付费和免费两种形式给影视项目做宣传。同时在影视上映的时候能带动平台的文学阅读流量。这样操作,即能控制影视项目风险,同时又能够双赢。
为什么要搭建剧本超市
解决行业信息不对称
影视行业是一个靠资源性比较严重的行业,影视行业的链条断裂严重,如果简单地分成项目、投资、制作、播出四大板块的化,目前影视行业也没有一家是垄断的。就对于影视行业的上游“项目”来说,核心部分就是编剧和剧本。
编剧的重要无可厚非,但是编剧属于个体化作业比较普遍,其环节又存在着诸多风险,人才流失严重,作品只能够靠朋友圈以及个人人脉进行运作,并未实现市场化运作;剧本的流产率相对较高,是一个高风险的环节,剧本的闲置资产比较严重,剧本超市预估有400亿影视项目闲置资产(根据2/8定律,每年播出的有20亿影视项目投入,未播出有80亿,写了为拍摄的有400亿)。
能够让这些闲置压箱底的剧本能够去渠道化地找到买家,减少剧本在整个环节中的“沉默时间”,能够让编剧更加信息透明化、让编剧经纪规范化,更容易找到他们进行委托创作,是剧本超市致力于发展的方向。
规模化、产业化运营内容
编剧的创作、剧本的生产一直以来都是个体化、作坊式工作。很多时候创作者强调自己的“工匠”精神。没错,创作的过程当然不能工业化、流水化进行,但是运作的过程和运营的过程需要工业化、流程化、规模化。例如:团队合作的配合,加入剧本医生、剧本围读、跟组编剧等等都是配合编剧在整个创作体系中迭代更新的产物。剧本超市委托创作部分总结了“剧本孵化器”模式:一、剧本的创意研发投资。二、剧本医生修改。三、包装推广,分析报告,整合资源。四、反向孵化IP。五、剧本精修,剧本围读等步骤。
从剧本售卖上,剧本超市每年筛选几千部影视作品,通过评估筛选出优质的剧本内容,代理到平台上,通过一系列的运营包装推广体系,输送到影视公司手中。成为影视公司的内容提供商。
影视要用服务的理念来运作
平台是搭建信息的桥梁,解决信息的不对称是平台的主要功能,但是服务才是平台的变现手段。例如淘宝解决了商家和用户的信息问题,于是通过各项服务手段如:借贷宝、支付宝、筛选服务等手段使其盈利。
剧本超市通过解决用户的痛点,解决中小影视公司的找项目难,找编剧难,找资源难的难点入手。例如:为影视公司进行第三方的项目评估、剧本评估,出具相对于客观和专业的评估报告;为影视公司、制片人等设计制作商业计划书,概念海报等;为影视公司提供剧本、委托创作、影视资源整合等服务;为影视公司提供融资FA服务等。
以往影视不是甲方既是乙方,现在有一家中介方和服务方来为他们解决资源性的问题和弥补他们的需求,是行业所需的。
借鉴FA的运作模式运作影视项目
从投资的概念来说,影视的剧本本身就是一种天使投资,所以剧本的投资开始,就意味着天使投资,国内90%以上的影视公司都属于项目开发公司,投资早期的剧本,码影视资源,然后进行后期的几轮融资。
所以影视公司的风险大多都是在开发项目上,运作天使投资的概念逻辑和投资技巧来运作剧本就能很容易规避风险。例如:把剧本卖掉,项目入股,或者融资自己制作,是三种天使投资的变现途径,但是往往影视公司只是单一地选择第三种方式。退出方式比较单一。
一个剧本嫁接影视资源后,就可以放大它的价值,然后去溢价出售。剧本本身不能完全构成项目,需要有制作班底、主演、播出平台,等等之后才能成为影视项目。所以一个剧本只是影视链条中的一个环节,需要商业计划书,需要有投资预算、需要有操盘团队、需要有退出之后的财务测算之后,资本和影视公司才能投资。
讲述影视项目需要两套语言体系。一套是对圈内人讲的内容以及艺术部分,一套是对资本讲的项目运作方式和投资回报等商业思路。所以一个好的制片人往往需要兼顾这两套“语言体系”和思路。
剧本超市以平台思路运作影视,积攒影视渠道资源,把资源分为:编剧、投资、导演、制片人、发行、宣传、播出平台、商务植入、演员经纪公司、卡司、副导演等。通过为影视剧寻找投资抽取佣金的方式,为影视项目提供融资服务;为一些影视项目提供影视资源嫁接服务,和专业的评估和引导。
研究与学习
剧本超市通过团队多年深入行业潜心研究,把握行业痛点,方向定在了影视内容的平台化运营上。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运作模式。分别借鉴了“演员经纪”“O2O模式”“钉钉OA管理系统”“BOSS直聘”“恩美路演”“剧本黑名单”“美国CAA经纪公司”“影视众筹”“链家模式”“淘宝模式”“克顿大数据”“云莱坞”“版权拍卖”等多种业务模式和产品。
目前剧本超市的工具有:剧本超市订阅号、官方网站、编剧直聘APP、影视项目路演平台小程序、剧本众筹小程序、剧本超市后台管理系统、剧本智能化评估软件、影视咖啡小程序、影视投资人俱乐部订阅号等。
目前剧本超市的产品与项目有:编剧经纪、剧本买卖、影视项目FA融资服务、老王帮你挑剧本、听听剧本、影视咨询早餐、《剧本堂》金牌编剧访谈节目、特约制片人合作计划、特约经纪人合作计划、剧本医生服务、剧本分析师服务、影视项目计划书、中国好编剧(编剧培训)等。
内容为王的重要性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影视剧的由来是由一个剧本先开始的。编剧是一部剧本的“母亲”一点不为过。著名编剧余飞说“编剧是替导演、演员、制片人淌出血路的那个人”。一部剧即使特效再炫酷、导演再有才能、演员演的再出色,没有一个好的剧本,也都是空中楼阁。不管是投资当道还是平台为王,不管是流量粉丝时代还是资本掌握话语权的时代,都离不开剧本和编剧这一核心。
剧本是上游,是源头,只有抓好了影视中最核心的部分才能掌握主动和话语权。没有剧本,就没有项目,后面的一切免谈。所以目前影视行业的各个环节公司纷纷布局内容和剧本,都希望能够抓这一核心。
内容“中心制”的预测
影视行业的格局和话语权一直在发展中变化。在2000年左右导演中心制盛行,导演掌握着剧组的话语权,从挑剧本到选演员都由导演说了算;后来是制片人中心制,引用好莱坞的经验和制片人对项目负责制;再后来是投资人中心制,很多投资人说了算,定哪个演员不定哪个演员,谁有钱谁有话语权;后来是发行和电视台中心制,以卖片的为准,选哪个卡司由电视台说了算;目前这几年是流量中心制,哪位卡司有流量,自带粉丝就选哪个演员,哪个IP有流量就选哪个IP。据我预测,在未来是编剧中心制和剧本中心制,因为目前有这样几种现象:大IP不一定能改编出好的影视作品,原创仍然占有影视市场绝大部分份额;平台、明星、好的导演只有看到好的剧本才会参与国家重视内容版权,加大对知识产权和内容的保护,原创作品会越来越珍贵;编剧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以编剧为核心,编剧参与监制影视项目的格局慢慢建立。
为什么要形成闭环的影视产业链
思想过程
这里我想谈一下我的思想过程:最开始,我一心想做垂直的产业模式,想深根一个行业,把一个领域做透了,做扎实了,做成行业内的领头羊,把行业这个细分领域做成顶尖的,这个本身并没有错。可是作为一个创业公司,研究和深根是需要花钱的,没有庞大的资金支持是无法在一个开始不赚钱的领域去打持久战的。投资公司不断地会问企业“如何赚钱”,也就是一个企业的“盈利模式”,大家知道有时候虽然做一件事很有意义,但是不一定赚钱,“赚钱”的公司不一定“值钱”,“值钱”的公司不一定“赚钱”。剧本超市就是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做中国最专业的“编剧经纪公司”和“剧本交易公司”。但是目前的变现就比较慢,抵不上一个影视制作公司一部戏进账好几千万。
有一次,一位业界的长者跟我说,如果你不能形成一个闭环的产业链模式,你的资源就会“流失”。于是我开始思考搭建了目前的剧本超市架构:第一环节:剧本超市,北京尚世星影(影视服务、资源整合)。第二环节:霍尔果斯鹤鸣东方制作公司(影视制作)第三环节:北京鹤鸣东方投资公司(影视投资)。第四个环节:北京鹤鸣东方科技公司(技术、版权)。
版权内容的搭建
剧本超市利用版权代理、成本低廉的投资剧本、剧本众筹等方式方法,囤积中国最多、最优质的影视“项目池”,筛选出优质的影视项目,嫁接各种影视资源,利用自身流程化模式策划、攥写项目计划书等包装方式,把“剧本”+“策划”+“资源”=优质的影视项目,通过FA融资,促使项目快速成交。
制作资源的吸纳和整合
公司吸纳众多著名导演资源、众多制作资源、演员卡司、众多播出平台以及其他影视资源,例如:以入股的方式、特约制片人合作计划等多种合作方式,进行项目和制作的嫁接。建立“制作资源池”。
投资的布局
以投资人俱乐部的方式,粘合对影视投资感兴趣的个人、基金、公司。囤积众多LP资源,为后续成立基金做准备。建立“资金池”。
影视投资的一些新鲜玩法
运作影视项目要像运作一个公司一样
很多投资影视的人想着,我把钱投进去,等到播出上映了,或者院线播放了,才能知道我到底是赢还是赔。其实目前影视项目的运作,和做一个公司是一样的,里面可以有退出机制、有溢价机制、有多股东参与、主控、参投、债券、股权、天使、A轮、B轮等操作模式。所以只要“产品”是靠谱的,是可以通过多种投资形式规避风险的。而且做一个影视项目要把眼光放长远,对于该项目的衍生价值、操盘团队都要以做公司的思路和方式来做。
赛道原理
投资上讲,投某一匹马,不如投某个赛道。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外行的资本在影视圈打一杆子,输了就灰头丧气走了,这样在影视行业永远赚不到钱。而持续在影视行业投资的人,才有可能赢。影视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由于各方面原因,影视行业的高风险也决定着它有高回报。
例如A公司出200万+B资本公司800万,共1000万成立资金池。双方认同,A做劣后级资金,B做优先级资金,由于A是业内影视公司,所以A有决定1000万的投资决策权。A公司把1000万分别投资到5个项目上。以200万一部投资网大为例。赌五部影片的概率。
杠杆原理
一部网大需要200万投资,A公司邀请C、D公司一起参与投资与制作。C公司是宣发公司、D公司是其他投资公司。A公司投资40%,控股该项目,其他人出资60%,A公司就可以用1000万的资金池资金投资至少12部影片。
目前A公司实际出资200万,投资并且主控了12部影片,然后赌这12部网大影片的赔率。
自己承制中控制预算
假设一部影片实际制作费需要200万,在做预算的时候,要多做出一部分来,有风险控制金和不可预计的费用。行业内的资源比如导演、演员、剧本费、制片人费等等也要多做出一些预算来。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只要制作方严格把控预算,省下来的就是制作方的利润。所以如果制作方投资40%,拿到承制权,等于是前期垫资拍摄。可以降低和减少投资风险。
他人合作的溢价玩法
如果一个合作方B和A合作,例如需要200万的制作成本,A和B协商,天使轮给B公司30%的投资,即60万。B在签订剧本、演员、导演等主创部门后要溢价至50%即300万,然后出让给C,50%股份。此时该项目在300万的盘值下。C持有50%股份,A持有30%原始股,B持有资源股20%。B将自己的20%股份质押在A名下,待该项目回够投资款项后,B才按等比例回款。假设该项目300万制作赔了一半,只收回150万,A+B股份=75万,A公司还是赚钱的。所以A的投资风险性极小。
债券和股权搭配
由于影视行业的版权属于无形资产,很多资本不敢给影视做债券抵押和债券投资。
其实如果一部戏,如果A公司投资这部戏,并且B制作公司信誉良好,债券的投资比例合理,是可以规避风险的。例如一部戏债券投资30%以内都是可控的。以版权做抵押,以B制作公司做担保。
对于操盘公司来说债券融资相对于比较快,如果在项目上很有信心盈利。可以做债券和股权的搭配融资,这样到后期的时候溢价更有优势,投资风险可以降低。
基金投资影视遇到的误区
首先投资影视的基金需要分清投资类型和投资策略。比如院线、电视剧、网剧、网大。投资“剧”和投资“影”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电视剧”、“网剧”本质上是toB端的项目,也就是说如果有平台购买,项目就相对于稳妥。“电影”“网大”是toC端的项目,是要靠老百姓一张一张票和一点点几率来盈利的。比较依赖内容和营销。
搞清楚本质后,就要选择是早期进入还是后期进入投资,也就是说在哪个轮哪个估值进入。(这个时候就要专业对项目的评判,有时候很好的项目前期估值很低,这个就需要依靠专业的评估团队和业内的经验。)
后期跟进的投资,就要接受溢价、利润少、话语权少等现状,同时换来了周期短、风险小、团队以及项目比较明朗,对于资金需求比较大的项目和需求稳妥的影视基金比较适用。
有些基金也可以做投跑道式的:投早期,利润高,话语权主动权大,自己操盘可溢价规避风险,在不同的轮退出等操作模式。
影视投资的真正意义就在与抓项目,通过资源变现,通过不同轮的退出规避风险。越是早期的项目,越有较高的利润,在伴随着风险的同时,只要懂得商业运作规律,包装项目,让项目科学化地运作,就能安全变现。一个影视项目的操盘团队至关重要,不靠谱的大多是在忽悠。所以国内靠谱的运作团队成为了稀缺资源。
输了项目,赢了公司
我们继续拿上面的数字和案例来举例。A公司出资200万,运作了近3000万的项目,项目资金绝大多数进入到A公司的账户上,公司账面每年有3000万以上的流水,还有一笔可观的利润。A公司还持有12部影视作品的40%以上的版权。一个影视公司是以版权和无形资产作为估值和作价的。以公司每年1000万盈利,资本行业7倍-8倍的PE估值,A公司已经有8000万的估值。
剧本超市在前行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的发展方向,清晰的战略战术和打法。不断学习研究各个行业先进理念和运作模式,借鉴到影视行业内容的开发和运作中。我们不但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成功案例,还要有扎实的理论研究来支撑我们走得更远。愿剧本超市的小伙伴们,我们一起在开拓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激情昂扬地走在行业首位。
作者:剧本超市CEO王鹤鸣
出品:剧本超市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