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我基本上不用人家催自己主动更博,我觉得自己是个优秀博主
关注胡歌:被360°无死角折磨
在各家媒体娱乐头条充满各种明星大小事件时,胡歌,不闹绯闻不炒新闻的男星,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作为国内一线明星,他并不是不具备“吸引”跟拍的能力,但在拍戏和配合宣传的时间之外,他竟然能长期保持“蒸发”状态。在远离大众视线一段时间后,胡歌又交出了傲娇的成绩单:每场八小时的《如梦之梦》,他一年之内先后参与北京、乌镇、上海、台北、深圳、新加坡的巡演。全程沪语接演了白先勇的《永远的尹雪艳》。近期,胡歌以新作《四十九日祭》回到观众视线,在“消失”与“备受关注”之间不断走动,他淡然地表示话剧、电视剧都需要演员:“这方面,我还好吧,就看自己的定位了。我对自己的定位是演员,这个身份让我觉得挺踏实、挺实在的。”
不当帅哥当硬汉
出演电视剧《仙剑奇侠传》、《少年杨家将》等——这是胡歌在微博的自我认证,演员前连“著名”两个字都不加,简直“不上道”。以《仙剑奇侠传》一炮而红的胡歌,至今都是当年整整一代少女们心中的“逍遥哥哥”, “偶像只是一个过程,我不可能永远当偶像啊。”都说“三十而立”,在正式迈入三十岁门槛之后,胡歌的转型之路开始了。一部《生活启示录》,让观众看到原来神话剧里不食人间烟火的胡歌,也能跟大龄剩女谈一场“接地气”的恋爱;一部《四十九日祭》不仅让“脏帅”这个词成为新的男神识别标准,更让“偶像”胡歌瞬间散发不同与往常的“硬汉”魅力。
在南京大屠杀75周年来临之际,电视剧《四十九日祭》成为荧屏热门电视剧。演员胡歌的“惊涛骇浪”也在不动声色地进行,他成了宣誓“城在我在”的“铁血”教官,哪怕战斗到最后、只剩自己一个,他仍会毫不犹豫地跟敌人展开厮杀。剧中,那个满脸炮灰、军装脏得发亮的“糙汉”是他,那个在雨中为美人起舞、在一份无因无果的暧昧中奉献柔情的“情种”也是他。胡歌透露,自己内心一直有军人情结,这令他接演这个角色颇有帮助年轻人解读这段历史的责任感。“我们很多年轻人对历史并不是太了解,包括我自己,如果不是接演这部戏,很多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我都并不清楚,这是不应该的。”
首次拍戏被“折磨”
《四十九日祭》从这部电视剧的内容就能首先感受到其中的悲痛。在拍戏时,胡歌也被“虐”得不行,他说,真是“360°无死角”的折磨。《四十九日祭》开拍前,他在翻阅资料时,内心的压抑就随之而来。“开拍以后,因为张黎导演对场景、道具一切细节要求都非常高,再加上片场的气氛,好像真的是在屠杀现场,那种感觉太难受了。”而在拍摄时,又正值盛夏拍冬天戏,穿着厚棉衣抱着重武器的胡歌,一天拍下来整个人都险些虚脱。尽管这个严肃的主题饱含压抑、痛苦,但《四十九日祭》更多让胡歌看到“活下去”的希望。“包括我在里面的角色戴涛,他并不是大家印象中那种很刻板的军人,他有正常人的情感。他和赵玉墨在剧中有并不多的交集,但是在那种情况下,就显得特别温情、特别珍贵。”戴涛这个角色最终牺牲了,他的牺牲正是胡歌所说的“生的希望”。“他的牺牲让教堂里的所有人燃起了生的希望——他是为我们死的,我们更得好好活——就是这种想法。”
贵阳晚报:近两年是不是在刻意转型,从偶像派改做实力派?新人越来越多,娱乐圈也在低龄化,作为“大叔”会不会有危机感?
胡歌:什么样的年龄做什么样的事,偶像只是一个过程,我不可能永远做偶像的。不过还好,我现在还是比较帅的,偶像剧也当然还能演。“实力派”这个词我其实并不是太认同,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演员。演员的本分就是把戏演好、能挑战很多种角色,我一直在努力成为一个好演员。说实话没什么感觉,毕竟艺人的出道年龄越来越小了,我这个年纪可不得叫“叔”。经常有人问我新人辈出我会不会有危机感,我没有,捯饬捯饬我觉得我还是偶像。
贵阳晚报:为什么又突然接了一部玄幻剧《琅琊榜》?(记者对玄幻有误解吧 哈哈哈!!!!!)以前没有过这类作品吧?
胡歌:嗯,这是我的战略战术。我真的觉得“戏路”这个概念其实挺玄幻的,也许我现在的状态就适合拍一部古装片,为什么不拍呢?当然,也许过一段时间我又觉得自己挺适合拍一部正剧,这种事没那么纠结。不管是古装剧、都市剧还是历史正剧,把自己该做的做好、尽到一个演员的本分,就可以了。
贵阳晚报:经常喜欢在微博跟粉丝互动?
胡歌:嗯,这算是我的一个爱好吧,在这个时代,跟粉丝互动差不多快成了一个演员职业道德的一种,粉丝都想知道你的动态。所以,我基本上不用人家催,自己主动更博,我觉得自己是个优秀博主。
贵阳晚报:除了拍戏和宣传之外,平时很少见到你的消息,空闲时你一般都会做些什么?
胡歌:在平时生活中,我就是普通人胡歌,跟其他人没什么不一样。作为演员,一定会丧失掉一部分私生活,这是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的。但私下,我还是希望能跟自己演员的身份割裂开,尽可能地去享受普通人胡歌这个身份。
发布于: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