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6511
本报记者
王 汇 护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
3月底的一天,你像往常一样刷着朋友圈,忽然一句“达拉崩吧斑得贝迪卜多比鲁翁”映入了你的眼帘。
好奇的你点开B站想一探究竟,发现这首名为《达拉崩吧》的神曲正位居榜首。青年歌手周深在《歌手·当打之年》的舞台上一人分饰多角,驾驭各种声线,此后多日霸榜前十。而其原版由B站知名音乐人ilem创作,由虚拟歌手洛天依、言和演唱,发布于2017年3月25日,迄今已有超过900万的播放量。对于周深又一次“打破次元壁”的举动,网友们这样评价:“一开口就是老二次元了。”
五四青年节,你看到名为《后浪》的视频。在何冰谈到“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时,B站2020年跨年晚会中洛天依和琵琶演奏家方锦龙同台表演《茉莉花》的画面一闪而过。而在5月17日,浙江卫视《天赐的声音》巅峰歌会中,洛天依与张韶涵、白举纲再度“跨界合作”,分别演绎全新的《芒种》《万古生香》两首歌曲,登上B站热搜。洛天依表示,出道差不多八年,“有很多音乐人为我创作了差不多超过一万首歌曲”,令现场的人们惊叹不已。
△张韶涵和洛天依共同演唱《芒种》视频截图
虚拟歌手在当下已经不算小众,很多年轻人在听到“洛天依”或“初音未来”的名字时,多少会有些熟悉感。不过,许多人并不了解“虚拟歌手”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他们是如何诞生的?他们是怎样歌唱的,唱过什么歌曲?来自“二次元”的他们,又是怎样逐步走入了大众视野?
诞生
人们熟悉的虚拟歌手,多来自“VOCALOID家族”。VOCALOID是一个人造词,是由vocal (歌唱的,声音的)与后缀-oid (似…的,…状的)组合而来,意指“能唱歌的东西”。这是日本Yamaha公司自主开发的一款电子歌声合成软件,输入音符和歌词,就可以合成贴近人类声音的歌声。
实现VOCALOID的运行,需要编辑器和声库两个部分。编辑器是用于输入和编辑人声以进行音乐合成的基本工具,目前已经推出第五代VOCALOID。声库 (音源)则是通过采集不同人类的声音标本制作成的歌声资料库,不同声库的音色各有千秋。
一位虚拟歌手的“诞生”,通常由各代理公司以VOCALOID语音合成引擎为基础,进行 制作和发售:制作方寻找合适的配音演员或歌手,按照特定方式完成各音节的录制,制作出测试声库,经过测试、修复,最终发行正式声库。同一歌手可以先后发行不同版本和语言的声库,如洛天依同时拥有V3,V4的中文声库和V4的日文声库。
虚拟歌手的一大特色是鲜明的人物设定,包括角色形象、标准造型 (公式服)、代表色 (应援色)、年龄、性格等,具有典型的“二次元”属性。V家女性角色居多,常被称作“虚拟歌姬”,其中“歌姬”一词源于日语,是女性歌星的一种统称。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音乐软件公司ZERO-G Limited 于2004年发行的英文声库Leon、Lola和MIRIAM作为世界上最初的三款VOCALOID产品,均没有专门的角色人设。这三位虚拟歌手如今并不为多数人所知,但正是他们开启了VOCALOID音乐的时代。
不过,让VOCALOID成为一种潮流的国度却是日本。2004年,日本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拥有人物形象的虚拟歌手MEIKO,借此将VOCALOID和二次元文化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其中,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当属日本Crypton Future Media公司发售的“初音未来” (Miku),于2007年8月“出道”。
△知名度较高的几位日文虚拟歌手形象:从左到右依次为MEIKO、巡音流歌、初音未来、镜音铃、镜音连、KAITO
此时VOCALOID文化逐渐开始进入中国。初音的洗脑神曲《甩葱歌》火遍大江南北,人们感受到了这位葱绿双马尾少女的巨大魅力。“搬运工”们将N站 (niconico动画,日本的弹幕视频网站)的优秀作品搬运到国内,VOCALOID作为一种亚文化也在中国萌出了新芽。
2011年底,上海禾念公司发起了“VOCALOLD CHINA PROJECT”人设征集活动,历经一个半月的征集后,从上千份投稿中筛选出几份,由画师以此为基础进行重绘。2012年3月,禾念最终公布了五个人物形象的定稿。他们有着不同的应援色,被V家爱好者们称为“五色战队”。
△VOCALOID CHINA(VC)“五色战队”公式服形象:从左到右依次为墨清弦、徵羽摩柯、洛天依、乐正绫、乐正龙牙
2012年7月12日,世界上第一个VOCALOID中文声库和虚拟形象“洛天依”正式发行,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洛天依由配音演员山新提供音源,灰发绿瞳,头顶飞仙髻 (一种始于汉代的古代女子发型),发饰碧玉,腰坠中国结,是一位天然呆而温柔细致的十五岁少女。其重要属性是“吃货”,被称为“世界第一吃货殿下”。
历经六年时间,五位歌手声库的录制和发行才全部完成。在此期间出现的歌手还有2014年禾念发行的言和, “五维介质”之一的星尘,来自中国台湾的心华、上海望乘代理的章楚楚和悦成。他们共同组成了中文V家的“大家庭”。
迄今为止,VOCALOID家族已拥有90余位虚拟歌手,语言覆盖日文、英文、中文、韩文和西班牙文。
当然,人声模拟演唱的技术在当今时代并不稀奇,只是V家的知名度较高。较出名的还有2008年发布的歌声合成工具UTAU (U家)。它是一个开源软件,可以使用自己或他人的声音自行制作声库,并共享给他人使用,V家声库则不能由个人进行制作。
UTAU开发的最初目的是支援“鬼畜”作品中“人力VOCALOID”的制作。人力VOCALOID指鬼畜作品中通过调音,让现实人物或“非专业歌手”的角色歌唱,实际上与V家并无关联,只是制作方式与VOCALOID类似而得名。不少公众人物也因此在B站鬼畜区占有了一席之地。当然,基于现实人物的声音开发制作的音源,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虚拟歌手”;UTAU是实现人力VOCALOID的一种工具,但并非唯一方式。
此外,正式发行于2018年底的Synthesizer V引擎 (简称SV),由国人在日本研发,在音色方面很有优势,壮大了虚拟歌手的队伍。中文方面现已有艾可和五维介质旗下的苍穹、赤羽、海伊、诗岸等歌手。此外,还有MUTA、袅袅虚拟歌手等国内自行研发的引擎。
歌唱
B站的音乐区有专门的VOCALOID・UTAU版块,这里是虚拟歌手爱好者们的重要的活动阵地,其中不乏优秀的原创音乐人。该版块中,使用VOCALOID等制作歌曲并上传视频的人,称为“P主”,有时会在昵称后加上字母“P”表明身份,即“producer”。他们使用某一声库在编辑器中输入音符和歌词,并调节相关参数,以此实现演唱的过程被称为“调校”,也作调教或调音。
完成最基本的调校、让虚拟歌手唱出歌曲,难度并不算大。用户先确定一首歌的节奏和调式,然后画出音符条,手动输入或整体导入歌词拼音。如果没有曲谱,需要进行逐字句“扒谱” (耳扒),这个过程考验着用户的乐感和耐心。
△VOCALOID 4编辑器界面示例
但是,仅仅通过输入音符和歌词得到的歌唱,只是机械的、不带感情色彩的电子音。而调节参数的过程,才真正地为虚拟歌手“注入灵魂”。
对于单个音符的表达,可以进行音高、强度和颤音的控制。整个音轨可调节的参数总共十余种,如VEL (速度)、DYN (动态)、GEN (性别值)、OPE (开口度)、PIT (滑音)等,另外还能在适当的位置添加呼吸音。这一过程十分考验调校水平,因此不少优秀作品也被称为“良调校”甚至“神调校”。此外,使用特殊的调校方法还可以实现“语调校”,即让原本只能唱出音符的虚拟歌手实现“说话”的功能。
一首优秀的调校作品,精髓不仅仅在于“无限接近人声”的真实感,更在于能唱出独一无二的风格。同样一位歌手,由于词和曲风的差异,通过调校,可以唱得大气磅礴,也可以柔软缠绵;可以帅气也可以可爱;可以充满古典韵味,也可以饱含未来幻想感。例如,2019年闹闹投稿的《老街北》中洛天依唱出了现代都市生活的气息,而2015年COP投稿的《回音》中洛天依则唱出了孤独失落、略带哽咽的效果。
△《老街北》PV截图
虚拟歌手的魅力在于其极强的可塑性和可创造性。不论是声音还是角色形象,都可以在基本人设的基础上进行自由发挥。正如禾念董事长曹璞接受采访时表示:“你想让天依唱什么歌,天依就可以为你唱什么歌;你想让你的天依变成什么样,天依就可以为你变成什么样。”
多元创作
对于一部人声合成软件,“调校”是其核心功能。但纵观一首原创曲的创作过程,“调校”只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完整的歌曲制作包含作词、作曲、编曲 (不少P主现使用电子编曲软件完成创作,如FL studio)、调校、歌曲后期,而高质量的PV (promotion video,指包含乐曲的宣传影像作品)也能为作品增色添彩。完成这一系列工作的任务量通常较大,国内许多音乐团队也应运而生,影响力较大的有咏吟轩、踏云社、幻茶会等。团队内部往往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在数年间接连创作了许多高质量的原创作品。
中文V家诞生初期,许多较有名的歌曲来自翻唱或者二次填词,如《小鸡哔哔》 (初音《甩葱歌》填词)、《天朝理科生战歌》 (初音《千本樱》填词)。与此同时,原创音乐的浪潮也开始涌现,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视频网站上获得播放量 (也称“再生数”)超过十万的人声合成作品称为“殿堂曲”,超过百万称为“传说曲”,超过千万则称为“神话曲”。早期V家中文曲能获得几千的播放量就相当了不起,而随着受众规模的持续扩大,达成这些目标不再是稀罕事。
据二次元领域百科网站“萌娘百科”最新统计,上传至B站的中文V家曲中,已有1381首殿堂曲 (包含传说曲)和77首传说曲,且原创曲居多。点开这些歌曲的PV,可以看到满屏 “殿堂贺电”“传说贺电”的弹幕。对于接近殿堂或传说要求的作品,观众们则纷纷进行“助攻”。
△2016年P主纯白投稿《白石溪》的开头弹幕,迄今播放量已达89.3万
目前,达成“传说曲”成就速度最快的,是由洛天依演唱、litterzy投稿的2020年B站拜年祭单曲《万古生香》,发布后仅16小时14分钟,播放量就达到了100万。攻气十足的声线、歌曲包含的丰富历史典故和华丽大气的PV,都是该作品的优势所在。
△《万古生香》PV截图,描绘了中国历史上的十二位传奇女性
迄今为止的唯一“神话曲”是ilem创作的《普通disco 》,历经将近5年时间,于2020年2月19日达成。此外《达拉崩吧》和2016年拜年祭单曲《九九八十一》的B站播放量也已经破900万。有趣的是,与圈内普遍讲究唯美的二次元画风不同,ilem的作品因PV简单、内容有趣、曲风魔性而特立独行,也因此迅速火遍整个B站,被称为“教主”。ilem目前已经拥有20余首传说曲,其作品长期霸占VOCALOID排行榜前列。
从创作风格来看,虚拟歌手领域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
浓郁的中国风是虚拟歌手作品的一类重要风格。洛天依姓名含义为“华风夏韵,洛水天依”,乐正兄妹的姓氏为古时一复姓;公式服造型也包含了大量中国风元素,赋予了他们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为古风及国风音乐领域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注定中文V家自开始就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在此类作品中,歌手们通常身着中国风格的服饰,讲述着古代历史、神话传说、良辰美景,以及江湖、爱情等主题的古风逸事。最出名的是自2015年开始每年拜年祭的V家单曲,从三国到西游,从神话人物到治水史,从金庸笔下的武侠群像到杰出女性群像……中国风作品的热度大涨,与当前“传统文化复兴”的社会潮流相符合。
△《千年食谱颂》PV截图;该曲发布于洛天依“出道”后的第二天,唱出了其“吃货”属性和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是中文V家早期代表作之一
而在现代风格的中文原创曲中,一方面是典型的二次元幻想风格,常在作品中讲述一个虚构故事,也就是“叙事曲”;另一方面则是创作者将个人思想融入作品中,借助虚拟歌手来抒发情绪,表达态度。同时,也有许多借助虚拟歌手来演唱的流行风格歌曲,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歌曲,以及包括ilem作品在内的搞笑神曲、吐槽曲、“梗曲”等等。
当然,P主们的许多作品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例如,同是咏吟轩的成员,JUSF周存在一段时间内主打暗黑风格的作品,并加入了“悲剧美学”元素;Sya则把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和日常生活含蓄地写进了作品中,甚至有一次在B站评论区打趣称“拔颗牙便写了首歌。”
除了各自独立的单曲外,系列曲的创作也受到了普遍欢迎。一类系列曲整体上是一个故事,构建了某种世界观,每首歌彼此联系并隐含大量细节。日文V家圈较出名的如《阳炎project》系列曲,后来被改编成动画《目隐都市的演绎者》。而在中文V家圈,知名度较高的如DELA、雨狸等创作的妄想症系列,集悬疑、解密与精神病症多种元素为一体,每首歌讲述一种类型的妄想症;纯白的中华少女系列,每首歌为“五行少女”中一位人物的角色歌;COP的世末歌者系列 (包括上文提到的《回音》)则呈现出不同的世界线等等。
另一类系列曲在内容上彼此独立,但拥有共同的主题。如忘川风华录国风音乐企划中,每首写了一或两位著名历史人物的故事,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以及桑葚上的猴子创作的节气物语系列等。
△左:中华少女系列专辑封面;右:忘川风华录最新单曲《木兰行》封面,由SV歌手苍穹演唱,听众惊叹“以为是真人唱的”
从受众特征来看,不论是创作者还是一般听众,都呈现出年轻化的特征。目前圈内创作主体多为90后 (也不乏95后),爱好者则以90后、00后为主要队伍。有些P主自洛天依“诞生”开始就尝试创作,其中不少是“年少成名”。例如,2012年,COP开始活跃于V家圈,那时她刚刚初三毕业;同年,17岁的纯白投稿了《唱给雅音宫羽》,成为中文V家早期代表作之一;2015年,还在读高二的桑葚上的猴子创作了他的第一首作品。
在圈子不断扩大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爱好者也开始学习调校、创作,成为该领域的新生力量。某一近2000人的VOCALOID创作交流群的成员分布显示,00后占比达到了52%。可以说,虚拟歌手歌曲创作是网络时代真正“属于年轻人”的亚文化。
“出圈”
近年来,虚拟歌手的产生与发展中,也经历了与主流文化碰撞、融合的过程,并逐渐走入了大众视野。
在国内,2016年是“打破次元壁”的关键一年。湖南卫视的跨年晚会上,李宇春表演了《普通disco》,实现了中文V家的第一次“出圈”;同年小年夜春晚上,杨钰莹与洛天依同台演唱同为ilem创作的《花儿纳吉》。但在当时,“二次元”和“三次元”两个圈子的人们难以相互理解,并由此产生了争论。部分V家粉丝认为现实改编和真人演唱没有原曲好听、不希望其走向大众化;部分明星粉丝难以接受虚拟歌手的电子音,不太认可二次元的事物,甚至流传着洛天依“假唱、吸毒”的梗。但更多观众持有的是支持、接纳的态度,迎接“破壁时代”的到来。
ilem在此之前曾说:“愿我有生之年得见VC穿越次元障壁,响彻每一个三次元的角落。”
幸运的是,在这短短几年时间内,虚拟歌手已一步步“出圈”了。如洛天依和许嵩共同演唱《深夜书店》,在央视《经典咏流传》中和京剧名家王珮瑜演唱《但愿人长久》等。由于洛天依诞生较早、人气较高,每年都会有数次“跨界”合作的机会。
△Vsinger Live 2017 洛天依全息演唱会现场,许嵩和洛天依共同演唱《深夜书店》
目前,虚拟歌手的登台演唱大多采用AR (增强现实)技术,现场的表演者及观众并不能直接看到他们,只有通过两旁的屏幕及视频才能看到。这也是在大型舞台 (如央视春晚)中常采用的“黑科技”。而另一种技术是全息投影,在现场就可以看到真实与虚拟交互的过程,但由于实际应用过程较复杂,通常在虚拟歌手的专门表演和演唱会中才使用。而角色的形象、动作方面,则是由技术人员事先进行专业建模。
官方媒体也注意到了虚拟歌手的魅力,如共青团中央联合多位创作者策划了讲述大国崛起的2017中国制造日主题曲《天行健》和讲述中国建筑发明的祖国70周年献礼曲《地势坤》等作品。此外,虚拟歌手还陆续“代言”了多种产品,除了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外,还带来了较大的商业价值。
以上种种因素都推动了虚拟歌手“出圈”的过程,让他们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热爱
虚拟歌手和虚拟偶像并不完全等同。虚拟偶像更偏向于是一个独立的虚拟个体,由其运营团队推出演出、专辑、写真等丰富的偶像活动。而对于虚拟歌手而言,运营方本身推出角色歌曲、举办大型演唱会时,虚拟歌手和爱好者的关系类似偶像与粉丝;但他们更主要的作用仍然是拥有无限种可能的同人创作,正如开头提到的数以万计的歌曲,以及大量绘画作品、同人小说等——毕竟,虚拟歌手的实质,其实是有着外在人物形象的音乐制作软件。
对于创作者而言,虚拟歌手一项重要的存在意义便是有力地支持自己的音乐创作。与使用软件进行编曲类似,他们不必亲自或找人演唱,而是通过技术手段就能够实现不同音色、效果的演唱,并且音域较广、节奏较自由,超越了人声的限制。虚拟歌手的出现,为更多怀揣音乐梦想的人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正如星尘声库的简介中写道: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一颗渴望创作的心,每个人都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创作者。她承载着创作者们的梦想而诞生,给予了渴望创作的你去踏出第一步的勇气。
而对于一般观众而言,他们“粉”的不仅是虚拟歌手的歌声和形象本身,而且在于对创作者本身的认可和支持,并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P主在创造内容的时候,将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投射在作品中,被听众接受并产生共鸣,这又鼓励他们进一步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许多观众也纷纷加入到创作的队伍中,带来了更多的优质作品。
可以说,虚拟歌手在当今时代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基于这种特定的符号,爱好者们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圈子”,将无意识的情感取向和价值取向融入其中,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形成了较为广泛的群体认同。
不论歌声从哪个次元传来,不变的都是对音乐、对创作的热爱。
参考资料
[1] 宋志悦.专题|创造洛天依.清华大学清新时报,2018.12.01.
[2] 李墨馨,霍一荻.人声音乐技术的发展与虚拟歌手的传播社会影响[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4):246-247.
[3] 缪滢岚,翟华镕.自我投射的歌者——“洛天依”词曲内容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3):63-64.
[4] 《萌娘百科》 (https://zh.moegirl.org/)VOCALOID,LEON,洛天依,星尘,歌声合成工具UTAU,VOCALOID中文殿堂曲,VOCALOID中文传说曲词条。
封面图为Haku白设计,TID绘制的作品
图片来自网络,图2为同人作品
微信编辑|孙乐怡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