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私密视频刷屏 疑因平台员工泄露 引用户隐私安全争议
关注10月30日,有两位明星的亲密短视频突然被爆出,鉴于这两人此前关系颇受争议,当即成为了当天轰动全网的爆炸性新闻。
网友们一拥而上大吃其瓜,“一只眼”意外的没有被挤爆,反倒是某短视频平台遭了殃。视频流出后不久,网络有传言称,上述视频是在当事人的草稿箱中,系平台员工通过后台下载下来传到社交网络,质疑平台侵犯用户隐私。
随后视频男主角亦发文质问,为什么去年在某视频平台上拍的视频,没有任何外传的前提下,会被放出来,还没有logo?
从下图可以看到,当事人质问内容被各大媒体报道后,还是引发了不少关注。但相对于“万宝璐”事件在全网百万级的信息量,“草稿箱疑似内容泄露”的这点水花似乎有点微不足道。
然而,舆情无小事,流言蜚语最伤人。研究近一周涉事视频平台在网络上的情绪变化可以发现,在30日下午至晚间,对该平台的负面情绪尤其是“恶”情绪暴涨,这一时间段刚好对应了“草稿箱疑似内容泄露”舆情爆发期。
针对网络传言、当事人质问,平台方快速的进行了回应,称该传言不实,草稿视频不会上传到运营审核后台,所以运营审核后台没有任何草稿视频,不存在员工从后台下载草稿箱里传视频的可能。其他情况还在继续核实。31日,该平台的情绪分布趋势接近事发前几天。
“万宝璐”视频疑似草稿箱泄露,平台方被质疑员工滥用职权泄露用户隐私,换个角度来说,就是公众在质疑该公司管理不到位、员工缺乏职业道德、不尊重和保护用户隐私,让人难以信任。在“不给权限就不给用”的大环境下,相对于平台方,用户始终是弱势群体,不少网友都感到“可怕”“恐怖”“细思恐极”。
近年来,互联网公司泄露或过度使用用户隐私的新闻时有爆出,引发舆论痛批、讨伐。“草稿箱疑似内容泄露”事件网络情绪以负面为主。目前,各大APP几乎都有存草稿箱或类似的功能,微信有文件传输助手,微博也有草稿箱,由此引发人们对于整个互联网企业关于“隐私”“安全”“底线”的思考。为此,微博CEO还特地回应“晕,我们不上传啊……你拿俩手机测试一下就知道了啊!”
11月起,一批法律法规开始施行,其中就有关于用户隐私的内容,“网络平台泄露用户通信内容五百条以上可入罪”。 相关制度正在完善,望能震慑“罪恶之手”。
最后赠送两条关于隐私保护的建议:
@傻蛋搜索:建议大家把一些拍摄类APP设置为同步保存在本地,而不保存在草稿箱,这样可以大概率减少隐私外流的几率。
@tombkeeper:任何信息,只要放到网上,就要假设在某一天会被所有人知道——不管是在“绝不泄露用户隐私”的网站填写个人信息,还是往自己的邮箱、网盘里存数据。不想让人知道的,别放在网上;特别不想让人知道的,别输入电脑。
发布于: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