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综艺出道,虚拟偶像的最新养成路径?
文|ACGx
真人秀,已经成为当代年轻观众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国内综艺界却暗暗兴起了一股“假人秀”风潮。
9月23日,爱奇艺虚拟偶像选秀综艺《跨次元新星》发布会召开。无独有偶,近日网络上也出现了“江苏卫视与B站合作节目《2050》,采用‘明星嘉宾+虚拟偶像’的模式进行选秀”的传言。虎牙直播在本月初公布了“虚拟歌手百万buff出道计划”,依据直播PK结果给予主播资源扶持。综艺《虚拟人成材计划》正在B站播出,试图探索“虚拟偶像练习生”的互动养成。
虚拟偶像衍生出的角色经济令各大平台相继入局,虚拟偶像纷纷出道,挖掘潜在受众、拓展市场成为其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下新兴的虚拟偶像,开始尝试与竞演、直播、真人秀相结合,二次元与三次元的碰撞,将得出怎样的结果?
虚拟偶像在中国:新潮却小众
虚拟偶像,是以绘画、动画、3DCG等形式制作,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偶像活动的虚拟人物形象。若要谈起国内的虚拟偶像,注定离不开虚拟歌手洛天依。
如今,洛天依开始直播带货、跨界代言、出席人工智能大会与李佳琦对话,还登上各大卫视表演节目。但作为一名虚拟歌手,洛天依的“主要业务”仍然是唱歌。她的歌曲大多来自用户原创内容,创作者购买相应的音乐模拟合成软件、选择相应声库,就能输出由洛天依演唱的歌曲。与之类似的虚拟歌手还有乐正绫、言和、夏语遥、余袅袅、嫣汐、泠鸢等。
事实上,虚拟歌手仅仅是虚拟偶像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主要活动类型划分,大致还可以分为偶像化运营的“ACG作品、偶像企划角色”,以及“虚拟主播/UP主”。
国产动漫《狐妖小红娘》中的涂山苏苏,曾以虚拟偶像的身份登上卫视春晚。像游戏《阴阳师》的山兔、《王者荣耀》的无限王者团等,也通过贯通线上线下的多样内容,展现角色个性与才艺。而像《战斗吧歌姬》这样的虚拟偶像企划,则加入了应援环节,让粉丝来影响虚拟偶像的成长轨迹。
不同于基于软件、声库诞生的“虚拟歌手”,也有别于自带IP加成的“ACG作品、偶像企划角色”,“虚拟主播/UP主”们通过直播、视频投稿,同样吸粉无数。
“人工智障”绊爱、“假酒少女”辉夜月、被广泛用作表情包的神乐七奈、将“awsl”大范围传播的白上吹雪,还有由蔡明担任“中之人”的菜菜子Nanako,她们的视频和直播,涵盖游戏、音乐、生活、情感等多个方面。这些虚拟主播/UP主,会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并根据评价讨论进行内容调整,给予观众“与虚拟人物真实交流”的感受。
二次元产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各类虚拟偶像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相比起三次元的真实偶像而言,虚拟偶像们有着天然优势——他们可塑性强,能永远保持完美人设,翻车风险极低。
但这一系列特质,却也不能让这些虚拟偶像一直保持“无敌”状态,虚拟偶像在国内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在国内,虚拟偶像产业链的完整度和成熟度仍有待提升。由于虚拟偶像受众有限,新兴虚拟偶像很难迅速打开知名度。虚拟偶像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艺人经纪公司、视频平台、游戏厂牌纷纷入局,海外虚拟偶像也在努力进军中国市场。最重要的是,虚拟偶像的成名无法一蹴而就,是对技术水平、平台资源、运营技巧及内容把控能力的长期考验。
而因成本、变现等系列问题,在国内真正打开知名度、极具商业价值的虚拟偶像屈指可数。为了能从小众走向繁荣,虚拟偶像们开启了拥抱大众的破圈之旅。
当小众文化走向大众审美
随着互联网消费群体向Z世代转移,“二次元文化”逐渐成为拉近视频平台与年轻用户距离的一大切口。
国内各大视频平台都曾尝试推出“二次元综艺”,这些二次元浓度拉满的综艺节目,最终效果却不尽如人意。ACG爱好者虽为节目重要的目标受众,却对节目类型、内容质量、受邀嘉宾均提出较高要求。而囿于兴趣圈层,普通观众又难以对动漫、游戏、宅舞、Cosplay产生共鸣。因此过去“二次元文化+三次元综艺”的内容,未能找到合适契机,为观众所接受。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同样属于二次元文化的虚拟偶像,该如何进入大众视野?目前看来,按照三次元综艺节目的思路,“保留真人选秀、娱乐竞演综艺的竞争内核,聚焦小众细分市场”的做法,或许值得一试。毕竟最近几年,不少致力于发掘小众文化的垂类综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17年,吴亦凡在《中国有嘻哈》的一句“你有freestyle吗”,令街头文化融入大众娱乐生活,也让GAI、艾福杰尼、Jony J等选手人气飙升;湖南卫视《声临其境》,使得越来越多观众注意到站在幕后的配音演员;优酷《这!就是街舞》再次展现街头文化的魅力;爱奇艺《乐队的夏天》,让更多人关注到新裤子、五条人等风格独特的优秀乐队……
垂类节目的制作、营销思路,与普通综艺无异,都是以明星嘉宾带动粉丝关注,凭借节目效果营造话题,提升讨论度。此外极具网感的叙事剪辑,对选手群像的刻画,更容易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这些聚焦小众领域的垂类综艺,不仅具备造星能力,还能助推小众文化成为新的潮流。
基于文娱市场对小众文化的关注,借鉴其他垂类网综的成功经验,再加上VR、动作捕捉、3D实时渲染等技术发展,二次元虚拟偶像或许同样能从三次元网综中找到突破口。
虚拟偶像能否复制真人明星的成名路径?
早在2015年,鱼果文化的虚拟偶像“零”,就参加了PPTV的选秀节目《一唱成名》,以全息投影的形式在舞台上翻唱经典歌曲。但在当时,国内观众对虚拟偶像的认知十分有限,零也面对诸如“口型对不上”、“眼睛无神”的质疑。
2017年,哇唧唧哇旗下虚拟偶像荷兹登上《明日之子》舞台。荷兹首次登场只播出了PV,后来随技术调整,节目实现了荷兹与观众嘉宾的即时互动,通过大屏幕呈现出最终合成影像,但穿模、反应迟缓、歌曲质量平庸等问题也成为荷兹的几大槽点。
这场比赛中,荷兹淘汰掉许多实力选手、晋级全国八强,可是种种迹象表明,许多选手、嘉宾以及观众眼里,荷兹的存在并不讨喜——同台选手会在微博吐槽这是一场人类与科技的战争;导师和嘉宾投票给荷兹对手时,现场会传来观众的欢呼声;导师薛之谦因荷兹摔话筒离场的事件引发节目黑箱争议,网友们围绕“虚拟偶像参与真人选秀是否公平”的话题展开激烈讨论……
不论《一唱成名》还是《明日之子》,真实选手与虚拟偶像之间的“人机大战”,导致赛制相关的话题度远远高于内容本身。另外受制于市场环境、技术水平等因素,也让零和荷兹没能成功冲破次元壁的束缚。
经过几年发展,如今的综艺市场已悄然发生改变。用户体量持续扩大,观众对二次元文化的接受能力进一步增强。平台正积极探索网络综艺题材的多样性,同时在制作、运营、技术层面亦有明显提升。
或许正因为如此,最近兴起的二次元虚拟偶像综艺,显得更为大胆。
爱奇艺《跨次元新星》,直接为虚拟偶像们搭建竞技平台。30多位虚拟选手,将在三位明星的带领下进行比拼,选出胜者。借助明星光环,节目天然具备一定话题性与关注度。相比以往“人机大战”,《跨次元新星》的赛制更加公平,新鲜的“假人秀”形式,或许能吸引到一波心生好奇的年轻观众。
为新兴虚拟偶像专门打造综艺节目,其实与传统路径成长起来的二次元的虚拟偶像一样,重点在于经营和贩卖人设。
基于合成软件、声库的虚拟偶像,人设来源于音乐创作者,虚拟主播、虚拟UP主的人设由运营公司决定。而选秀节目的形式,为虚拟偶像的发展带来更多不确定性,观众们几乎能零门槛投入节目,决定角色个性以及“出道”命运。增强参与感的同时,也能够为粉丝们带来更为理想的交互体验,见证虚拟偶像的成长。
不仅仅是选秀,虚拟偶像们正通过不同的造星路径,走近大众娱乐生活。
爱奇艺致力于将虚拟乐队Rich Boom的成员,打造成“多栖艺人”,实现高频曝光。成员们“跑通告”、“接代言”,登上综艺《青春有你2》《乐队的夏天2》舞台表演,还担任《我是唱作人》的“虚拟主持人”。
而虚拟影业旗下的虚拟鹤追,则以“虚拟演员”的身份出道,被赋予丰富的经历:她曾“出演”《超神学院》系列作品、参加“选美”直播、接受记者采访,未来还将“参演”网络大电影《长剑风云》,加入虚拟偶像女团企划《D608》。
唱歌、跳舞、主持、演戏、接受采访……虚拟偶像业务范围正逐渐向三次元偶像明星靠拢。小鬼王琳凯也在《跨次元新星》的发布会中坦言,担心偶像明星会被虚拟偶像取代。
不过,若现在就开始展望“二次元文化+三次元造星”模式的前景,可能还为时尚早。
例如于8月在B站开播、每月更新一期的综艺《虚拟人成材计划》,就邀请UP主实时评论,见证虚拟人物从“废柴”到“偶像”的养成之路。除了参与B站网综,这些虚拟人物还是漫画《要有光》的主角,他们也如真实偶像一般,发布单曲、投稿视频,在微博“营业”。
虽然国内虚拟偶像的出品方已经开始尝试“破圈”,但虚拟角色们的影响范围,仍旧局限于特定兴趣圈层的用户。B站作为一个虚拟偶像聚集,且用户接受度较高的平台,近两千名观众只为《虚拟人成材计划》打出了4.7的评分。即便该综艺沿用真人秀模式,且在人物建模、动作、微表情方面均有进步,不少观众仍然认为节目“不明所以”、“略显尴尬”。
由此可见,“二次元文化+三次元造星”的综艺节目,形式虽新,却也并非内容出圈的万能秘籍。新兴虚拟偶像若想找准市场定位、为更多观众所接受,还需不断进行探索。至于未来即将开播的跨界综艺究竟成果如何,只有经历市场检验后,才能够得出最终答案了。
网址:选秀综艺出道,虚拟偶像的最新养成路径? https://mxgxt.com/news/view/219457
相关内容
“偶像做什么由我决定!”——中国虚拟偶像选秀透视从“偶像养成”到“偶像速成” 选秀综艺如何避免竭泽而渔
选秀变轨,偶像迷路
从“偶像养成”到“偶像速成” 选秀综艺如何避免竭泽而渔——中国青年网
出道即解散!国产选秀综艺为何难出偶像天团?
虚拟人、数字人、虚拟偶像……一文看懂数字虚拟人的定义与分类
虚拟偶像类综艺节目的内容生产策略——以《2060》为例
“制造”虚拟偶像 ——基于粉丝与虚拟偶像互动关系的考察
虚拟偶像翻车?
偶像“品控”有问题、选秀综艺模式不行,《青你》后偶像产业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