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迪

发布时间:2024-12-16 09:59

伍迪-艾伦私生活的真相与舆论

往好里说,伍迪-艾伦最多是一位清白但傲慢而冷漠的人;最坏的估计,他是性侵自己女儿的禽兽,还将当事人绵延二十年的痛苦转嫁给她的母亲。

2014年,对美国著名导演伍迪-艾伦而言,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

在1月12日由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举办的金球奖典礼上,伍迪被授予终身成就奖。可就在同一时间,伍迪的儿子罗兰-法罗在推特上公开发难,提及当年伍迪-艾伦被控猥亵自己的养女一事。此后,众多直接和间接的当事人都参与进来,双方申明与反申明不断,观众作为看客,在被各种信息轰炸的同时,也不由自主地加入讨论,最终将一件二十年前的旧事,演变成2014年北美文艺圈的头等八卦。

在探讨本次事件发酵过程之前,有必要简要回顾一下作为源头的历史:从1980年开始,伍迪-艾伦开始与女演员米亚-法罗保持浪漫关系,但直到他们90年代初正式分开,两人都没登记结婚。在与伍迪发生关系前,米亚与前夫生育了三个子女,同时收养了三个,后来成为伍迪-艾伦妻子的宋宜,正是米亚与前夫收养的子女之一。在米亚与伍迪保持情人关系期间,两人生育有一个儿子罗兰,此外又收养了一男一女,而这位收养的女孩迪伦-法罗,就是伍迪涉嫌猥亵的对象。

从1992年8月迪伦的儿子向有关机构报告可能存在虐待事件,到伍迪同月向纽约高等法院申请对他与米亚共同生养的三个子女的监护权,再到康纳迪克州检察官声称有“很可能的”证据定罪伍迪、但同时为避免对迪伦造成进一步伤害而不提起诉讼,以及1993年和1994年纽约高等法院一审及上诉庭两次判决伍迪监护权案败诉,最后伍迪对康纳迪克州检察官提起违纪诉讼,但于1997年6月被驳回,这中间围绕可能的威胁事件,控辩双方的纠葛长达五年。

这当中,媒体一直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们不仅全程跟踪报道,还对直接及间接当事人进行了地毯式的挖料报道。时隔十五年,此事再度进入公众视野,还是媒体在推波助澜。

媒体的态度

早在金球奖风波前的2013年10月,《名利场》杂志刊登了一篇对米亚-法罗及子女现状的报道,内含成年的迪伦首次接受采访谈当年事件。而真正让现阶段争论走向白热化的,是专题片《记录伍迪-艾伦》的导演罗伯特-韦德1月27日在网络资讯平台TheDailyBeast发表的长文,罗列诸多“事实”以证明米亚对伍迪猥亵迪伦的指控是可笑而荒谬的。

2014年2月1日,伍迪-艾伦的养女迪伦选择在《纽约时报》的网络专栏中,由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代为发表公开信,不仅坚持当年被伍迪侵犯的说法,还首次公布了其中“细节”,一时间舆论大哗。随着伍迪本人于2月7日在《纽约时报》发表自己的公开回应,以及之后迪伦通过《好莱坞报道》更迅捷的反驳,所有关注此事的媒体和公众,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站队,事实却更迷糊了。

在事件引发首轮风波的1992至1997年,互联网还不是很发达,传统纸媒是追踪报道的主力。从涵盖控辩双方的观点来看,他们当时的报道,基本上还是不偏不倚。比如说《纽约时报》在事件最高潮的1992-1993年间的报道,对双方的正、负面新闻都有覆盖。在当前新一轮报道中,《纽约时报》也在极力保持中立。在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发布迪伦的公开信之后,《纽约时报》发表编辑申明,在认可尼古拉斯有表达内容的自由的同时,质疑发布倾向性过强的单方面言辞的合理性。也许正是出于“矫枉过正”的考虑,《纽约时报》之后选择了发表伍迪-艾伦同样是单方面的声明。

与《纽约时报》的做法相仿,其他老牌媒体也选择了尽量客观的报道方式,比如《华盛顿邮报》,基本上只是援引其他来源的报道而不作自己的评论;此外,为帮助新时代读者理清思路,该报唯一的自主报道,不过是回顾了整个事件的时间线。与伍迪-艾伦有着长久合作关系的《纽约客》,在尽量收集控辩双方的支持言论的同时,非常小心翼翼地透露出“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态度。

但还是有些传统媒体很旗帜鲜明地站了队。比如说,在事件当年和今次讨论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的《名利场》杂志,从其报道内容来看,就一直是站在米亚及迪伦一方,至少旗下记者莫瑞恩-奥斯是如此,她在1992年11月发表的长篇报道《米亚的故事》,以及前文提及的2013年11月的专题稿件《妈妈咪呀》,都通过采访详实呈现了米亚及迪伦一方对伍迪-艾伦的指控。在此次争论中,面对伍迪一方“报道不公”的责难,莫瑞恩还在网上公布了《伍迪-艾伦涉嫌性侵犯的10条无法否认的证据》,在力证自己的报道并无偏向性的同时,对包括韦德在内的支持伍迪一方的言论一一反击。

英国的《卫报》同样态度鲜明,不过,他们的报道是支持伍迪-艾伦的。在迈克-沃夫写的这篇专栏文章中,不仅声援了韦德对伍迪的辩护,还将矛头对准了《纽约时报》的尼古拉斯,质疑对方只不过用迪伦的案例来推进自己为让米亚成为世界级的明星活动家、以及哄抬罗兰-法罗新进媒体事业的公关行为;说白了,《卫报》明示米亚一方不过是在借当年事件炒作自己,不值得信任。

如果说《卫报》的激烈态度在传统媒体算少见的话,兴盛的网络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的口吻方面,则多数摒弃了圆滑,并隐隐形成对传统媒体权威的挑战之势。比如说,近年在网络社区影响力很大的郝芬顿邮报(TheHuffingtonPost),在报道此事件时没有人云亦云,而是直接挖出了1993年6月7日纽约高等法院一审判决伍迪-艾伦对养子女监护权案败诉的法庭文件,来说明支持伍迪一方在援引具体证据时有误导公众的嫌疑。如果说这一举动不足以说明该媒体的倾向的话,接下来在伍迪-艾伦通过《纽约时报》发表公开回应之后,郝芬顿邮报干脆逐段分析、评论了伍迪的回应,并得出非常直白强硬的结论:“往好里说,伍迪-艾伦最多是一位清白但傲慢而冷漠的人;最坏的估计,他是性侵自己女儿的禽兽,还将当事人绵延二十年的痛苦转嫁给她的母亲。”

与郝芬顿邮报同样持坚定的“反伍迪”立场的,还有网络文艺杂志Slate,该网高级编辑杰西卡-温特于1月17日和2月4日两次发文,炮轰伍迪-艾伦及其支持者。在第一篇文章中,杰西卡梳理了伍迪方的主要论点并一一反驳,其结论部分更认为整个好莱坞都被伍迪的盛名及过往合作关系所“绑架”,以至于选择“眼不见心为净”的鸵鸟政策。而在第二篇文章中,杰西卡抨击了伍迪最有力的支持者韦德,称后者不仅与伍迪有直接利益关系而无法中立客观,韦德提出的所谓“有力证据”,也不过是经过一番粉饰的对米亚的人身攻击而已。

网址:伍迪 https://mxgxt.com/news/view/215452

相关内容

伍迪•艾伦性丑闻与流行文化中的“厌女症”
美媒:巨星伍迪艾伦和米娅法罗女儿之间猥亵丑闻衍生厌女症
伍佰 强有力的回应 伍佰
伍佰老师真的没有回应过吗,那我这一周到底在做什么呢 伍佰 叶珂 伍佰
伍佰:演唱了大半生,头一回有人形容我“不正经”, 伍佰
演唱会现场玩梗回应“走进珂学”叶珂 伍佰叶珂 伍佰
目前队伍战绩来到0-3,组内赛以来队伍状态不佳…
伍珂玥
伍赓找十刑决战 子羽:这全是他抓来告诉,伍赓瞬间秒懂
伍佰:谢邀,40%微唱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