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瞭望】明星密集“开唱”,演出经济“复苏即狂热”
今年3月以来,各地逐渐恢复了对涉外营业性演出的受理和审批,低迷了几年的演出市场全面回暖。
据艾媒咨询近日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演唱会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受疫情影响,2020—2022年,演出市场遭到不小的冲击。随着疫情的消散以及国民文娱需求、旅游需求的复苏,2023年,演出市场迎来爆发窗口期,其规模呈指数级增长。有人用5个字来形容线下演出市场,“复苏即狂热”。
演唱会成为消费支出重要组成部分
《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演出市场规模为243.60亿元,较2021年减少92.25亿元。随着全国经济的复苏,2023年,中国演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03.46亿元,预计2026年将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明星演唱会按下“重启键”,成为市场回暖的引擎。据不完全统计,周杰伦、林俊杰、五月天、李荣浩、张韶涵、张杰、许巍、刘若英、任贤齐、汪峰等知名歌手相继官宣举办(巡回)演唱会,叠加迷笛、草莓、咪豆等户外音乐节扎堆上线,线下音乐演出频掀热浪,相关演出项目覆盖全国40余座城市,包括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成都、武汉、杭州、南京等新一线城市,并向佛山、洛阳、泉州等二三线非省会城市延伸。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简报》,截至今年5月,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近9万场,票房超110亿元。其中,仅五一期间(4月29日—5月3日),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15.19亿元,同比增长962.2%;观众人数达865.49万人次,同比增长333.2%,已恢复且超过疫情前水平。
《2023年上半年微博热搜趋势报告》显示,“演唱会”成为上半年微博热搜词中包含最多的关键词第二名。同时,据艾媒商情舆情数据监测系统显示,2023年,中国演唱会相关话题讨论度最高的是周杰伦,其次为五月天。对于1—7月热门演唱会进行的微信指数统计显示,讨论热度最高的明星为华晨宇、薛之谦,其次是周杰伦、五月天。其中,微信指数达峰日期集中在5—7月。
对于未来观看演唱会意愿表示一般的受众比例达到43.8%,其中,36.4%的受众表示演唱会消费将趋于冷静。对此,《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演唱会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不属于完全常规的状态,其消费主要来自于存量的集中释放,演艺经济出现“报复性”反弹。之后,演唱会消费将趋于冷静,但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疫情期间,演唱会市场受到很大限制。随着防控措施优化,观众观演需求上升,前期积压的项目集中释放,加之政府对文化演出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主体活跃度持续提高,多种有利因素为演唱会市场的复苏和发展提供了保障。”Co-Found智库文化行业研究负责人于玫表示。
跨城观演成常态,短途旅游市场升温
“演唱会的举办对旅游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为‘文’和‘旅’本身就是互相融合的业态。”周末酒店度假平台上海浩颐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合伙人、首席营销官郭为文说。他分析,首先,资源独特的线下演唱会能带动人的移动,粉丝可以为了一个明星从天南海北赶赴现场。其次,能够带动当地的吃住消费。
在经济发展和文化消费升级的推动下,演出经济的辐射效应持续放大。调研显示,跨城观演成为主要消费趋势,演唱会经济正在与旅游资源、网络表演、夜间经济、数字产品、商业空间等形成更多元化的融合业态。
据中演协调研,五一期间大型演出项目的跨城购票观演人数占比超过总人次的50%。按照综合带动指数初步测算,5天假期内,仅音乐节和演唱会项目带动演出票房之外的交通、食宿等综合消费规模超过12亿元。
艾媒商情舆情数据监测系统显示,中国演唱会的热度指数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变化。7月之后,演唱会的相关话题热度呈现迅速增长。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暑期的到来,让演唱会市场迎来“旺季”,产业升至高温。
跨城观演的新生态背后,是巨大的旅游消费潜力与提振消费的可能。有关统计显示,7月初,周杰伦在海口连开4场演唱会,15.46万人次的观众中近四成为省外观众,带动海口全市4天实现旅游收入9.76亿元。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潘燕对此表示:“被文化活动牵引,或将成为旅游业的3.0业态。”
在演唱会举办城市方面,仍以一线城市为主,并逐渐向二三四线城市延伸。今年上半年,上海、广州、北京和武汉的大型演唱会场次最多,占比接近总量的四成。《报告》分析,经济发达城市拥有庞大的本地客源市场和旅游客源市场以及强大的消费能力,演唱会的成功举办拉动了城市夜间经济的繁荣。
调研显示,有56.7%的受访者受喜爱明星的驱动从而观看演唱会,同时个人消费能力的恢复(48.1%)以及外出的驱动(47.7%)亦是受众观看演唱会的重要原因。从观看方式来看,有61.9%的受访者选择与朋友一起观看,其次是与家人(56.3%)或与恋人(41.6%)一起观看。在观众参与演唱会过程中,产生的额外消费集中在住宿(61.3%)、餐饮(68.7%)、交通(69.7%)三方面。
“在外出驱动及多人出行的驱动下,‘演唱会+文旅’成为年度消费热点。跨城观演将推动短期旅行的发展,推动短途旅游市场升温。”《报告》称。
溢出效应成倍叠加
演唱会直接拉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发展,包括上游策划执行方、演员、场馆,中游音响、灯光、舞台,以及下游宣传推广、艺人经纪、门票管理、安保等。今年以来,不少产业相关的厂家获得可观的收益。这不仅能够促进配套产业发展,也能够带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受益于演出市场景气度回升,舞台灯光设备头部企业浩洋股份的业绩呈现增势。其近日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9亿元,同比增加24.16%;实现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加27.12%。其在财报中透露,营收增长主要源于演艺设备市场需求的增加。
演唱会这类场景对于LED屏的精度需求较高,LED屏的价格也会很高,至少6000元/平方米以上。主营LED显示屏的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202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99亿元,同比增长4.21%;实现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长81.33%。洲明科技方面表示,舞台显示是公司持续服务的领域之一,演出市场的回暖和增长让公司受益。除洲明科技外,雷曼光电、联建光电等公司均表示,目前都接到演艺LED的业务。
舞台必离不开灯光。有灯光设备的厂商表示,今年以来,公司有部分产品售卖给演唱会等演出承办方。在演出设备这一块,有明显的上行迹象,相比去年同期约提升了10%—20%。
市场趋热的同时,必然会吸引上市公司的目光。锋尚文化集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透露,公司正在积极拓展商业演出领域,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承揽营业性演出项目。
当下,市场对于演唱会热度的持续性十分关注。艾媒咨询创始人&CEO张毅表示:“目前来看,消费者对于演唱会的需求已经和之前不一样了。首先是社交属性更强,很多年轻人已经将一起看演唱会当作一种社交手段。其次,是对现场音效品质的要求,希望得到比线上更高质量的音乐体验。”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建议,发展演唱会经济,还可以从购票、出行、住宿、餐饮等环节进一步优化,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包括引入智能化的票务系统、提供与票务系统绑定的公共交通优惠、利用移动应用和虚拟现实技术为观众提供更多的互动体验等。
此外,在明星扎堆演唱、官方渠道“一票难求”的情况下,各社交平台上出现“二手票”和“加价票”,大量“黄牛”又涌现了出来。对此,有专家建议,各地政府和企业在合理规划下,应加以有效的管理及跟进。
网址:【趋势瞭望】明星密集“开唱”,演出经济“复苏即狂热” https://mxgxt.com/news/view/213107
相关内容
偶像经济催生“集资热” 明星演唱会背后的“饭圈”狂欢周深演唱会点燃文旅经济,消费狂潮超3亿的背后
五月天陷“假唱风波”,演出经济火热又现乱象
“瞭望评”,期待大众“评论员”
网红经济引领消费趋势
Taylor Swift全球巡演背后的演唱会经济:行走的GDP
网红经济商业模式及趋势研究报告.pdf
南宁演唱会井喷:明星阵容震撼,追星消费成热潮!
从霉霉到TFBOYS,超级明星演唱会的亿元狂欢
“零星几个”到明星“扎堆”,济南演唱会经济何以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