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嘉兴运河遗产记游》(二)
二、分水墩、落帆亭、三塔
离开长虹桥,我们的汽车沿着运河进入嘉兴市区,首先看到的是运河上的嘉兴分水墩,分水墩是位于大运河和嘉兴秀水交汇处的一座小岛。
分水墩
分水墩面积约2850平方米,远处看去它好似千年运河中的一条木船。据嘉兴文联赵峰主任介绍,分水墩在明清以前就有了,是开浚城河时有意留下的土堆,它对于减缓大运河的急流有一定作用,是古运河上的一种水利设施。明清时这里曾是一个热闹的蔬菜果品集散地,这种水上农产品交易方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它反映了大运河给国计民生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经济利益。
落帆亭
接着我们来到了嘉兴运河边的落帆亭,赵主任介绍,古代嘉兴城北的运河上有一座闸门叫杉青闸。运河上南来北往的船舶不断,樯帆如林,商旅与游人停靠,闸口成为繁华热闹的集市。由于船经闸门必须落帆才能驶过,后来有人在闸西侧建造了一座亭,这个亭子是一个标志物,远远的船看到这个亭子就知道该落帆了。因此得名落帆亭。北宋神宗熙宁年初(1068)曾经重修。以后历经战火毁圯,清光绪六年(1875)再建。由于亭修建在河闸堰上,它成为过往商旅特别是文人墨客的游乐休憩处所。明代文人李肇亨留下“柳枝沙岸夕阳边,依归帆樯卷暮烟”的诗句。我们看到的这处园子是嘉兴城投集团重建的,里面还没有布展,因此可看的地方不多。落帆亭四周长的树太多,亭子也不显得突出,照片拍出来并不美。陪同的嘉兴文联赵主任带我们来到一块墓碑前,说这叫羞墓,据说是朱买臣前妻的墓。从墓碑记上我们了解到,朱买臣是汉代的书生,他一心苦读圣贤书,日子过得太艰辛。妻子不愿与他过苦日子,离开了他。后来靠献计汉武帝他发迹了,当了会稽太守。一次妻子碰到他,想与他复合,但被他羞辱了一番,于是羞愧难当,自缢而亡。这个故事被写入了小说,而且被排成多种戏剧。这本是一个很好的旅游资源,但并没有能处理好,只有一块庞大的墓碑竖在那里,观赏性有待提高。
三塔
再往前走,我们来到了运河边的嘉兴三塔。三塔初建于唐代。据《嘉禾志》记载:此处有白龙潭,水深流急,行舟过此多沉溺,人们推测“潭中有白龙兴风作浪,于是运土填潭,建三塔以镇之。”唐季僧行云,运土填潭,建塔三座以“镇潭中白龙”。据介绍,三塔均为九层砖塔,中间一座稍高,约15米,塔内无梯可攀,每层壁嵌铁制浮雕佛像,饰白、黑、红三色。历史上三塔是一座富有传统建筑风格的砖塔,造型美观,观之赏心悦目,足以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科学和艺术上的聪明智慧。现存的塔是2000年重建,工艺并不太精美,但三座塔沿着运河边一字排开,远处看还是不错的。我们因行程较紧,又遇到暴雨,因此并没有多加停留。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
网址:名作欣赏:《嘉兴运河遗产记游》(二) https://mxgxt.com/news/view/21275
相关内容
名作欣赏:《嘉兴运河遗产记游》(一)青海举办 “镜游青海”摄影作品欣赏活动
运河文化说丨郦波:诗意里的运河四“yun”
河北定兴:文化名家校园宣讲 非遗京绣薪火传承
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年:看布雕画里的“华家口夯土险工”
文化名人谈文化 | 单霁翔:河蜿蜒大地成“人”,人赓续文明如河
吉林白山: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探索振兴新途径
文化遗产日|去宛平剧院感受“非遗戏韵·游园会”
嘉兴,勾勒金庸一生的底色
过把手作瘾!二十种非遗产品集体亮相郑州惠济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