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尽头,是等待真正的“大咖”

发布时间:2024-12-16 00:49

  作者:周倩雯 何渊吟

  不愿意深耕节目质量,盲目追求短期效益,一味跟风,以不加拣选的方式将流量明星和熟面孔艺人“扒拉到篮子里就是菜”;某些频繁接综艺通告的明星演员,对于上综艺节目抱持着随意打发的态度,正如《新游记》某艺人直言:“刚好有档期,过来玩一下。”可以随意“玩一下”,当然也可以随意退出……眼下的综艺节目中此类问题屡屡出现,某些节目口碑更是急剧下滑,甚至出现了“综艺尽头是被骂?”这样的观众质问。

  综艺——综合多种艺术成分,歌舞、声乐、戏剧、影视与文学,各展所长;视觉与听觉,感官同享;娱乐性和知识性,共冶一炉。世界综艺领域享誉全球的经典佳作不胜枚举。而“综艺大咖”中的“咖”,本意也不是由资本钦定的大牌或顶流,而是具备专业才能的演员阵容。

  能够玩转综艺的实力“大咖”必然拥有全方位的艺术人文素养,不仅擅长台前的主持、表演,还能把控节目风格和制作要素。凭借一己之力成就个人综艺品牌的“大咖”,均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人生阅历,能够召集到气味相投的合作嘉宾和专业的制作团队,将综艺品牌长久地经营下去。且由于深谙综艺之“综”字诀,他们也能够触类旁通,大胆开创、融合全新的文化艺术主题或社会议题,无惧转型压力。已故美国美食旅行主持人安东尼·波登遍访世界各地,以各地美食为切入点,在各式各样的餐馆、饭桌和人们交谈,以最自然风趣的言谈对各地的人文历史娓娓道来,成就了名噪一时的节目《未知之旅》,至今仍让粉丝怀念。英国汽车综艺主持人杰瑞米·克拉克森近两年转型农场真人秀,拍摄了《克拉克森的农场》,随着该真人秀节目成功续订亚马逊,他更坐实了跨界全能型“综艺大咖”的名声。

  于是问题来了,国产综艺投资方在忽视节目原创力量的前提下,自然也就曲解了“综艺大咖”的定位。既然可以独当一面的实力“大咖”难以寻觅(也有可能难以驾驭),不如七拼八凑,招募“一揽子”明星进行组团。综艺界金牌导演严敏在其早期开创的《极限挑战》中,确实探索出了这一制胜之法。第一季至第四季的固定成员孙红雷、黄磊、黄渤、王迅、罗志祥、张艺兴形成了较为稳固且优秀的嘉宾团队。孙红雷、黄磊、黄渤这样的明星在他们的演员本行均有突出的成绩,他们的表演功底及个人魅力支撑起了这档真人秀节目的观众缘,但毕竟不能让专业演员把参加综艺节目当成主业来经营,因此这样的模式很难长久维系下去。而严敏导演的最新综艺《新游记》中,明显能看出明星嘉宾们的意兴阑珊和诚意不足,导演亲自上阵出镜,忙前忙后解释规则、鼓舞士气,让人颇感力不从心之态,队伍越来越不好带了,节目也自然越来越不好看了。导演纵然拿着韩国进口的综艺版权以及附带的游戏规则,倚靠着这群时不时上演“半路落跑”的明星,似乎连艺术作品基本的要求——完整性都难以做到,更不用提往后的发展了。

  再优秀的艺人也禁不起在数量繁多的综艺节目中“赶场式”表演。这可不是吃流水席般一抹嘴一抬腿,即兴表演外加户外体能比拼,还需考验艺人的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是否能支撑起频繁的跨界穿梭。宋丹丹成为综艺界的大忙人,始终重复着“大家长”式的人设,也终究遭到观众的吐槽。组团出征的德云社相声演员,在团综《德云斗笑社》中的表现,不仅无助于他们解决原有的创作力匮乏问题,反而暴露了作为舞台演员的他们并不适应纪实镜头前的表演。

  为了照顾明星们的体力和脑力,综艺制片方的一个折中之法是组建“明星观察室”。乍看之下似乎有一定道理:明星的人气会成为节目的“自来水”,粉丝会自发为节目转发评论;明星作为大众关注的对象,其人生故事和对生活的看法、价值观等都对观众有不小的吸引力。他们作为观察嘉宾,也能成为观众的代言人,提供某种沉浸式体验。但问题在于,有些年轻的流量明星空有颜值,在知识体系、人生阅历各方面均存在不足,他们对综艺节目未加研究、缺乏持续深入耕耘的兴趣和意愿,因此反倒成了节目的“鸡肋担当”。例如国内的一些恋爱综艺邀请的明星艺人、观察嘉宾中已婚或者有恋爱经验的占很少一部分,并且受制于身份,他们既无法分享恋爱故事,也不能从个人阅历出发提供有洞见的想法,只能夸张地做出并不贴切的反应。至于职场综艺、人文旅游综艺中的一些年轻明星嘉宾,他们表现出的生活常识、人文历史认知的匮乏程度,实在令人尴尬。所幸,一些综艺节目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例如《初入职场的我们》对明星在节目中的定位做了改变,其中的“法医季”取消了观察室,让明星回归演员本职工作,将明星与案件、职场结合起来,明星成了辅助素人嘉宾考核的非玩家角色(NPC)。然而,有些明星暴露出来的低文化水平依然给观众造成了不佳的观感——或许我们应该思考观众究竟需不需要那些装傻充愣、聊胜于无的“明星观察”。

  其实,当我们呼唤真正的“综艺大咖”时,是呼唤综艺界能够涌现一批演出、制作双肩挑,对自制节目有品牌维护责任的灵魂人物。横向比较世界电视节目制片领域,我国综艺界目前原创力尚有很大提升空间。艺人赶场、节目可持续性差这些问题其实都是不应该出现的。此外指望国外综艺版权“买买买”、坐等粉丝追捧流量明星迅速变现,或者后期剪辑巧妙操控“热搜”话题,均为饮鸩止渴之举。简而言之,不如多花些心思扶持专业综艺人,钻研内容与“咖”的相关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产综艺节目的产品格局和娱乐格调。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责编:刘冰雅 ]

网址:综艺尽头,是等待真正的“大咖” https://mxgxt.com/news/view/205094

相关内容

综艺咖
全明星综艺的寒冬,“综艺咖”们的黄金时代
节目有了综艺咖就一定好看吗?
综艺咖“复兴”明星带货
综艺节目收视率TOP10,《王牌》冠军,《大咖秀》未入围
综艺咖怎么了
做歌手是“独一份”,却抢当“综艺咖”,周深的远虑不止此
个案分析:听听“综艺咖”们自己怎么说?
大咖云集!最新综艺节目谁能胜出?
大话综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