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媛”,到美国网红,这条黑色产业链上3个迷惑套路,太丑了

发布时间:2024-12-16 00:45

近期,国内有个招聘平台对年轻一代开展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中国,年轻人最希望从事的职业已经成了视频博主。

在00后被调查的群体里,想当视频博主和电商主播的人,在职业意向里占比达到32.8%。

无巧不成书,在美国开展的类似调查里,美国的青少年群体对网红职业的向往程度,同样超过了其他职业。

现在网红这个职业可太热门了。

但网红这个职业,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么“真实、阳光”,这一行“水可深了”……

被曝光的“佛媛”就是个典型例子,她们在佛堂里,一边烧香打坐,一边展现自己曼妙的身材曲线,表面看着佛系,实际上还是在卖弄色相和炫耀财富。

没过多久,“佛媛”就被官媒点名批评了,接着好多平台也跟着进行整治。

在美国,就在大洋彼岸呢,像“佛媛”这种网红套路也是多得很。

今年,美国有个记者叫尼克·比尔,他专门针对网红做了一个“社会实验”。

比尔的摄制组发出了一个选秀征集令,在这个征集令里,他们向潜在的参与者提了个问题:“你想成名吗?”这就是实验的内容。

来报名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源源不断的。最终,制作团队从好几千个想出名的候选人里挑出了三个人。

他们打算把这三个没什么名气的普通人打造成“顶级网红”。

比尔顿最后挑出来的三个人,全都是洛杉矶来的没什么名气的人。

首先就是多米妮。

她是洛杉矶好多“兼职做演员和模特”的女孩子中的一个,事业发展得不顺当,不是演那种小成本的学生作品,就是在电影里当个龙套,比如说演个在箱子里的机器人这样的角色。

当然了,这点收入想生活那可差得远呢。于是,多米妮得在有空的时候去服装店打零工。

比尔顿团队在选中她之后,问多米妮更喜欢啥风格,多米妮回答说:“都行。”

所以呢,打从最开始,她就是这个实验最合适的对象。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能随便塑造她,她也不会太在乎别的东西——

只要能当上网红。

第二位来自亚利桑那州的黑人时装设计师克里斯就不一样了,他可是带着标签来的——

有个嘻哈潮男,打算创立属于自己的服装品牌呢,平常他可算得上是个健身达人。

他想做网红,是觉得自己适合干这个。他打算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才华和生活态度去影响粉丝,改变粉丝,最后引领粉丝。

克里斯在所有人里是最自信的,他说:“我都不觉得是我想出名,而是我就该出名。”

想法倒是不错,不过……在成为网红的道路上,绝大多数时候可能要的不是理想主义或者人格,而只是人设。

就说国内某个网红吧,她那些“耶斯莫拉”“猕猴桃”之类的话,还有直播中的表现,这里头真有理想主义吗?

所以,在摄制组看来,克里斯完全就是个不好管束的刺头。

第三个呢,是威利,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房地产助理。

他正使劲儿让自己融入洛杉矶那个“看重身材、竞争很激烈”的同性社群呢。

平常的时候,自己用一个手机,工作又得用另一个手机,来回倒腾,忙得晕头转向的。一会儿得跟老板还有客户交流,一会儿又得去给老板的车加油……

反正,就是个地位低下的打工人而已。

和多米妮、克里斯比起来,威利也许更像个“普通人”,辛苦打工,敏感又犹豫,还容易受人影响。

他表面上听团队决策的,可私下老是反复寻思这么做对不对,思想包袱可重了。

对威利来说,成为网红也特别难,毕竟多数网红得有“社交牛逼症”,不能是“社交恐惧症”。

人选确定下来以后,就正式依照网红产业链的模式去打造了。

这条黑色产业链一共分三步,有个相同点,那就是都得花钱。

第一步,团队开始进行包装,建立人设,改变形象。

多米妮长得好看,特别适合塑造那种我们经常能看到的精致博主形象,就是那种有钱又有闲的女性形象。

克里斯没有人设,健身、潮流、穿搭这些标签是他自带的。

威利呢,是那种整天应酬多得不得了,把酒店当成家,满世界到处跑的商业精英。摄制组给他订的酒店可不少呢。

第二步呢,就是内容生产。

网红得有规律地更新动态,这样才能经营人设,吸引粉丝。

团队想把多米妮和威利变成有钱人,就雇了专业摄影师,还花一天600美金租了带游泳池的大别墅。

是不是有以前“沪上名媛”那味儿了?

之后肯定得拍那种照片,看着像是毫不费力,就像天生就长得那么好看似的,其实拍照的时候都快把腰扭断了。拍完照片就发到社交平台上,最后还一定得带上五星级酒店的定位。

然后呢,将黄油切成小方块,再撒上些巧克力粉,这不就有点高级料理那味儿了嘛。

再开一瓶82年的苹果汁,把它伪装成香槟,摆个造型。

咔嚓,装一装,奢华生活就开始了。

自然,把马桶圈弄成飞机头等舱的样子,还有那所谓浸泡在玫瑰花瓣中的水疗盆,其实就是铺着玫瑰花瓣的小号儿童充气泳池,这都是常见的事儿。

反正都是假的,不然怎么能叫“黑色产业链”呢。

克里斯那块场地就比较好弄些,租个仓库来做私人健身房,购置各种健身器材,再安排一个摄影师拍拍就行了。

棒极了。

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购买粉丝和水军。

三位参与者原来的粉丝都没多少,也就几百或者一千来个,光靠自己用心拍照片就想走红,那可真是异想天开。

所以呢,朋友们,要是你们在公共平台上看到首页出现的视频什么的,其实很有可能是花钱买了推广的。

那些看起来像是偶然碰见的时刻,其实都是人家故意这么做的。

就这样,比尔顿开始花钱买粉丝了。

在国内,买粉丝这种事挺常见的,所以我们见怪不怪了。

但让皮哥最吃惊的是,比尔顿买的这个粉丝,不是僵尸粉,是黑客用盗来的真实用户资料做成的“傀儡程序”。

这些头像都是真人的,有简介,并且会主动去评论、互动呢。

这,也太高大上了吧。

价格不便宜呢,119块60分美金能买到7500个粉丝,点赞和评论可不含在内,得单独买。

不过,还是划算的。

看到这儿,我就忍不住去想那些明星网红收到的评论,是不是也……

不管怎么说,过了三个月以后,所有的事情就慢慢走上正轨了,网红孵化这个项目也快要看到初步的成果了。

这个成果主要体现在多米妮身上,她很有可塑性,乖巧听话,外貌和身材都很好,并且现在的消费主要是女性主导的。

这条黑色产业链也终于得到了“回报”——

多米妮开始收到各种各样品牌主动发来的私信邀约,还收到了大量品牌方寄来的样品跟礼物,也被邀请去参加活动了,就这样成功进入网红圈,收入也越来越高。

这网红啊,真的特别容易养成,赚的钱也实在是太多了。

然而,多米妮成为“小网红”之后才发觉,网红可不是像自己想象中那么容易当的。

就像中国那句老话说的:“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大家都知道,想当网红就得脸皮厚,毕竟各种各样的辱骂和人身攻击那都是家常便饭。

多米妮没所谓,可威利受不了。

这三个月里,他收到好多私信呢,私信里有不少陌生人来骚扰,还有各种各样的恶评。

威利这人原本就特别敏感,哪怕是家乡来的一个普通朋友质问他一下,他都会变得坐立不安,还会自我怀疑呢。

于是,他就着手把自己的账号设置成私人可见了。

过了一阵儿,他才把心态调整好,重新开放,还发了条动态。

威利发了动态之后,就一直坐在那儿不停地刷新网页,想看看有多少评论和点赞。

这种数据焦虑,和发了朋友圈之后的我们是不是很像呢?

克里斯的烦恼挺特别的——

假粉多得很呢,假照片真让人恶心。

假粉那些虚伪的评论,他受不了;在租来的假头等舱里拍照,他也受不了。

克里斯觉得,这所有的一切都特别可笑。

于是,他就一个劲儿地跟摄制组对着干,使足了劲儿开始删掉那些假粉和僵尸回复。

这种成名方式又虚伪又不正当,克里斯没法接受。

他说自己就像“石雕”,不能再二次塑形了。他还说多米妮像“黏土”,团队可以随便拿捏。

我们觉得克里斯更有人格魅力,他有故事,正能量满满,很真实,也很勇敢。

可在现实里呢,多米妮的粉丝数一个劲儿地涨,克里斯却还在素人和小网红这个状态里晃悠呢。

多米妮不但接到了大牌的推广,钱挣得越来越多,试镜也变得越来越顺利。

所以呢,在纪录片的最后就成功打造出了一个网红——

就“多米妮”这三个字,不知道是什么具体含义呢。如果这是一个人的名字,那没有更多的信息,也很难说更多的东西呀。如果是有特殊含义的名称,也不清楚它指的是什么方面的,是某个产品、某个地方,还是其他的呢?反正就“多米妮”这三个字而言,能给到的信息太少了。

现在,她都有30多万粉丝了,每天都会更新各种各样光鲜亮丽的“日常”。

可这些网红啊,他们当真有啥真本事吗?

这些所谓“有影响力”的人,他们被人仰慕可不是因为有啥技能或者才华,就只是个“广告载体”罢了。

就这么个广告载体,现在却能被小朋友和年轻人追捧,这网络时代真悲哀啊。

不只是多米妮这种小网红,纪录片还专门提到了一些有影响力的明星,他们全是靠买粉来快点登上社交媒体金字塔尖儿的。

而平台呢,对这种行为就睁只眼闭只眼的。毕竟,那些是假粉丝不假,可数据流量是实实在在的,赚到手的钱也是真的啊。

比尔把整个实验过程都记录下来,做成了纪录片《虚名》。

在纪录片的结尾处,一路不断加速发展的多米妮开始对“网红”的含义产生了质疑。

美国疫情爆发的时候,好多地方都封锁起来了,可那些网红还在发旅行照片呢。

这时候,多米妮开始意识到这一切都是假的,而且很刻意。

她想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实实在在地给人们带来点东西,快乐也行,鼓励也行,而不是一个劲儿地传播焦虑。

与此同时,纪录片在这个时候把画面切换到了一个充满不安氛围的蒙太奇画面:那些穿着设计师服装的儿童网红正在社交平台上摆姿势呢。

说实话,《虚名》这部纪录片真不咋出众,最多就像个小范围的社会调查。这片子没有深入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只是停留在描述现象上。

我们观众看完之后呢,就得自己好好思考思考了。是在网上跟着别人的想法走,还是坚守自己的想法呢?

这才是最要紧的事。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童云溪

没有得到授权的话,请不要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网址:从“佛媛”,到美国网红,这条黑色产业链上3个迷惑套路,太丑了 https://mxgxt.com/news/view/205034

相关内容

网红经济是一个怎样的产业链条?
网红背后的灰色产业链:网红经济的黑暗面与治理之道
“网红经济”崛起 如何发展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网红抖音明星微博动辄几十万,灰色流量产业链缔造神话!何时破?
“AI脱衣”围猎女网红 暗生产业链
网络“黑公关”背后的产业链
依兰叫响关东药都延伸产业“金链条” 北药全产业链产值达50亿
商洛市着力推进6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起底“饭圈”职业黑粉:“拉踩”“引战”有8个套路
蔓延到境外网站!“饭圈”灰色产业链六大真相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