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节目,不应“娱乐至上”
原标题:综艺节目,不应“娱乐至上”
来源:青岛宣传
这两天,某女歌手生前控诉一音乐综艺节目的录音在网上曝光。录音里,她哭诉自己在参加节目录制时遭遇的不公正待遇,引起网友极大愤慨。
一时间,涉事节目组被推上风口浪尖,节目母公司遭到网友集体声讨。
与此同时,多个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综艺节目的各种乱象——抄袭、注水、同质化、炒冷饭、格调低、靠炒作等,再次被关注、吐槽、批评。
综艺,虽是因“娱乐而生”,但不能摈弃公平、真实和品质一味“娱乐至上”。
一
综艺节目是一种综合多种艺术形式并带有娱乐性的电视节目,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和成熟的产业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综艺快速兴起,受到越来越多网友的欢迎。
打开视频平台,各类综艺让人眼花缭乱:体育竞技、户外求生、生活体验、偶像选拔、恋爱观察、室内游戏、头脑比拼、职业体验……几乎任何群体都能找到对应自己兴趣点的综艺类型。
种类繁多的综艺节目
百花丛中,杂草伴生。一些品质不高的综艺类节目也正是在这股风潮中生出“野蛮”的乱象。
“跟风”模仿。某个综艺节目火了,“同款产品”便会随即应运而生。比如《向往的生活》吸睛,几个类似的慢综艺便迅速步其后尘,内容、形式雷同,给观众带来审美疲劳。
喜欢“炒作”。“恶意剪辑”成为一些综艺节目的标配,把本没有的冲突依靠剪辑制造出来,一切只为“噱头”服务。节目好不好看似乎不重要,有话题、能冲热搜吸引人就行。屡屡陷入炒作风波,常常引发“货不对板”等争议,消费了观众的信任。
暗箱操作。节目还有“照本宣科”和潜规则等问题。嘉宾何时该表达情绪、导师应该选哪位学员,被脚本安排得明明白白。正如当开头提到的女歌手提出“高分学员被赶走”的质疑,节目工作人员回复“这不能放到台面上说”。那台面下的,自然是不可言说的“潜规则”。
粉丝买来牛奶饮品只要盖子上的二维码进行投票,牛奶饮品直接被倒掉
导向跑偏。曾经震惊全国的牛奶饮品被倒事件,正是粉丝在节目组规则的引导下为偶像“打投”引发的乱象。他们只要盖子上的二维码用来投票,之后便把牛奶饮品倒掉,受到痛批,节目录制被叫停。而改编自《粉雄救兵》的某档节目,更是丢弃原版的初心,女博士被打上单身、大龄的标签,嘉宾把傲慢当好心,不仅冒犯了观众,更歪曲了美的定义。
二
综艺的流行,源于其一些良好的社会功能。
比如,心理按摩。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综艺节目轻松欢乐的气氛让人们在笑声中缓解压力,消除疲惫感。近几年出现的“慢综艺”就通过嘉宾们的劳作,传递生活观,缓解观众焦虑。一些嘉宾在聊天中讨论“社恐”“小镇做题家”等社会热点话题,与观众形成良性互动,产生强烈共鸣。
比如,传播文化。益智类、诗词类、文物宝藏类节目本身就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节目的推进中传播知识,使观众长见识、受教育。一些音乐及旅行类综艺也在节目中渗透普及相关专业知识。比如《乐队的夏天》就在嘉宾的幽默点评中让观众了解到“朋克”“buff”等音乐概念,一些地方乐队如青岛的“橘子海”也有了面向全国观众展示的机会。
“橘子海”乐队在综艺节目中表演
那综艺节目为何屡屡“跑偏”,备受诟病?
急功近利。一档成功的节目,往往需要长时间研发与试错。而一些综艺节目为了规避风险,跳过研发阶段,嵌套别人的成功模板。因为相比原创,引进和“跟风”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这反映了内容制作方的功利心态,更愿跟随流行而不是创造流行。
资本追逐。发展态势好、投资回报快的综艺节目对资本产生了巨大吸引力,大量资本涌入综艺市场。在资本的助推下,动辄数亿元的综艺节目冠名费已成常态,大量社会化综艺制作公司出现,综艺品类的内容野蛮增长,品质参差不齐。
流量至上。上述“资本先行”的消费化趋势带来了“流量至上”的价值导向。内容制作方和播出方为保证收视率和流量,习惯于依靠明星和“噱头”吸引观众,难以静下心来打磨和创新,节目内容也就愈加趋于雷同。
三
综艺节目如何破局?
深耕文化,注重原创。综艺原创力的提升离不开传统文化这座“富矿”。“文化+综艺”可以拓宽内容空间,而时代命题也会助力节目激荡国民情绪共振。比如,《声生不息宝岛季》以音乐为媒,观众从嘉宾讲述、鲜活的台湾生活画面和动人的歌声里,体会到两岸间的同根同源、一脉传承。节目不断引爆热搜话题。
《声生不息宝岛季》节目海报
细分题材,多元发展。随着网络综艺快速发展,以“95后”为主的“Z世代”正成主流收视人群,其亚文化、小众化的题材偏好也促使综艺内容朝着多元化的垂直领域不断开拓。早在前几年,我国细分题材综艺就实现了“出海”:《这!就是灌篮》和《声临其境》都被国外平台购买。专注细分领域,持续在内容上发力,综艺节目更易“出圈”。
展现真实,价值至上。综艺实现“破圈”需要深度思考和真诚情感,体现“人的价值”,展现真挚的情感和丰满的人物形象。朝着凸显情绪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方向发展,以优质视听内容“治愈”观众,才能赢得更多观众的青睐。
加强监管,避免“野蛮生长”。近些年,相关部门一直在加强对综艺节目的监管,比如重点加强选秀类网络综艺节目管理,坚决抵制追星炒星、泛娱乐化等不良倾向和拜金主义等畸形价值观等等。而平台方也应加强对内容的审核把关,更加注重公益性和社会责任,不被流量牵着鼻子走。
《整治乱象》 新华社 刘道伟 作
当然,综艺节目品质的提升也离不开每位观众和网友,我们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次停留,都是在“用脚投票”。只有当我们不断提高审美力、鉴别力,眼里容不得沙子,不给劣质节目生存空间,才能倒逼节目品质不断提升。
综艺综艺有“综”也得有“艺”,用艺术之美陶冶人、真情实感打动人,才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作者:刘洁 / 编辑:文乔 / 审校:张萍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作者:刘洁
阅读量:43.2W
网址:综艺节目,不应“娱乐至上” https://mxgxt.com/news/view/203121
相关内容
综艺节目新趋势,探索新时代娱乐浪潮娱乐节目收视率排行榜(排名前10的综艺)
从《偶像来了》等真人秀节目看综艺娱乐节目中的名人效应.docx
2019年综艺娱乐节目排行榜TOP20
综艺节目
娱乐圈中顶级流量明星,却从不上综艺节目,最后一位谁也请不动?
这一类娱乐节目不好看了?在众多综艺节目中,你最喜欢哪一类?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策划书优秀(共8篇)
惊喜不断的综艺节目,揭示娱乐圈的娱乐秘诀与生活趣闻!
精彩纷呈的综艺瞬间,尽在的娱乐世界里! 我在看综艺 综艺 综艺节目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