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link卫星星箭分离后的轨道控制分析
发布时间:2024-12-15 20:59
截至2021年2月3日,SpaceX有961个Starlink卫星在轨,左下图三维空间图可以看出这些卫星运行在不同轨道面、每个轨道面有一定的夹角;右下图二维地图表明这些卫星均匀分布在纬度±53°范围内,可以为地面通信提供良好覆盖。

将星箭分离时聚集在一起的60颗卫星分布在间隔20°的3个轨道面、每个轨道面内20颗卫星、高度550km。2.2 控制策略 (1)直接法 直接控制法是利用运载或卫星轨控发动机实现轨道面修正,它可以快速形成目的轨道面。下表是以北斗导航卫星上的490N轨控发动机为例,计算550km高度的轨道面控制参数。从表中可以看出,要对20颗卫星完成20°轨道面修正,需要发动机连续工作6.24个小时或者提供2117.3m/s的速度增量,而现有条件无法做到,这就是为什么猎鹰9号火箭只负责将卫星送入280km、不负责后续轨道面修正的主要原因。
高度(km)
i
(°)
推力(N)
卫星质量(kg)
升交点变量(°)
发动机工作时长(h)
对应的速度增量(m/s)
550
53.1
490
5200
20
6.24
2117.3
(2)相对法相对控制法是地面测控系统通过控制不同卫星的轨道高度,利用地球摄动力作用和时间积累,形成卫星间的轨道面差。下表是根据Starlink卫星参数计算的结果,它表明运行在350km卫星的轨道平面和550km卫星的轨道平面之间每天变化0.485°,经过41天,两个轨道面差达到20°;经过82天,两个轨道面差达到40°。
高度(km)
倾角(°)
两个轨道面进动率差
(°/天)
41天轨道面差(°)
82天轨道面差(°)
350
53.1
550
53.1
0.485
20
40
2.3 控制过程
猎鹰9号火箭一次将60颗卫星送入约280km高度后,这些卫星被分成3批、每批20颗,分别实施控制,具体如下: (1)第一批20颗卫星直接从入轨后的约280km高度抬高到550km目标高度 第一批卫星从280km开始持续控制,约45天后达到550km高度后维持不变,如下图所示。




高度
(km)
半长轴差(km)
漂移率(°/d)
350
3.2
-4.0
450
3.2
-3.9
500
3.2
-3.8
3.3 控制过程 Starlink编号为44751和44758卫星入轨后,两个卫星的轨道高度差为3.2km,如左下图 15所示,这期间的相位漂移率约为3.9°/天,如右下图。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星座构型的代价是不一样的,Starlink卫星通过分阶段提升轨道高度和时间积累完成了星座构型,付出的是时间代价,这其中地面测控系统起了关键作用,地面测控系统的天线跟踪和数据收发它只是它工作的一部分,测控系统需要长期对每个卫星进行轨道测量和精确计算,计算控制参数,规划每个卫星的氪离子推进器工作时刻和时长,加工成遥控指令上注到卫星,并根据控制效果调整轨控制策略,在星座构型完成后还要进行维持控制。
5、小结 (1)Starlink卫星的发射,Space的猎鹰9号火箭只把卫星送入一定高度的中间轨道,剩下的星座构型建立和保持任务交由地面测控系统完成; (2)地面测控系统控制星上氪离子推进器工作,通过选择不同群卫星的轨道高度和时间积累,将这些卫星在一箭多星发射后按群分布在不同轨道面。 (3)地面测控系统控制星上氪离子推进器工作,通过选择一个群内不同卫星的轨道高度和时间积累,将这些卫星由一箭多星发射后聚集在一起的状态实现均匀分布。 (4)氪离子推进器第一次入轨工作,根据推算,Starlink卫星携带的氪离子推进系统的常规轨道控制能力约为5.9km/天,对应速率增量为每天3.2m/s。网址:Starlink卫星星箭分离后的轨道控制分析 https://mxgxt.com/news/view/200806
下一篇:9月各大明星行程图出来啦,来看看
相关内容
低轨卫星测控技术分析之一:Globalstar卫星轨道现状和控制历程Starlink星座第一期第一阶段轨道部署情况分析
关于Starlink星座轨道资源竞争的观察
Starlink 星座应用现状及分析
SpaceX Starlink星座主导全球高通量卫星通信市场,竞争对手探索多样化应对策略
元宇宙StarLink星链
星链启动:乌克兰利用Starlink设备保持互联网联接
Google、AT&T 和 Vodafone 向 Starlink 竞争对手投资 2 亿美元
6G=5G+卫星通讯?关于未来,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SPAC之王预测,马斯克今年将让Starlink公开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