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选演员的权利还给导演丨专访郑晓龙、杨亚洲、高希希、姚晓峰 — 新京报
在“2024电视剧导演大会”现场,郑晓龙、杨亚洲、高希希、姚晓峰等导演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就近年来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变化,面对短视频短剧、科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培养新人等诸多话题,各位导演各抒己见。
郑晓龙:现实主义作品有长久生命力
从《渴望》到《北京人在纽约》再到《甄嬛传》《红高粱》《幸福到万家》《侦查英雄》,郑晓龙一路的导演生涯见证了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程。郑晓龙早有“中国电视剧的巴顿将军”之称,是中国电视剧事业的第一批拓荒人,同时还培养、提拔了许多人才。在郑晓龙看来,一部优秀的精品电视剧首先要具备精神内涵,反映时代精神,这是好作品的灵魂所在。
郑晓龙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主办方供图
现实主义是真的有生命力
谈及近年来电视剧市场的变化,郑晓龙坦言,现实主义题材的回归是很明显的,《人世间》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一开始还有人担忧,这个剧会有观众吗?以往古偶、仙侠剧比较有市场,结果《人世间》一下播爆了,很多年轻人也爱看。”不同的观众都能从《人世间》中发现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感受,这说明现实主义作品是有长久生命力的,郑晓龙表示,这其中的“现实主义”不仅仅是现实题材,而是用现实主义态度来创作文艺作品,它有可能是当代故事,也包括历史剧,“别的东西有可能红极一时,但是现实主义是真的有生命力,它反映人们现实的生活。”
不仅仅是《人世间》,近年来《人生之路》《繁花》等改编自严肃文学题材的电视剧作品都收获了“人气”和“口碑”的双重丰收,郑晓龙坦言,如今的电视观众也日趋成熟,即便是10年前喜欢看古偶的观众,在这些年中也会逐渐发现自己的生活不是“古偶”中展示的这样,自己的爱情也不是这样的,正常的生活最终还是落地的,“人们看文艺作品,还是希望找到跟自己的生活对标。”
开卷有益“看文字”非常重要
郑晓龙在此前的论坛现场提到了导演在创作中遇到的一些困境,比如现在很多时候导演都没有权利选择演员,特别是很多年轻导演,很不容易,“要把选演员的权利还给导演。”在专访时,郑晓龙坦言,除了他在论坛上谈及的一些影响年轻导演创作的“外部”因素之外,年轻导演“内在”也需要更多修炼,郑晓龙表示,现在很多年轻导演很有才华,但是普遍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学能力,要多读一点儿历史名著,多看书,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现在很多导演都通过“拉片”来积累自己的素养,郑晓龙认为,不仅仅是看影像,“看文字”也非常重要。“很多导演在文本能力上有问题”,“看文字”可以通过想象达到审美目的,更多去读一些书,开卷有益。“小说里面讲述的人物、故事,文字描述的环境,这些都会带给你想象,有培养想象力的空间。看好的小说,好的翻译小说,其中优秀的叙事和文字,都可以提升导演的感悟能力。”
生活永远是创作的源头活水
一方面是“开卷有益”,另一方面提高年轻导演素养的方式则是“回归生活”。郑晓龙表示,希望年轻导演先放下导演的身份,回归到普通人的日子,去体验人生当中各种各样的滋味,自己去体会、感悟,“要去了解人生,读书是了解人生,生活也是了解人生的渠道,跟朋友交流也是,要通过各种方式让自己变得丰富起来。”
此外,郑晓龙还希望年轻导演多去体验生活中的“烟火气”,多“接地气”。郑晓龙表示,一说到“体验生活“,不是大家理解中的到工厂、下农村,不仅仅是这样。“哪怕今天出门走走,坐地铁,坐公共汽车,看到车上各种各样的人,到菜市场去买菜,看大爷大妈们讨价还价,都是一种体验生活。”郑晓龙表示,如果有导演在困惑,不知道还能拍什么,那么也应该到生活中去发现寻找,生活永远是创作的源头活水。“社会现实是我们创作的最好素材。”
没有浅薄地把《甄嬛传》当古偶来拍
谈及近年来短剧、短视频的“崛起”,郑晓龙坦言,短剧确实有自身的优势,但是故事比较多集中表现在“让人做梦”,比如一个人不用靠自己的努力就突然变得很有钱;或者是天上掉馅饼,一个机缘巧合他就天赋异禀有了神功,在这些表达中很难映射到现实生活。“确实人人都需要做梦,但也别老是一样的梦。”
郑晓龙并不否认,娱乐是影视一项重要的功能,但同时在他看来,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反映时代、反映生活、记录生活,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通过一部作品发现某些社会问题,从而帮助解决问题,这也是非常好的现象,希望一部作品能够触及人的灵魂,触及内心。
在郑晓龙看来,一部优秀的精品电视剧首先要具备精神内涵,反映时代精神,这是好作品的灵魂所在。郑晓龙导演坦言,虽然目前随着资本话语权越来越大,导演们在创作中也进行了调整、适应,但也始终要坚持初心,“不坚持,最后受损伤的也是自己。我们是艺术创作,而不仅仅是打一份工赚钱。”
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郑晓龙执导的《甄嬛传》开播13年来依旧被众多网友津津乐道。提及如今《甄嬛传》被大家当成一种文化现象来解读,郑晓龙坦言,自己拍的时候没想到,后来播的时候也没想到,“这说明我们至少没有浅薄地把《甄嬛传》当做一部古装偶像剧来拍,我们还是用现实主义态度来创作的,而且是带有批判色彩的现实主义态度。但是除了《甄嬛传》,大家也还可以看看别的。”
杨亚洲:记录时代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导演杨亚洲曾经执导过《空镜子》《浪漫的事》《家有九凤》《八兄弟》等充满烟火气的现实题材影视作品。在杨亚洲看来,一部优秀的电视剧需要具备很多元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第二就是要真实记录所处的时代,要说真话,没有什么比真实更打动人。“我希望我们可以创作死了之后不会脸红的作品,千万不要给后代留下的都是垃圾。我们应该留下一些积极的作品,而不是日后经不起时间验证的东西。”
杨亚洲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主办方供图
变化让我们的创作更加多元
谈及近些年,特别是疫情后电视剧市场的变化,杨亚洲表示,世界在变化,各行各业在变化,电视剧市场肯定是要变化的,而这其中的变化也让大家感到措手不及,“这种变化可能给电视剧创作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时机,作为创作者,要适应变化,要真实记录变化,这种变化让我们的创作更加多元。”
随着短视频、短剧的冲击,AI等高科技的介入,杨亚洲坦言,电视剧的拍摄运作方式也在变,电视剧创作应该通过时代的变迁,反映人的变迁。“记录时代的烙印、生活的烙印、人与人之间的烙印,是我们不变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创作者需要真诚
尽管面临诸多变化和挑战,在杨亚洲看来,电视剧创作中也有“万变不离其宗“的部分,就是“真诚”,创作者需要真诚,“面对这个变化的世界,我们必须得有真诚的态度,才能创作出真实的作品。如果我们还是一味地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说官话,不真实地记录这个时代,不真实地记录人的变化,是出不了精品的,也出不了任何留得住的作品。”
记录时代变迁的普通人,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大多数人,在杨亚洲看来尤为重要。“在时代变化里,他们是怎么样生活,怎么样去面对这个时代,参与时代的变化,这应该是我们创造中永远的c位。”
作为电视剧创作者,杨亚洲表示,不能一味去顺应那些所谓片方的市场,要有自己的坚守。在杨亚洲看来,创作中的“百花园”里应该百花齐放,但展示现实生活中温暖、感动的普通人,应该成为创作的主体。
现实题材的专家就是普通老百姓
在电视剧导演的创作理念中有一个共识,现实题材确实看上去描摹的都是日常生活,实则创作难度很大。杨亚洲坦言,正是因为“现实”离大家的生活太近了,每一个人都可以去评判这部作品讲述、拍摄的故事到底是不是一个真实的表达。
杨亚洲表示,比如军事题材、古装历史剧,都有其相关领域的专家,但是现实题材的专家就是普通老百姓,每一个人都是专家,没有哪一类题材的专家人群如此庞大,“所以我们要面对着无数个专家,其实是对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把短视频作为自己观察生活的重要手段
杨亚洲此前常年保持着每天必须看一部电影的习惯,但是近年来,他看了很多普通人拍他们自己生活的短视频。杨亚洲感概,短视频中充满生活质感的气息迎面扑来,他现在也把短视频作为自己观察生活,了解普通人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可能很少能去挤公共汽车,坐地铁,到处跑去观察生活了,但是我觉得短视频无时无刻不在我身边,我很受益,我没有脱离这个时代。我也可以从中看到现实生活当中的普通人,他们现在的喜怒哀乐。”
杨亚洲从短视频中可以看到很多温暖和感动,甚至让身为专业创作者的自己都自叹不如。“我们有多少创作者现在还在观察生活,还在睁大眼睛看着这个世界的变化?我还是希望能够拍在这个时代里,普通人是怎样扎扎实实地生活,能够拍出这种温暖和感动,但是这种质感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去观察。”
作为给年轻影视创作者的建议,杨亚洲表示,无论是导演、编剧、演员,大家都应该睁大眼睛去观察、体会现实生活,能描绘出人物心灵的碰撞,才有可能是留得住的作品。“如果只是追求这部戏投资了多少个亿,采取了什么样的技术手段,过几年,可能有更多的投资、更尖端的高科技出现,那之前的作品可能就落后了。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心灵的创作,永远是我们创作的主体。”
除了给眼睛拍,更应该给心灵拍
随着近年来科技水平的飞速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特效应用到影视作品的创作中。杨亚洲坦言,科技对影视创作的助力非常大,但是创作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不应该单纯追求高科技,“除了给眼睛拍,更应该给心灵拍。”
杨亚洲坦言,他希望可以创作出能够让人感到温暖、感动的,能够带来希望的作品,“如果看到这部作品,让人感到绝望的话,那就是帮倒忙;同样,如果说假话、说空话,那也是帮倒忙。”
高希希:导演首先要解决思维方式的变革
导演高希希曾经执导过《结婚十年》《历史的天空》《幸福像花儿一样》《甜蜜蜜》《三国》等包含历史、古装、军旅、现实等题材各异的电视剧作品,而不同的题材对于导演来讲,其共通点就是创作者的历史观、世界观。在高希希看来,在一部优秀的电视剧所需具备的要素中,最主要的首先是文学性,也就是故事本身的内核要素;其次是导演的思维方式,这部作品完整的故事要怎么讲,思维方式决定了这部作品的内核,其他都是手段。
高希希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主办方供图
有一些悲剧会产生更大的正能量
郑晓龙导演此前在导演大会论坛中提到了“悲剧创作”的缺失,高希希在接受专访时再度谈及这个话题时表示,郑晓龙提到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就是现实主义的悲剧题材应该如何完善。高希希对郑晓龙的观点表示了赞同,有一些悲剧会产生更大的正能量,对人的触动会更深刻。“有些伟大的作品,包括古希腊的三大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这些作品都对时代中哲学命题的思考是有所触动的。”
在高希希的导演生涯中,既创作过大型古装历史剧,也执导过充满烟火气的现实题材作品。在高希希看来,不同的题材对于导演来讲,一定是有其共通点,就是创作者的历史观、世界观。“古装戏看似是在讲历史,实际真正体现的还是人物内心、精神,希望现代人能感受到这份内核,形成一种对应关系。”
现在观众可不那么好糊弄
谈及近年来观众观看影视作品口味的变化,高希希坦言,观众的口味变得越来越刁了,也是越来越高了,而这种变化实际上是一件好事,要求创作者把故事讲好,故事水准、精神内涵,对表演、制作的要求都越来越高。“现在观众可不那么好糊弄,随时都可以吐槽你。对我们行业自律来说,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要不然你就得丢饭碗,所以也不得不迫使你认真去面对每一部作品。”
对于短剧、小视频给电视剧所带来的冲击,高希希坦言,影响是巨大的。在他看来,电视剧就是要把一个核心故事和主题讲清楚,通过作品达成跟观众之间的沟通、互动,实际上这和短剧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是短剧的制作结构已经简单化了,想拍一部短剧或是短视频,拿起手机就可以解决,而且自己就可以剪辑,可以呈现故事,完成影像化。“反过来这对长剧就有更高要求了,用手机都能拍成这样,你必须要比我拍得好,必须比我拍得讲究,故事比我讲得透彻,才可能立足于世。”
高科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是巨大的
高希希从最近一两年开始养成了看短剧短视频的习惯,他现在觉得好像每天必须得看一看。“现在我都成低头族了,有时在车上的时间比较多,我就刷一刷(短剧短视频),也挺受教育的。”
对于AI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给影视行业带来的变化,高希希表示,高科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是巨大的,尤其是近七八个月,对他产生了非常大的震撼,“举个简单例子,过去画场景图,60个人得画两个月,大概可以出来的场景图不到60张。现在两天两个人,70张图就出来了,而且还比手绘的真实,还可以任意修改。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它出来的效果是颠覆性的。”
思维方式的变革是不可能替代的
谈及给年轻导演的建议,高希希表示,自己也有好多徒弟,他跟徒弟经常会说,做导演,首先要解决思维方式的变革,这是不可能替代的,作为创作者,该怎么样去完成故事的内核精神,体现人物的灵魂思想。
在高希希看来,一部作品的故事中会有一些“套路”的部分,比如爱情戏份中的两角、三角、四角恋爱都是常规套路,但是这个恋爱跟其他恋爱有什么不一样,这就是要交给导演思考的问题,“这要自己多花心思去想。”
姚晓峰:不能一直呆在舒适圈里
导演姚晓峰曾经执导过《大丈夫》《恋爱先生》《带着爸爸去留学》等作品,姚晓峰执导的家庭剧一直被观众津津乐道。而他也擅长用镜头语言去讲述有关中国家庭、亲子关系、夫妻情感、家庭矛盾的故事。今年,姚晓峰接连带来了风格性非常强的两部作品《追风者》和《微暗之火》,姚晓峰坦言,观众现在也不太满足于传统叙事了,创作者不要停留在舒适区里,他希望挑战自己,用新的叙事方式、题材融合来讲述故事。
姚晓峰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主办方供图
要迎接挑战,否则可能就会被淘汰
谈及近些年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变化,姚晓峰坦言,行业各个部门都“卷”起来了,导演现在也很“卷”,这种“卷”也逼着大家在往前走。“因为现在好作品越来越多了,这也是电视剧行业突飞猛进的一个动因,作为创作者,不能再停留在原来传统的拍摄和叙事中,不能一直呆在舒适圈里,必须得有进步,要迎接这个挑战,否则可能就会被淘汰。”
很多业内人士都表示,随着近年来短视频、短剧的介入,对传统电视剧造成的冲击非常大。在姚晓峰看来,对于新生事物的评价,第一不要过分夸大它;第二也不要过度去否定它,新生事物都有新生事物的道理,有它的价值,“什么事情都不要走极端,我们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新事物。”
在姚晓峰看来,短剧有着先天的优势,生动、活泼,具有时尚性,和当下年轻人的喜好非常接近,所以它可以很快传播流行起来。同时,姚晓峰表示,目前短剧还停留在比较初期的阶段,还没有足以吸引到大量优秀人才进入,而他不太建议现在大量的影视公司进入到短剧赛道里去,“短剧好就好在是纯个体,生动、鲜活,那就让它保持这种鲜活劲儿。它会在这个土壤里存活得非常好,但是如果大量专业团队进去以后,它不一定还可以保持得那么鲜活。”
经典的好作品经得住时间验证
短剧短视频的出现,也造成了某种程度上对传统电视剧的“分流”。姚晓峰坦言,观众对于影视作品喜好的口味其实没有变,只是没有耐心去看完一个长视频,但是只要是好作品,观众是愿意拿出时间来的,会感受到不一样的精神内核。“只有随着长视频(长剧)情节和细节的一步步推进,观众的情绪才能被一点点带入。经典的好作品是经得住时间验证,可以被反复观看的,而且每次看都能产生不同的感受和兴奋点,随着生活、阅历的变化,每次看都会有新的感受。我觉得这就是(长剧)魅力所在,也是我坚持继续做优质电视剧的动力所在。”
电视剧创作有一定的时效性,一部作品从题材规划到剧本写出来,再到拍摄完成,需要一段时间来打磨,期间会有几年的时间差,因此长剧的创作方法论和短视频截然不同。姚晓峰坦言,如果把握不当,有可能一部电视剧作品到了播出的时候就过时了,“所以要保证作品有一定的生命力,它不是那种即时性的‘快销品’,需要有一定的沉淀,这其中要求的创作思路、创作方法都是不一样的。”
在谈及一部优秀电视剧需要具备的要素时,姚晓峰表示,他最看重的是“真实性”,“不管是拍摄什么样的故事,都要拍得真。”
最终能够影响到人,是干这行最大的价值所在
姚晓峰近期接连有两部新作《追风者》和《微暗之火》热播。这两部作品都带有鲜明的个性,其中《微暗之火》以一个悬疑故事为包装,讲述了闪烁在人性黑白两端之间的“微暗之火”。姚晓峰坦言,《微暗之火》算是自己的一次突破。“观众现在也不太满足于传统叙事了,我也等于是挑战了一下自己,用新的叙事方式、题材融合来讲述故事,虽然以悬疑为外包装,但是核心讲的还是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姚晓峰看来,悬疑剧是打开人性的最好方式,可以直击人性的最深处、最暗处,虽然真实的人性没有绝对的好坏和善恶,但创作艺术作品一定要歌颂真善美。
好的现实主义创作需要在现实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超越性表达,要高于现实,要让观众在现实故事的讲述中看到希望,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姚晓峰坦言,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必须有表达,如果没有表达,光说故事,成为不了一部优异的作品,“只有表达才有活力,这是一部作品必须有的灵魂。”
和《微暗之火》一样,《追风者》也融合了历史、金融、青春等诸多元素,剧集以金融谍战为背景,展现了革命者的信仰和抉择过程,同时也呈现了职场生态和民国风情。在姚晓峰看来,《追风者》是一次更大胆的尝试,剧中接连转换的叙事视角,让观众不断跳进跳出,视角的变化也增加了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性。
姚晓峰表示,最让他感到开心的是,《追风者》播出之后,很多年轻人受到剧集影响去研究历史,“对我而言,这就是这部作品的附加值,观众不仅仅是看一个故事就完了,它最终能够影响到人,这才是我们干这行最大的价值所在。”
凡事逃不过“认真”二字
在《追风者》中,主演王一博的表现也得到了一致认可,一改以往大众对他“流量明星”的单一认知。姚晓峰坦言,他从王一博身上看到了年轻演员想摆脱“流量明星”标签的努力。“王一博想证明自己是个好演员,所以他很认真地对待角色。”在姚晓峰看来,“流量”不是坏事,存在即合理,但是从“流量明星”到演员的转变是有门槛的,“他想要转变成演员必须要过这道坎,但只要他认真就能翻越成功。”
同样,在谈及给年轻导演的建议时,姚晓峰也认为,凡事逃不过“认真”二字,“我最近几年也带了不少新人导演,导演这行不好做,要认真,要学习,多看多学,还要善于和别人打交道,尊重每一个合作者,这是我对年轻导演的建议。”
新京报记者 刘玮
编辑 佟娜
校对 赵琳
网址:要把选演员的权利还给导演丨专访郑晓龙、杨亚洲、高希希、姚晓峰 — 新京报 https://mxgxt.com/news/view/199884
相关内容
要把选演员的权利还给导演丨专访郑晓龙、杨亚洲、高希希、姚晓峰《有生之年》制片人林心如:戏剧始终还是要给人希望的丨独家对话 — 新京报
知名女导演喊话各大平台资方和制片人:把演员的选择权还给我们导演
赵丽颖新剧合作郑晓龙导演后,杨幂也争取到好资源,影帝保驾护航
赵丽颖转型成功:郑晓龙导演力挺,演绎多元题材
郑晓龙谈流量明星怎么回事?郑晓龙怎么评价流量明星说了什么
揭秘|郑晓龙导演站在圈内人的角度解密为什么影视经典再难涌现
黄晓明新浪访谈实录(1):当演员全凭缘分
亚洲十大顶尖运动员揭晓
亚洲十大演员之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