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很卷的时尚媒体市场里还有金矿吗?
2023年,中文世界里的泛文化类时尚媒体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看似饱和、实际仍有很大空间的生态:
经历了二十年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经验历练,成熟读者已经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们越是习惯利用碎片时间快速接受信息,同时也越渴望在深度阅读中获得愉悦和启发;在品牌侧,用数字手段实现创意性的品牌输出成为常态,但仍不能停止他们对精细制作的视觉、饱含情感的叙事和引发受众精神共鸣的内容的追求,因为这样的传播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建立品牌形象的整体性和隽永价值;在媒体行业内部,在一些细分市场的赛道上,依然没有出现绝对的头部产品。这种客观存在的现实,决定了时尚媒体行业仍是金矿,等待着聪明且有实力的掘金者,比如来自英国的PORT杂志。不久之后,它将以《PORT港口》之名,在中文世界落地。
PORT是一本以“beautiful and intelligent stories”为内容关键词的男性期刊这本杂志2011年创刊于伦敦,此后数次获得美国出版设计协会(SPD)颁发的杂志大奖,时装与非时装内容各占一半,“beautiful and intelligent stories”是它反复强调的内容关键词。
选择在这时候进入中国市场, 不仅是因为PORT精准把握到了中文时尚媒体产业潜藏的机会,也因为它对自身的独特定位、内容力,以及对中国读者和品牌的尊重与信心。
《PORT港口》把目标读者设定为30-55岁男性,定位“回归男刊本质”。这些过于概要的叙述可能还不足以满足人们对于这本即将到来的新男刊的好奇。因此,ConCall对谈了把PORT带到中国的幕后人物唐杰(Paco Tang),请他讲讲新刊背后的思考。
唐杰Paco Tang,西村文化传媒创始人、前康泰纳仕中国集团出版人ConCall:跟市面上其他男性刊物相比,PORT会在哪些方面不太一样?
唐杰:PORT是不“闹”的。总的来说,我觉得市场上还是缺乏面对30-55年龄阶段、有深度又兼具审美的男性读物——这是现在我心目中理想男刊的样子,可能因为我年龄也在增长吧。知识和风格,是我们希望在这本刊里大部分内容同时体现的两个关键词。只做到其中一点其实不难,但要同时兼具,不容易。
男性刊物的传统里,非虚构写作是一个标志性内容,但受种种原因的影响,这部分的空间在变得越来越小。深度和时代性一定是一本男刊不可缺的,PORT将把它体现在另外一些维度。
具体来说,现在市面上有不少刊物,更偏向于纯消费类读物,或者重心在明星和潮流文化上,PORT想试着从另一个角度突围,把选题展开得更广阔一些,有点像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博物杂志:不仅有时尚、设计、艺术、文学、电影、音乐、科技,还可能有古生物、地质学、动物、植物、气象、医学、航空、机械、天文……PORT反映男性对这个世界的广泛兴趣。对世界的兴趣,本身也是时装的灵感来源。
PORT邀约世界范围内艺术、设计、建筑、美食、电影、文学领域最杰出的作者和专家撰写随笔与概要,文字有力,版式简洁,图片大多由杂志自己拍摄当然,fashion仍然是PORT的关注重点。但服装不只关乎审美,投射在这些布料上的社会、文化、政治、工业、科技等元素,也会是PORT在时装内容上的着眼点。时装行业有时候会因为光鲜亮丽而被误解为肤浅,但从那些真正厉害的作品里,我们总是能看到时代精神。
ConCall:你的设想中,PORT是做给谁看的?
唐杰:坦白说,现在大部分时尚杂志,更多是做给身处行业里的人和粉丝看的,但PORT希望成为一本真正做给读者看的杂志,一本受众面更广的成熟男刊。它本身有时尚DNA在的,但又是大众的,不曲高和寡。我们的读者,他可能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可能是一位大导演,可能是某个天文台的一个观测员,可能是一个时尚行业的造型师,还可能是一家游戏公司的老板。
如果要总结一个关键词,就是对世界好奇,对品质挑剔。当然,要做东西满足这群人的口味,很不容易的,这对内容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ConCall:PORT会怎样选择封面人物?
唐杰:封面代表着一本杂志的着眼点和丰富度,一期PORT杂志会有好几个单人封面,都是男性,既会有大众知名的人士,像是演员、导演、作家、设计师、音乐人、运动员,也会有素人。这里说的素人,是指他可能并不被公众熟知,但他有值得被讲的故事,比如他是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的专家学者,或者是默默做着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的普通人。
我们的目光不局限在所谓的精英阶层,也不局限在文化艺术领域,封面人物的选择也是一种映射。我们也不会把完全不搭调的艺人为了所谓的深度硬凑在一起,希望在一个自洽的系统里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是不一样的。
ConCall:新媒体你打算怎么做?
唐杰:在我看来,现在微信公众号已经不能叫新媒体了,它更像一个把杂志电子化的内容平台。PORT的微信公众号,我们会把它当做档案库来使用。
新媒体最重要的是影响力,把对的内容推送给对的人,小红书和抖音是我看来最能实现这种分发的,但小红书更适合PORT。影响力也会通过线下活动来实现。至于具体的,请期待我们的创刊。
ConCall:为什么是一本男刊?男性刊物作为生意,你的策略是怎样的?
唐杰:做男刊的难点在于找准下一个机会在哪里。
我做过两本男刊,《时尚先生Esquire》和《智族GQ》,传统大刊不可避免是需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当收入达到一定天花板的时候,就只能去开拓新的客户领域,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为了收入增长去拓宽媒体作为一个品牌的边界。尤其在这个年代,借着又能制作又能宣发的优势,媒体都开始抢夺广告代理商的生意,帮品牌拍广告TVC。以前看起来垂直的媒体,变得越来越综合,界限相对是模糊的。
当别人走向综合的时候,我想走向垂直。这种方式势必会影响到天花板,你可能就做不了女性化妆品的生意,女性珠宝的客户可能也是没有的,但放弃这些,才能够更纯粹。
ConCall:选择在这个时候引进一本新刊,对你来说timing在哪?
唐杰:刚进入媒体行业的时候我参与了两本杂志创刊。那时候只要是大title杂志创刊,必然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大规模的派对,也是在那个时候,很多媒体title都陆续进入中国。
大概从2014年开始,自媒体开始蓬勃发展,传统媒体没能做出及时反应,广告客户开始把预算转投给自媒体。为了争取影响力,艺人成了传统媒体的“出路”。传统的时尚媒体跟艺人走得很近,他们从中找到一个自我影响力迭代的方式,就是用艺人的影响力来达成自己的影响力。那个时期也是综艺节目最蓬勃发展的时候,时尚杂志也成为了造星运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时尚媒体进入了流量明星时代。
杂志为什么都爱拍流量明星?因为光靠发行就可以赚很多钱。有段时间,以“偶像”为封面的杂志一旦上市,一期差不多可以卖二三十万本,杂志加海报四五十块钱,发行收入就可以达到一两千万。普通一个品牌的封面合作,好一点也就两三百万,远远比不上流量明星上封面的发行收入。大家发现,这种方式又能突破自己的影响力,又能够赚钱。所以,在跟自媒体的较量中,时尚杂志又扳回一城。但那段时间,创刊的媒体其实是少数,因为所有的话语权都被大title占据。
从2018年开始,有影响力的大主编先后离职,时尚媒体开始进入去杂志中心化的时代。以前大title跟大主编整个的灵魂和气质是合二为一的,很难说清楚到底是谁影响到谁,谁成就了谁。大主编走后,客户们反而冷静下来,关注哪些媒体的内容做得更好。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一些现象级的媒体,比如GQ。跟自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毕竟是集体作战,而且它的光环能不断吸引新鲜血液加入,这种流动性让它更有优势建构一整个商业世界。
现在似乎又进入了另一个新阶段。平台越来越丰富,品牌也越来越理性,他们的投放策略通常是组合式的。行业里百花齐放、群雄逐鹿,但大家都能凭本事活得很好。尤其是饭圈文化被整顿之后,大家开始回归内容本身。
市场也有这样的需求,部分奢侈品开始放慢年轻化步伐,转而强调自己的蓝血身份。这时候需要更符合他们自身定位的媒体来讲述他们的故事,完成DNA的宣讲与传播。市场上原来的媒体往往已经有了自己的固有定位,此刻客户也愿意尝试一些新晋的媒体品牌,这就是机会。你会发现,这几年创刊的杂志又多了起来。
行业里我们都在说,媒体越来越卷了。后疫情时代,资金量投入不比从前,不会像早期创刊时候那样砸钱,大家开始从策划、从创意上比拼实力。市场也不再完全以杂志的名头来论英雄,大家是在以眼前的项目来评判你的影响力。
ConCall:PORT要如何解决国外杂志本土化策略?
唐杰:PORT英国版好几次获得了美国出版设计协会(SPD)颁发的杂志大奖,只要翻开这本杂志,你一定会觉得它很不一样。从内容到设计,它都有一种独特气质,这也是我当初选它的原因。有人形容是“体面”,有人形容是“艺术”。中国版当然会延续这种气质。
一本杂志里,时尚相关内容和非时尚内容比例各占一半,这个我们也和英国版保持一致。
每期将有三成左右内容来自国际版权,国际视野在我看来必不可少而且非常难能可贵,PORT英国版不管是撰稿人还是报道对象,都是各领域很厉害的人。剩下内容由本土团队完成。编辑团队主要做两件事,一方面对我们身边各种好的、美的、有意思的、贵的事物提供理性解读,另一方面为它们创作美的视觉。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知识和风格”。
ConCall:做PORT的是群什么样的人?
唐杰:PORT的创刊团队构成其实不是在传统媒体做过很多年这样的“标准配置”,这里集合了来自各个领域、但对讲故事有点企图心的人。也正因为这样的组成,不管是选题切入点、组稿方式、拍摄操作手法,还是最终呈现,我们都在做一些新尝试(有时候是创新,有时候是回归)。
张杨,PORT中文版出版人,丞愚文化创始人(PORT中国运营公司),城市自媒体“上海圈子”创始人 Suki Tang,PORT中文版主编,原《Tatler尚流》编辑副总监ConCall:之前你在的媒体转型很成功,现在要成为竞争对手,你会感到压力吗?
唐杰:我觉得还好,我现在其实是一个蛮放松的状态。不急于求成,也没有那么多总部的压力。就是做好自己就够了,能养活团队就好。没有来自总部的目标,也可能会和以前的媒体有竞争关系,但我自己感觉还蛮好的,百花齐放良性竞争,各自有各自优势。大家都卷起来,整个行业才会欣欣向荣。最近我观察到很多以前的优秀人才在回流我们的行业,希望这只是个开始。如果大家对我们公司感兴趣,欢迎投简历。
网址:已经很卷的时尚媒体市场里还有金矿吗? https://mxgxt.com/news/view/198363
相关内容
苏红(著名时尚媒体人)金鸡奖红毯内卷大战:女明星们的时尚大战
“山取画材”回应争议:不是摆拍,没有被要求返还矿石,得到的都是表扬
这些明星代言的那些矿泉水!
励志都市时尚短剧《逐梦》主创媒体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盘点穿衣最时尚的女明星,有些很大胆的
揭秘网红经济3.0,自媒体时代你也能掘金
铁矿石价格飙升,中国已要求澳大利亚公司做出解释
时尚风潮席卷娱乐圈 2004年明星斗秀场
时尚与政治的纠葛:民国时期中国女性烫发的媒介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