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再也没有人称你为建筑师,而是“画图狗”、“建模狗“、”PPT汇报员“时;
当面对甲方的七十二般变化且缺乏专业考虑的需求,你只能埋头修改时;
当你每天面对自己企业建筑师的纷纷跳槽、创业、转行,同时还招不到人才时;
当你手下工作多年的王牌建筑师出走,挥挥衣袖也带走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没留下任何有助下一任或初级建筑师学习和继承时;
当看见金融、医疗等行业已经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智能化改革,推动行业发展,而你所在的被称为”精英“的建筑行业,还使用着30年前的设计工具,一笔一画时;
……
除了抱怨和感慨行业现状和问题,你是否也始终期待能有更快、更准、更面向未来的新路径?
©小库科技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类型和经验的建筑师都要花费30%以上的时间进行素材搜集和信息处理、图纸绘制等繁复且固定的劳动。时代正高速迈向数字化、智能化,而建筑行业依旧采用因过去政治、经济和技术体系而生的,传统设计工具、方法和运营模式。绝大部分建筑师始终做着缺乏多样性、灵活性的生产输出,作为个体的创造性不断受到压制。
而人工智能的出现和介入,不仅有机会革新设计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将结合大数据并利用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建立设计算法,辅助建筑师进行设计与评估。在人机交互中也终将衍生出新的运营模式,将工作进行整合并灵活安排,让建筑师拥有以一敌百的能力,让设计可以在人机的相互学习与进步中更快、更好的进行。
建筑设计行业的变革,就在“三天”中。
第一天:设计方法的转变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大量数据对抗训练得到科学的设计模型,极速生成优质方案。
不像对金融、翻译等原本存在并依靠大量人工计算、加工、信息处理的行业,建筑设计在保证效率和准确的基础上,更为看重表达和创造。但就目前的行业情况,建筑师真正用于设计的时间仅仅占10%。建筑师急需从大量繁杂的重复性工作和沟通中释放出来,专注于更个性化的设计。
©小库科技
在人工智能的介入下,建筑师只需输入基础的基地和指标,即可快速设计上万个布局方案,并能够优选出满足规范和基地内日照、退距、指标等标准的多个推荐方案。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基于大数据可以追踪和掌握城市动态复杂环境,建立对项目基地和周边环境的科学判断体系,在不同维度对生成的方案进行评估并进行加权。这在设计前期不仅将减少时间和精力等方面对项目问题的挖掘,同时也可避免由于信息的不及时、不准确和不全面所带来的解读“信息错误”,影响设计的整体发展。
设计不再是单纯的经验、感性表达或者简单的套用,而是基于评估复杂动态的数据、空间形体和设计需求专业而科学的思考与判断。
第二天:设计传承方式的转变
通过深度学习建立跨领域的“类知识图谱“,让现在100人的公司=100人的公司效益
图片来源自网络
知识图谱是对学科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并通过文本和图像的学习对本体以及它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描述,是对客观世界的知识映射,可以对不同层次的抽象概念进行描述和表达。以往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知识图谱,而现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让机器主动去学习海量知识和经验,从而形成一套类似于“知识图谱”的有效AI系统,让即使是初级、经验较少的建筑师也可以借助它来进行创新和判断,而不需要个人积累长达几十年的经验。
原本设计公司的核心设计是由10%的项目总监完成,80%的初中级建筑师只是担任流水线上的“画图员”、“PPT员”、“建模员”、”资料员“,完成细节。项目总监们的知识和经验无法形成真正有效的可被解读和学习的体系,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他们的出差、休假,更甚是离职等变动都讲直接影响公司生产力。但人工智能的介入,则可以对其进行定向学习,建立独有的“类知识图谱”体系,将经验和知识进行有效分享和传承。让设计机构不再完全依赖于少数人,而是提升整体团队战斗力。
第三天:设计运营模式的转变
AI带来信息平权,建筑设计重新掌握话语权
自技术图纸诞生的那一刻,建筑师开始拥有主导性的话语权,不仅因为其专业的技能,更因为建筑师掌握着甲方不具备的各种专业信息,比如与机构机电等合作统筹、最新材料应用可能等。但随着甲方主体的转变-从独立个体甲方向规模化专业化的开发商转变,以及互联网信息的进一步普及,建筑师原有的话语权优势逐渐丧失。很多时候建筑师特别是年轻建筑师被开发商或甲方建筑师(一般都是有多年设计经验后转换身份的)调侃“不懂设计”时,其实反映出信息的不对等和视野的不对称。
图片来源自网络
然而人工智能的介入,不仅可以让建筑师能够从繁重的画图设计中脱身,重新思考设计及开拓视野,更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让建筑师掌握更为全面多元的信息和数据,甚至是超过甲方所能掌握的信息量及更专业的分析深度。以此,建筑师将有机会重新掌握“话语权”。建筑设计在行业中的角色不再只是设计、画图、报建,而是可以与其它专业更好协同,从整体上把控项目。可研分析、定位策划、设计出图、专业协调、施工控制,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发挥建筑师最大的价值:即在对信息和数据的综合分析上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并将其落地实现。
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中国主流的设计运营模式将发生彻底变化,或许更趋近于国外明星事务所的模式,一方面获得更多尊重,一方面在整个产业链真正做到纵横捭阖游刃有余。让建筑师这个曾经辉煌,而今人人想要逃离的职业,重新焕发应有的荣光。
更快,更准——人工智能已为建筑行业带来的价值
在大多数关于人工智能对建筑行业的介入还停留于“纸上”探讨时,2017年第一个“人工智能建筑师”小库已经上线。在过去一年中,小库顺利完成了内测和公测,获得万级访问和注册量,生成数万级成熟方案,实现从0.1到1的蜕变。
©小库科技
去年,小库从千家全球AI企业中经过多重甄选,进入腾讯AI 加速期并与腾讯开放平台达成战略合作。也在今年加入首期百度AI学院班,与其他30多家优秀AI企业共同学习、展开合作。
目前,小库已与深圳建科院、柏涛建筑、河北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设计机构,以及万科、招商、卓越等20逾家全国领先地产开发建立合作。
不仅如此,小库更参与2017雄安新区总体规划与启动区城市设计、2017腾讯开发者大会、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2017上海公共空间艺术季展览、2018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和2018同济Digital Future工作坊等大型项目和活动,尝试展开多元对话,用不同的方式探讨和推进人工智能与建筑的融合。
©小库科技
据了解,6月24日,小库将在重庆举行人工智能建筑未来峰会暨新品发布会,届时将揭晓更多辅助建筑师设计的“黑科技”以及合作方案。
更快、更准、更库,已然发生!
如需进一步了解,
更多小库动态,
除文章标注明确出处,其余图片均来自网络。如对图片权益产生侵害,请与作者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