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世轶:以专业铸标杆 90后音乐人的多维深耕之路

发布时间:2025-11-26 11:52

于世轶,流行音乐词曲创作人、音乐制作人、中国音乐协会会员。自2019年投身音乐行业以来,他始终以专业为核心驱动力,在词曲创作、音乐制作领域持续深耕,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与亮眼的行业成果,成为90后独立音乐人群体中的代表性人物。全球华语音乐排行榜与亚洲音乐盛典(AMA)的多重荣誉加持,更印证了他在行业内的权威认可度,展现出新一代音乐从业者的多元发展潜力。

一、专业筑基:从行业新人到制作中坚

2019年,于世轶以音乐制作新人的身份正式进入行业,起步阶段便聚焦基础能力打磨。他从编曲辅助、音轨优化、后期混音等核心基础工作切入,在专业录音棚的标准化流程中积累经验。不同于浅尝辄止的学习模式,他坚持对每一个制作环节进行深度钻研——针对不同风格作品的乐器配比逻辑,他系统梳理近百首经典曲目案例,建立专属制作数据库;为精准把控混音细节,他反复调试设备参数,确保人声与乐器的平衡度达到行业高标准。这种对专业的极致追求,让他在入行一年后便具备独立承接制作项目的能力。

2020年,于世轶首次独立负责完整单曲制作项目,从词曲适配到编曲落地全程统筹。他以严谨的流程把控作品质量,仅编曲方案就完成8版修改,最终交付的作品《两半》因旋律流畅度与情感适配性突出,上线后成功进入音乐平台新人榜前十,播放量突破50万。此次成功奠定了他在独立制作领域的基础,随后两年内,他陆续承接三十余首单曲及多张小型专辑的制作工作,合作对象涵盖不同风格的歌手及音乐机构,作品总播放量逐步突破2000万,稳步成长为行业内颇具口碑的青年音乐制作人。

作为音乐制作人,于世轶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定制化创作思维”。他拒绝套用标准化制作模板,始终以作品的情感内核为导向设计制作方案。在为抒情作品《旧巷》制作时,他选用温润的钢琴音色搭配轻柔弦乐,通过弱化低频鼓点突出旋律的细腻感;打造摇滚单曲《破茧》时,则强化电吉他失真效果与快节奏鼓组编排,凸显作品的力量感。这种精准匹配作品气质的制作风格,让他的合作邀约持续增加,2022年起,他开始受邀为业内资深歌手担任专辑制作统筹,进一步拓展职业边界。

二、创作破局:金曲诞生与权威认可

词曲创作是于世轶的另一核心专长,作为流行音乐词曲创作人,他擅长从大众情感共鸣点切入,以凝练的文字与流畅的旋律传递真实情绪。2022年,他创作的单曲《云何爱》成为职业转折点,该作品以“错过的情感”为主题,歌词直白却极具感染力,旋律线条清晰流畅,上线后迅速在音乐平台引发关注,播放量短时间内突破70万,评论区满是“戳中内心”“代入感极强”的反馈。

2023年,《云何爱》的优质表现获得亚洲音乐盛典(AMA)评审团的关注,最终斩获该盛典“年度最佳创作奖”。评审团对作品的评价明确指出:“词曲贴合度极高,以朴素表达传递深刻情感,展现出成熟的创作逻辑与扎实的文字功底。”同年,于世轶因在演唱领域的探索尝试,凭借多首作品的演唱表现提名亚洲音乐盛典“最佳新人歌手”。尽管最初以幕后制作为核心方向,但他始终注重提升演唱能力,通过系统学习发声技巧、优化情感表达,让自己在“制作-创作-演唱”的全链条中形成能力闭环,此次提名也成为对他综合能力的重要肯定。

2023年年底,于世轶迎来职业荣誉的又一高峰——他创作并制作的单曲《两半》,成功斩获全球华语音乐排行榜:最佳创作奖。这首作品耗时近半年完成,从词曲构思到制作落地均由他全程主导。创作阶段,他以细腻的情感观察为基础,写下“攒了太久的浪漫,送出去太难”等极具共鸣的歌词;制作环节,他采用钢琴前奏铺垫情绪,搭配简约鼓点增强旋律流动性,同时通过精准的混音处理,让人声与乐器的融合度达到最佳状态。作品上线后,不仅在各大平台收获超千万播放量,更因创作深度与制作水准的双重优势,获得全球华语音乐排行榜评审团的高度认可,成为当年最具代表性的获奖作品之一。

三、温情创作:《有你的夏天》里的鲜活心事

2025年新近推出的单曲《有你的夏天》,是于世轶创作谱系中一抹格外明快的色彩,也是他在前两天刚刚发布的全新作品。与《两半》的怅惘、《云何爱》的遗憾不同,这首歌以跳脱的节奏、清新的编曲,将夏日的鲜活气息铺展在旋律里,上线不久便在各大音乐平台收获不俗热度,成为不少听众近期的“循环新选”。鲜少对外谈及私人情绪的于世轶,在提及这首歌的创作契机时,语气里多了几分难得的柔和。

这首歌的创作,源于一段藏在日常里的细节触动。创作初期,他总觉得旋律里少了点“能让人笑起来”的温度,直到某次旅游时,遇见了一个总在不经意间感染身边人的女孩——她会为街头流浪猫驻足,会因一杯冰饮的甜腻弯起眼睛,说话时的语气像夏日午后穿过树叶的风,轻快又温暖。这些细微的片段,慢慢在他心里攒成了创作的灵感。他没有刻意堆砌浪漫辞藻,而是把“冰镇汽水的气泡”“树荫下的闲谈”“傍晚掠过肩头的风”这些带着生活气息的画面写进歌词,用吉他轻快的扫弦搭配清脆的铃鼓,让旋律自带阳光的温度。

制作时,于世轶特意调整了自己的演唱方式,摒弃以往偏沉稳的声线,改用更松弛、明亮的音色,甚至在副歌部分加入了轻俏的转音,像是藏着未说尽的雀跃。他坦言,这首歌里没有复杂的情感纠葛,只是想把某个瞬间的心动,化成能被听见的欢喜。“夏天本身就是很热闹的季节,有些情绪不用藏得太深,像蝉鸣一样自然冒出来就好。”这种不加修饰的真诚,让《有你的夏天》跳出了常规情歌的框架,成了一首藏着细碎温柔的“夏日日记”,上线后,不少听众在评论区留言“听着歌就想起了夏天里的某个人”,这份隐秘的情感共鸣,恰是这首歌最打动人的地方。

四、行业突破:90后独立制作人的标杆之路

2024年,于世轶的专业能力进一步获得行业权威肯定,凭借在独立音乐制作领域的突出表现,他成功提名亚洲音乐盛典(AMA)“最佳新人制作人”,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位入围的90后独立音乐制作人。这一突破背后,是他五年来的持续积累:截至2024年6月,他累计独立制作作品超40首,涵盖抒情、流行、轻摇滚、国风等多种风格,合作机构包括多家主流音乐厂牌及独立音乐平台;同时,他主导的“差异化制作”理念被业内广泛认可,即根据歌手特质与作品定位,打造兼具个人风格与市场适配性的作品,相关案例多次被行业媒体作为典型分析。

作为音乐制作人,于世轶始终积极参与行业前沿交流活动,2023年以来,他先后受邀参与三场全国性音乐制作峰会,结合自身实战经验分享作品打磨技巧与创作思路,为新人从业者提供可落地的成长建议。同时,他依托自身资源,推动建立“青年音乐创作交流平台”,链接制作人与歌手资源,截至目前已促成十余组优质合作,助力多首原创作品实现商业化落地。

在职业发展中,于世轶始终保持对音乐的初心,即便荣誉加身,仍坚持亲自参与作品的核心制作环节。他表示:“音乐行业的核心是作品,无论身份如何变化,把每一首作品做到极致,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对于未来,他计划进一步拓展创作边界,尝试将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流行制作结合,同时筹备个人首张创作制作专辑,预计收录12首风格各异的作品,全面展现自身在词曲创作与音乐制作领域的综合实力。

从行业新人到权威奖项认可的90后标杆,于世轶的职业轨迹清晰展现了新一代音乐从业者的成长路径:以专业能力为根基,以持续深耕为动力,在多元领域不断突破。他的经历不仅证明了独立音乐制作人的发展潜力,更为行业注入了年轻化的活力,成为推动华语音乐创作与制作水平提升的重要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于世轶:以专业铸标杆 90后音乐人的多维深耕之路 https://mxgxt.com/news/view/1903797

相关内容

业界传奇王筱:三十载深耕演艺经纪,以匠心铸就华语娱乐产业标杆
太合音乐集团:以专业深耕音乐产业
从垂直深耕到生态扩张:哇唧唧哇的产业进阶之路
法伯丽荣膺“国货领航品牌”称号:八年深耕铸就高端护肤行业新标杆
深耕行业十余载,张哲以专业铸就演艺舞台无数经典
名人传记专题:一个90后的千万富翁之路
深耕志愿指导十余载 湖南山枫木悦团队何以成为行业标杆?
周深的音乐与成长之路
周深获亚太U35先锋领袖:音乐人如何打破边界成为行业标杆?
从广泛影响到垂直深耕,抖音达人生态驱动营销多维进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