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与周深:音乐产业中的翻唱与原创探讨
01信与周深的讨论
歌手苏见信在《天赐的声音》第三季第二期节目中意外发火,引发了广泛关注。在舞台表演结束后,他发表了一番令人深思的言论,显然是对当前音乐界的一些现象感到不满。

与其说是发火,更可以说信是触动了心弦。在说出这番话时,他的神情并未显得过于激动。然而,这段话却如同金石之声,引人深思。信的大致意思是:
► 信的观点
如今,众多电视台都热衷于翻唱歌曲和追求速成效果。尽管在翻唱过程中,编曲和唱功确实有所提升,但遗憾的是,这并未推动华语乐坛的整体进步。

你成功地翻唱了歌曲,也因此走红,难道你不感到开心吗?但你想过没有,那首歌是你自己创作的吗?这一连串的反问,让现场的气氛变得沉重。

► 周深的回应
或许是为了缓解尴尬,周深对信的观点进行了回应。周深强调,原创音乐确实需要一定的门槛,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敏锐的感知。

在周深看来,精彩的翻唱能够吸引众多听众,每个舞台和音乐综艺的呈现都来之不易。同时,这也是歌手们展示自我才华的宝贵机会。然而,这也无疑将两人推至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02翻唱与原创的平衡
► 翻唱的现象与价值
翻唱在流量上往往能迅速走红,而在质量上则更容易产生精品。据《2021中国音乐营销发展报告》指出,BGM、翻唱以及二创等音乐类短视频的广泛传播,为众多爆款歌曲的出现推波助澜。优秀的作品、专业的音乐团队,以及杰出的歌手,都能使一首翻唱歌曲达到新的高度。近年来,因翻唱而声名鹊起的歌曲不胜枚举。例如,张韶涵凭借翻唱赵雷的《阿刁》而再次受到瞩目;张杰和邓紫棋也先后因翻唱逃跑计划的《夜空中最亮的星》而受到热烈欢迎。房东的猫翻唱了朴树于1999年创作的《New Boy》,其清新明快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甚至让人忽略了朴树原本的气质。还有单依纯在“好声音”舞台上,用她低沉厚重的嗓音唱火了《永不失联的爱》。翻唱无疑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 原创音乐的挑战
然而,正如信所言,乐坛的进步仅仅依靠翻唱是远远不够的,原创才是音乐的根基。但现实情况是,现今的原创音乐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宏观角度看,音乐人数量众多,但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却寥寥无几。据数据显示,每天有大量新歌在国内平台上线,而spotify上的数据更是惊人。然而,在这些海量音乐中,真正用心制作、具有深度和内涵的作品却并不多见。甚至存在一些“神曲”制作公司,他们利用实时舆论热点检测系统,快速捕捉并利用热点词创作歌曲,以追求速度和流量。这种环境下,如何保证音乐的质量和深度,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他们每天如同流水线般不断产出与热点紧密相连的歌曲,全然依赖用户真实的收听与下载数据。这个现象对于传统的唱片公司而言,无疑是一个全新的、陌生的领域。以往,他们可能需要深入生活去寻找创作灵感,然而在当下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环境下,只需在抖音或快手等平台上轻轻一刷,便能获取到海量信息,为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03短视频与音乐产业变化
► 短视频平台的崛起
确实,随着技术革新和短视频平台的崛起,中国流行音乐产业格局已发生深刻变革。在这一背景下,原创音乐显得势单力薄,面临重重挑战。原创音乐的创作难度高,对听众的审美要求也相应提高,因此在缺乏流量和群众基础的情况下,许多试图打造原创音乐综艺的节目往往难以脱颖而出,甚至无法激起水花。

► 原创音乐的困难处境
这让不少人开始怀念起《中国好歌曲》时代的辉煌。央视曾将众多幕后默默耕耘的独立原创音乐人,如莫西子诗、金玟岐、赵照、赵雷和杭盖等,推至台前,为他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然而,这档节目在历经三季后,还是未能逃脱停播的命运。曾经担任导师的刘欢,在节目中流露出深深的遗憾,感慨道:在繁华喧嚣的中国电视界,这档以原创为核心的真人秀节目竟难以寻得容身之地。
原创音乐,这一乐坛的灵魂,虽然面临重重挑战,却始终掌控着乐坛发展的命脉。在繁杂的乐坛生态中,我们需要专业的媒体人士来甄别和推广优秀的原创音乐,同时也需要广阔的舞台和专业的综艺节目为音乐人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期待未来,能够看到更加开放、包容且富有创意的舞台,让更多杰出的音乐人在此绽放光彩。
举报/反馈
网址:信与周深:音乐产业中的翻唱与原创探讨 https://mxgxt.com/news/view/1900034
相关内容
周深音乐之路:从翻唱到原创的蜕变史唱响梦想:KTV行业中的音乐创作与原创文化
周深的音乐影响力与十大经典翻唱作品
周深嗓音与技术的争议:审美与接受度的多元探讨
音乐创作中的原唱与创作者:刘德华与伍佰的合作启示
周深:在音乐创作中追求深度与认同的隐忍探索
周深音乐风波与华语乐坛生态
周深:音乐中的自信与突破
周深:音乐旅程中的探索与成就
简弘亦的音乐蜕变:从翻唱到原创的蜕变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