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晨《年轮》海外下架风波:一场网红掀起的版权暗战与行业困局
"唯一原唱"的争议言论如何让一首经典OST陷入全球版权拉锯战?当海外听众突然发现张碧晨版《年轮》变灰下架,这场由网红直播引发的连锁反应,正撕开音乐产业最隐秘的版权伤疤。
image
导火索:网红一句话点燃版权火药桶
7月22日,粉丝超2000万的网红歌手旺仔小乔在直播翻唱《年轮》时,面对网友标注原唱的要求脱口而出:"张碧晨是唯一原唱,我绝不改口!"这段被疯传的录屏迅速登上热搜,直接触发了词曲作者汪苏泷团队的强硬回应。
image
三天后,汪苏泷对接账号宣布收回《年轮》所有商业演唱授权。张碧晨工作室随即晒出合约,声明享有"全球永久演唱权"但"今后不再演唱"。这场看似突然的版权战争,实则暴露了OST歌曲长期存在的原唱认定混乱问题——在法律未明确定义"原唱"的空白地带,行业惯例、平台标注与公众认知早已南辕北辙。
行业潜规则:OST歌曲的版权迷局
《年轮》作为2015年《花千骨》插曲,本质上是片方定制的"商业命题作文"。据匿名音乐制作人透露,此类OST常采用"同步录制不同版本"的操作:汪苏泷作为创作者率先完成demo,片方为配合剧情需要,另邀张碧晨录制女声版同期发布。这种模式下,法律层面词曲版权始终归属汪苏泷,而表演权则通过合约分割。
image
平台标注进一步加剧混乱。QQ音乐曾短暂移除张碧晨"原唱"标签又恢复,网易云则始终标注"双原唱"。这种摇摆源于行业潜规则——片方为控制成本,常在合约中使用模糊表述,既满足歌手"原唱"宣传需求,又保留创作者后续授权灵活性。《凉凉》《说散就散》等爆款OST同样存在类似争议。
海外下架背后的版权博弈
7月27日,巴西、德国等地网友发现QQ音乐海外版张碧晨《年轮》突然变灰。技术层面看,这可能是海蝶音乐海外版权区域代理缺失所致(林俊杰同公司作品也存在类似限制);但更值得玩味的是时间点——恰逢汪苏泷收回授权后48小时内发生。
法律专家指出,张碧晨声明的"永久演唱权"仅指表演权,而汪苏泷作为著作权人拥有更高阶的"版权核按钮"。参考金志文《我想念》先例——这首同样由汪苏泷创作的歌曲,在版权到期后即遭全平台下架。此次海外版异常,不排除是版权方施压平台调整的结果。
版权觉醒:从网红翻唱看行业变革
事件折射出短视频时代二次创作引发的连锁反应。当旺仔小乔这类月翻唱量超百万的网红,在直播中随意定义"原唱"时,其影响力已远超传统媒体。汪苏泷团队的快速反应,正体现创作者对话语权流失的警惕。
更深层矛盾在于非创作型歌手的困境。中国音著协数据显示,张碧晨登记词曲创作数为零,这意味着其代表作的生命线完全握在版权方手中。相比之下,周深近年积极收购《光亮》等歌曲版权,邓紫棋更坚持原创,都显示出行业新趋势。
尾声:音乐产业的未来之问
《年轮》风波本质是市场认知与法律事实的割裂。当听众习惯将"最火版本"等同于"唯一原唱",当平台为流量模糊标注标准,当片方继续利用合约漏洞——这类纠纷只会愈演愈烈。
或许正如网友感叹:"我们怀念的不只是某版《年轮》,而是那个创作者、演唱者、听众各得其所的黄金时代。"在算法与流量统治的当下,重建这份平衡,需要比版权战争更深刻的行业变革。
举报/反馈
网址:张碧晨《年轮》海外下架风波:一场网红掀起的版权暗战与行业困局 https://mxgxt.com/news/view/1900001
相关内容
年轮风波:表演权、版权与张碧晨汪苏泷的博弈张碧晨团队“神操作”毁十年路人缘:一场版权风波背后的公关灾难与行业警示
从《年轮》版权之争扒一下张碧晨的争议往事
张碧晨版权之争惨败收场?告别《年轮》背后暴露艺人致命软肋!
汪苏泷与张碧晨的“原唱之争”:一场娱乐圈的版权罗生门
张碧晨与汪苏泷的版权风波:一场“先发制人”的自我反击
张碧晨风波不断!丑闻缠身后事业急转直下,华晨宇意外
张碧晨版权风波:未婚当妈遭汪苏泷撕掉体面
2300万粉丝网红道歉:一场蒙面演唱会背后的版权风波
旺仔小乔让歌手圈大地震?张碧晨坚称是唯一原唱,汪苏泷方决定收回年轮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