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话来了——孟美岐教别人演戏,严浩翔当说唱节目导师,真是让人笑掉大牙了。
如今的内娱,越来也癫了。《新说唱2025》的开播,本该是专业引领的席位,结果因为年龄与资历的错位、实力与身份的反差,成为全网热议的焦点。
导师席位的严浩翔,仅仅只有20出头,被称为“史上最年轻的导师”。消息一出来,台下就有选手忍不住当场diss:“他连地下battle都没混过,凭什么坐这里?”
灯光下的严浩翔显得镇定自若。他的声音带有磁性,台风如王者归来。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手里并没有拿得出手的说唱代表作,圈内认可的battle成绩更是无从谈起。支撑他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似乎只有千万粉丝的呐喊和平台给的资源。节目组要的是流量带来的热度,他要的是能被更多人看到的机会,至于“专业”二字,似乎在这场博弈中悄悄退后。
在《天赐的声音》中,当时23岁的孟美岐坐在导师椅上,面对的选手是已经在乐坛唱了二十年的周传雄。台下的窃窃私语几乎要盖过现场的背景音乐。三年舞台经验,几首勉强算流行的歌,连拿得出手的代表作都没有。可她却自信地翘着二郎腿,跟着流程点评起了前辈。
有人说这是娱乐圈的新旧交替,也有人直言这是资本在背后操盘,甚至觉得是对专业的不尊重。可孟美岐似乎没被这些声音影响,该点评时点评,该微笑时微笑,按按钮的动作干脆利落。她是流量捧出来的宠儿,是节目组眼里的话题制造机,这份“底气”,似乎早已盖过了专业上的短板。
其实早几年,娱乐圈就上演过类似的“导师错位”。章子怡在影坛早已是响当当的“国际章”,奖项拿到手软。但当她第一次坐上音乐选秀的评委席,成了唯一的非歌手导师时,尴尬还是藏不住。
她认真研究每一位选手的表演,努力扮演好“懂音乐”的角色,可那英一句“起到造型上作用”的玩笑话,还是流传了很久。章子怡没反驳,只是微笑着脚趾抠地。在电影里,她是掌控全场的女主角;在红毯上,她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可到了音乐舞台,她只是个没有乐理基础的“门外汉”。再耀眼的电影光环,也照不亮专业上的空白。
还有柯以敏,顶着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毕业的头衔,本该是导师席上的“权威”。可最后让她出圈的,不是扎实的音乐造诣,而是一句句“滚出去”“像母猪”“唱得像驴叫”的毒舌点评。她似乎忘了导师该有的共情和激励,一门心思靠刻薄的语言制造话题,抢镜头。
那时候的她,是节目组眼里的收视保障,是热搜榜上的“话题女王”。可这份靠伤害别人换来的关注度,最终让她口碑一落千丈,成了争议的代名词。
外人总爱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发问:“她凭什么?”“他有什么资格当导师?”可很少有人想过,每一场争议背后,都藏着娱乐圈里复杂的选择和欲望。孟美岐没因为质疑退缩,严浩翔面对台下的不满依旧自信点评。
章子怡在音乐节目里落过泪,柯以敏在骂声中慢慢淡出大众视野,还有靠“毒舌”刷存在感的丁太升。他们或许都知道自己不被所有人认可,却还是在风暴中心选择了坦然面对。
他们没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代表作,没有在专业领域深耕多年的沉淀,更没有对行业该有的谦逊和敬畏。可他们有流量,有话题,有资本在背后撑腰,有节目组推着往前走。
但不管怎样,大家都该明白:不是流量多就有资格评判别人,不是摆得出导师的姿态就有分量。真正的导师,永远是专业与敬畏的守护者。总有一天,岁月会给出答案,告诉我们谁只是昙花一现,谁才是真正能照亮别人的引路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