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培训正成为国内娱乐行业的全新焦点。国内多家头部娱乐公司纷纷进军这一领域,推动这一业务的快速发展。乐华娱乐作为业内的先锋之一,今年年初与北京市朝阳区燕京实验中学合作,共同开设面向初一和高一新生的艺术特色班。这个新项目以其创新的“双轨制”模式,即文化课与专业课6:4的比例,吸引了大量青少年参与,学费定为8000元/年。
紧接着,香港英皇娱乐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三方携手于今年暑期开启了“青少年艺人培训班”2025年暑期班,招生范围涵盖全国8至18岁的青少年,培训内容包括表演、声乐、舞蹈等多个方面。此次合作的亮点在于,英皇集团COO霍汶希与乐华娱乐CEO杜华亲自担任演艺顾问,香港演员陈国邦则开设了“明星嘉宾表演工作坊”。暑期班的内容吸引了大量家长和学员关注,现场报名人数居高不下。
此外,华策影视也没有错过这个新兴的市场。今年4月,华策推出了“新星计划”,通过华策影视学校的“双线培养”方案,面向全球招募14至24岁青少年。该计划以“三年全日制学历教育”培养国际化、全素质的艺人,成为市场上的一大亮点。和乐华娱乐不同,华策在艺人培养过程中加入了“保证学历”的环节,学员完成三年培训后,不仅可以参加普通高考和艺考,还能通过高考考入海外知名院校。这一方式似乎为市场上对艺人文化水平的质疑提供了解决方案。
随着行业内逐渐加入更多公司,偶像培训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乐华娱乐的核心依旧是艺人经纪,王一博无疑是公司的“台柱子”。然而,过度依赖单一艺人带来收入的局限性已经显现。为此,乐华娱乐通过与中学的合作,既降低了初期投入的风险,又通过寒暑假的艺术研学集训获得了额外的收入,这样的模式让乐华的“校企合作”有了更大的经济价值。
相比之下,华策的“新星计划”则更侧重于培训体系的独立性和艺人后期的职业发展,尤其是影视行业的资源和平台支持。华策的这一做法或许更适合未来发展的需要,毕竟其本身便是影视制作公司,在业内积累了丰富的资源。
然而,偶像培训的“诱惑”并非没有挑战。国内偶像市场的供需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尤其是在偶像和影视行业整体环境低迷的背景下。乐华虽然通过学校合作与风险分担的方式实现了“外包”式的偶像培训,但依然面临诸如“偶像文化”匮乏、缺乏舞台等问题。对于乐华旗下女团EVERGLOW的中国籍成员王怡人来说,尽管她已经出道6年,但依旧是“0工资打工人”,这一问题也凸显了偶像培训模式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华策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尽管虞书欣凭借选秀综艺一举成名,但她真正的飞跃却是在出演了华策出品的电视剧《苍兰决》后才实现的。华策虽然为她提供了早期的资源支持,但真正让她大红大紫的是其后续的影视作品,而非仅仅依赖偶像出道。
从这些公司近年来的表现来看,偶像培训市场并非一片坦途,虽然它为娱乐公司提供了新的收入增长点,但也暴露出许多潜在的风险。对于志在从事偶像事业的年轻人来说,舞台的光鲜亮丽往往掩盖了背后的艰辛与挑战。
在这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乐华、华策等公司看似各自拥有自己的优势,但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疑虑和挑战。乐华依赖传统的韩式偶像训练模式,而华策则通过独立且系统的培训体系培养全能型艺人。尽管如此,面对日益变化的市场格局,两家公司的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
对于这些抱负高远的年轻人而言,偶像培训虽然看起来是通往明星之路的捷径,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在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