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人隐私成“商品”?50元一条明码卖,央视曝光整条黑链!

发布时间:2025-11-23 23:41

你敢相信吗?艺人的身份证号、精准航班信息,在某些隐秘的群聊里,竟然只要几十元就能买到手。近日央视的一则深度报道,直接撕开了娱乐圈隐私贩卖的遮羞布,曝光了一条从行业内部人员到“中间商”再到粉丝的完整黑链,每一个环节的操作都让人脊背发凉。当追星的热情被不法分子当作牟利工具,当公民隐私沦为可以随意交易的“商品”,这背后的猫腻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

粉丝变“中间商”,2万获利背后的交易细节

据央视报道,这起案件的核心人物之一张某,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艺人粉丝。起初她只是频繁追星拍照,没想到因为能精准拍到艺人行程,逐渐受到一些付费顾客的关注,随后便加入了多个所谓的“代拍群”。正是在这些群里,她结识了一名自称在航空公司工作的人员,一场肮脏的交易就此展开。

两人约定,航空公司相关人员提供艺人的身份证信息、航班起飞降落时间、舱位等级等核心隐私,每条信息的交易价格在50元到80元之间。而张某拿到这些信息后,立刻开启了“加价倒卖”模式,针对不同需求的粉丝,将信息价格炒到最高1000元一条。警方调查数据显示,张某在这段时间内,累计非法交易艺人及公民个人信息上百条,从中获利超过2万元。

更让人震惊的是,张某的“货源”并非个例。案件中的另一名涉案人员舒某,是航空公司外包客服公司的员工,她利用日常工作中能够接触到旅客信息的职务之便,直接将艺人的航班信息、身份信息记录在纸上,然后转手卖给下家牟利。正是这种“内部人员失守”的情况,让艺人隐私毫无保障可言。

漏洞在哪?从内部到外部的“隐私失守”全解析

这起案件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不仅因为涉及艺人隐私,更暴露了多个环节的监管漏洞。首先是航空行业的信息管理漏洞,舒某作为外包客服人员,本应受到严格的信息保密培训和监管,但她却能轻易将核心隐私信息带出并贩卖,可见部分企业在员工管理、信息加密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尤其是对外包人员的监管流于形式。

其次是“代拍”行业的乱象助推。近年来“代拍”行业逐渐兴起,一些粉丝为了获取艺人的独家照片、行程信息,愿意支付高额费用,这种需求直接催生了隐私贩卖的市场。而各类“代拍群”“粉丝群”成为了信息交易的隐秘场所,群内管理混乱,相关平台对此类违规群聊的监管也存在盲区。

最后是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的缺失。部分粉丝认为“花钱买偶像信息”是追星的正常行为,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已经触犯法律,同时也间接助长了隐私贩卖产业链的滋生。

法律不会姑息!涉案人员已被严惩,行业警钟敲响

值得庆幸的是,这起案件中的涉案人员最终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张某、舒某因非法交易公民个人信息,已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办案民警在采访中表示,此案的查处不仅是对涉案人员的警示,更是对整个行业的提醒。无论是航空公司、经纪公司还是相关平台,都应当承担起隐私保护的主体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管,从源头堵住漏洞。

隐私不是“追星筹码”,你怎么看?

艺人虽然是公众人物,但他们的个人隐私同样受法律保护,身份证号、航班信息等核心信息更是不能触碰的“红线”。这起案件撕开的不仅是娱乐圈的隐私黑链,更让我们看到,任何以“追星”“爱好”为借口的隐私侵犯,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你怎么看待艺人隐私被明码贩卖的现象?你认为除了法律制裁,还该如何堵住航空行业、粉丝群体中的监管漏洞?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关注我,带你直击更多行业内幕,了解法律边界!

举报/反馈

网址:艺人隐私成“商品”?50元一条明码卖,央视曝光整条黑链! https://mxgxt.com/news/view/1894682

相关内容

央视曝光艺人隐私黑产链:当个人信息成为明码标价的商品
从50元到1000元:一条明星航班信息背后的隐私黑产链条
艺人行程“白菜价”!央视曝光买卖艺人隐私链条
50元买隐私,1000元转卖:艺人隐私岂能成“摇钱树”?
倒卖明星隐私链条被曝光 律师提醒守住底线、理性追星
陪睡陪玩都不算啥,央视曝“隐私链条”撕开恶心一幕王楚钦也中招了
艺人隐私产业链:代理商交350元可拿500人证件信息
谁在“偷走”你的手机号?315曝光获客软件,百亿条隐私成商品
明星隐私倒卖成产业链,大数据下的个人隐私该何去何从?
明星个人信息最低5元一条被售卖 4人判刑泄露上万条隐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