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流量造星”,让更多普通人站上舞台

发布时间:2025-11-22 03:57

▲虎鲸超越班学员排练。图/虎鲸文娱

在国内影视与舞台表演行业普遍面临“新人难冒头、就业不稳定、机会高度集中”的现实背景下,虎鲸文娱于11月17日宣布推出国内首个全娱乐场景演艺人才培养计划——“虎鲸超越班”。这一举动,不仅是一次人才战略层面的调整,更是一种教育方式、行业结构乃至人才生态上的革新探索。

从“春苗编剧计划”“海纳国际青年导演发展计划”,到如今的“虎鲸超越班”,虎鲸文娱正在构建一个集内容源头(编剧)—创作中枢(导演)—呈现终端(演员)于一体的系统化人才链条。对一个长期缺乏基础设施、极度依赖经验主义与关系网络的文娱行业来说,“体系化的人才培养”本身就是稀缺资源——而“稳定收入式的全职聘用”,更是几乎没有公司真正敢投入的创新模式。

稳定的专业人才是行业的基础设施

很多行业外的观众并不了解:即便是来自北电、中戏、上戏这类顶级院校的表演新生,也正在面对残酷的行业断层。新人演员普遍面临着现实困境是:项目供给少,影视剧开机数量减少,甚至大量剧组临时停摆;试戏机会少,多数角色通过人脉推荐,不公开试镜;曝光渠道单一,没有系统化的展示舞台,难以被行业看到;收入极不稳定,许多毕业生一年拍不到戏,兼职成“常态”。

对一个年轻演员而言,最难的不是竞争,而是生存周期过短。理想上,他们应该有三到五年时间积累经验、打磨演技;现实中,大多数人因为收入无法维持生活,不得不中途转行。

关系链条主导的就业方式,正在压缩新人的上升通道。无论是选角公司、剧团,还是制作方,“口口相传”“熟人介绍”依然是行业主要的选角方式。年轻演员即便能力优秀,也可能因为没有人脉而无从获得机会。这种结构性问题,不可能靠短期培训班解决。培养演员不是“一两个月速成”的事情,它需要长期实践、多场景训练、系统化指导、职业发展规划。然而这些,都不是传统培训机构能够提供的。

行业缺的不是“明星”,而是可以长期演戏的专业演员。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的不是爆红流量,而是能稳定出演角色的实力派,以及能跨戏剧、影视、综艺多场景的复合型人才和具备扎实基本功的“职业演员”。

稳定的专业人才,是行业的基础设施。“虎鲸超越班”的出现,恰恰回应了这一行业痛点。

“全娱乐场景”是训练方式的革命

虎鲸文娱旗下拥有优酷与大麦娱乐,覆盖从剧场、巡演、音乐演出到综艺、影视、线上内容的全链路资源。“全娱乐场景”意味着,演员的训练不再被限制在单一场域,转而通过戏剧 + 影视 + 音乐 + 综艺等全场景打磨表演力。这种训练体系,国内此前几乎没有任何文娱公司能做到。

虎鲸文娱给新人提供了行业少有的“成长闭环”,内部导师+项目试戏,让新人真正站上“可见的位置”。这不是短期培训机构可以做到的,也远远超越影视公司“项目制选角”的模式。

“全职艺人”与“稳定收入”意味着正视演员的职业属性

放眼国内行业,很少有公司愿意给新人演员提供“全职化”岗位。但在虎鲸超越班,选拔后将成为集团全职艺人,可获得稳定收入,在计划内接受长期、系统化培养。

表演是一个极度需要心态沉淀的职业。不稳定收入往往逼迫年轻演员为生存焦虑,为生活长期奔波,放弃长期训练,分散对表演的投入。稳定收入能让演员真正“沉下心来学表演”。一个演员要在行业内闯出成绩,通常至少需要3—5年。稳定的收入保证了他们可以不因生活压力中断训练,不因经济困难放弃梦想,不必迫于生计做与表演无关的兼职,可以持续投入在训练与作品上。

在高度不确定的行业里,愿意给予新人长期资源投入的公司并不多。虎鲸文娱的做法,等于告诉年轻人:“不是你一个人在冒险,我们愿意和你一起承担风险。”

从“项目制生产”到“育人才、造生态”的人才生态重构

从“春苗编剧计划”到“海纳国际青年导演发展计划”,再到如今的“虎鲸超越班”,虎鲸文娱已构建一个几乎完整的创作链路。这意味着:内容源头、创作执行与呈现终端的全面协同,编剧提供优质文本,导演负责视听表达,演员具备稳定表演力。这三个环节形成内部协作闭环:“好剧本有人写、好导演有人拍、好演员有人演。”

人才不是一次性资源,而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生态。在影视行业越发需要职业化人才的今天,“梯队”尤为重要,从初级演员到主角班底、头部演员;从导演助理到青年导演、主导作品;从新编剧到联合编剧、主笔,这是一条真正的职业化路径。

虎鲸文娱的模式会进一步推动行业加大对人才的长期投入,重视职业化训练;强调公开试镜模式、打破“认识谁才能演戏”的隐性壁垒。从长远来看,这可能是影响中国影视生态的重要一步。

让更多普通年轻人拥有“被看到”的机会

虎鲸超越班坚持:不设专业门槛、不设背景门槛、在校、应届、非科班表演爱好者都可报名。这意味着北电、中戏的学生有机会,普通高校爱表演的年轻人也有机会,青年演员、社会人士,只要有天赋,都能进入体系培养。“无差别招募”并非降低标准,而是把机会重新交给公平竞争。

虎鲸文娱对于评估超越班的投入,不以“造几个明星”为衡量,而是为行业补齐人才断层、培养可持续创作的专业演员、为影视行业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深度参与行业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长期视角。

在很多公司热衷于“造一次性流量”的今天,虎鲸文娱却主动承担“系统性人才培养”的任务,反而显得难能可贵。

让认真演戏的人,不再被时代埋没。当下的年轻演员,最难的不是演戏,而是“生存”。“虎鲸超越班”的出现,第一次让年轻演员真正看到有人愿意长期培养你,有人愿意支付你的成长成本,有人愿意为你的职业发展负责,有人愿意给你舞台、镜头、观众与方向。

在行业的结构性困境中,这样的系统化行动,可能会在未来几年改变无数年轻人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它提醒整个行业,真正的竞争,不在于谁能造更多明星,而在于谁能培养更多专业人才。而“虎鲸超越班”的价值,正是在于让那些有潜力、认真努力的年轻人,有机会真正被看见、被扶持、被成就。

愿更多的年轻演员,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撰稿 / 新京报记者 刘玮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赵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告别“流量造星”,让更多普通人站上舞台 https://mxgxt.com/news/view/1887505

相关内容

越来越多明星走上舞台之后,“流量”让话剧变得更好了
越来越多明星走上舞台之后,“流量”让话剧变得更好了吗?
让更多流量向上向善
流量明星的专属舞台—揭秘在线收听网站如何助力流量明星人气飙升,流量明星崛起秘境,在线收听平台助力人气飞跃
不止 “接流量” 更要 “造流量”,平台明星争夺战叒升级
流量明星的舞台,在线收听网站助力音乐梦想起航
为何许多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普通人能成为流量明星?
人民日报刊文“敲打”明星:让更多流量向上向善
人民日报评流量艺人,让更多流量向上向善!流量越大社会责任越大
不仅争取流量,更要制造流量,平台明星竞争再度激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