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789矩阵”破局,魏牌谭健:智驾终局竞争是体验
(原标题:高山“789矩阵”破局,魏牌谭健:智驾终局竞争是体验)
[汽车之家 行业] 11月21日,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广州车展)如约揭幕。本届车展集中展示了中国汽车工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成果,呈现中国为全球汽车产业革新提供的“中国方案”。同期,汽车之家邀请了魏牌执行副总经理谭健展开深入交流,一起聚焦创新,共话行业未来。
魏牌执行副总经理 谭健
本次广州车展,魏牌全新高山家族、全新蓝山、新摩卡Hi4三大“明星车型”悉数亮相。作为魏牌面向中产家庭打造的高端新能源MPV车型,全新高山一车三款,满足多元出行场景和用户需求。谭健指出,高山‘789矩阵’的核心,是三款车型同一套高标配置,差异仅在尺寸,旨在适配三种不同场景。“我们改变了行业对MPV的固有认知,让买高山成为一种时尚。”
发布会期间,长城汽车正式发布了VLA辅助驾驶大模型,同时宣布最新一代CP Master辅助驾驶系统将首搭魏牌。谭健表示,这标志着魏牌正从智驾1.0阶段(解决‘能用’)率先迈入2.0阶段(解决‘好用、敢用’)。智驾2.0的核心痛点是建立人车之间的信任。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可解释的AI’,让驾驶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信任度上来了,用户才敢用,大模型才能进入‘越用越好’的迭代正循环。”
以下为对话实录(精编):
汽车之家:本次车展魏牌的阵容是怎么样的,有哪些亮点可以分享?
谭健:这次广州车展有两个核心点。第一,产品矩阵,两个产品系列都在场,MPV系列里面都是高山的7、8、9这三款车型。在展台的热度,我刚才转了一下,热度特别好。在SUV系列里面就是摩卡和蓝山,这是产品矩阵。
第二,今天发布了长城汽车首个VLA大模型,这个信息向外界做了传递,我看网上的关注度还是很高。会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它搭载的第一款产品就会快速的落地,向用户去推广、试驾。
汽车之家:全新高山家族推出三款尺寸不同的车型,这种"789矩阵"的策略是基于怎样的市场考量?
谭健:这三款车核心配置是完全一样的,不管是高阶的辅助驾驶,高阶的智能座舱,包括很多的大屏、副驾驶屏,后排娱乐屏,在价格最低的车型上都是标配的,四驱也要标配。冰箱标配。很多大家认为在更贵车型上,或者是高配车型上有的车型,我们在三款车型上全都有配。7、8、9三款车型的差异是尺寸差异,一个是5米05,一个是5280,一个是5米4。三款车型核心是适配三个不同的场景,更小的车倾向于年轻家庭,很年轻的人现在都开始买高山,大家觉得买高山是一种时尚,这是我们改变了行业对MPV的固有认知,所以高山就是不一样的产品,获得了很多年轻家庭的关注。
高山7
大家为什么觉得买它?核心是由于它的灵活性。现在这些人往往就是有停车困难,家里的停车位困难,并不是技术怎么样,是因为停车位受限,停车位置就是受限,它不能伸出去影响别人。所以高山7的灵活性是最好的,评价下来也是非常好的,内部空间也大,所以这些人选择了高山7。
对于高山8,我们强调宜商宜家的场景。家里面有双方老人都在的,这种场景现在越来越多了,照顾孩子的时候,就需要大家一块出去。所以,7个人可能都在车上,空间够不够大,而且老年人和孩子一块出去行李箱够不够大,这是大家庭的出行,高山8就特别好。平时还可以把高山8到工作当中去接一些工作,所以宜商宜家。接客户也不丢面子。
高山8
高山9强调商用车为主,它是六座车型,它更加强调拉一些特殊的客人。每一个座位坐起来都跟后排坐老板,我们是每个座都是老板座,而且行李箱的空间还特别大。这样特殊用户的接待,原来MPV接待是司机来干,高山9的接待过程,我发现很多老板在干。高山9给大家产生了一个新的变化。因为他觉得车上每一个人都觉得这个车挺好,空间还很大,他有面子。所以这个面子让我当老板的去才能让大家感受出来。
所以高山7、8、9适配三个不同的场景,更多是尺寸上的差异。对于很多用户关注的舒适、智能等,都是标配。我们三款车型三个尺寸适配三种不同的场景,这就是高山推广7、8、9一个系列的原因。
高山9
汽车之家:魏牌智能化品牌影响站住了,您刚才提到了发布了VLA,我们加速布置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对魏牌来说有怎样的影响?
谭健:中国的辅助驾驶从1.0阶段,现在在向2.0阶段发展。1.0阶段的认知是装上硬件,先解决你这个车能打开辅助驾驶,这是第一个阶段,基本上各个主机厂都做到了,往往很多主机厂还在打磨第一阶段。但是魏牌率先发布新的智驾大模型,就想率先进入到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装上硬件只是解决了能用的问题,但是用户体验了一年多新能源高阶驾驶下来,发现好用和敢用是解决用户的心理问题。
这怎么解决呢?把车辆和人之间的信任度加强起来,怎么信任?如果两个人开车,副驾驶指挥司机,说前面有一个人要避让,这个时候通过声音和语言传递的。但是车智驾的时候,前面有一个大坑的,智驾不会告诉你,突然做了一个减速的动作,给你吓一跳。这个时候你发现前面有一个坑,它才做了这个动作,你才会觉得这个智驾好。恰恰你没有这个坑,它做了一个减速,而且是急减速,你会觉得这个智驾很烂。如果人会告诉你,他会解释,但是智驾不解释。
所以在多媒体的屏幕上做了一个滚动弹窗,AI每一个思考动作,它看到周边的场景,车辆做的动作,它都通过这个弹窗告诉你。前面有一个小孩,或者前面有可能障碍,可能性出现横穿,我要提前减速,这个动作就告诉你了。它要减速它发现前面不同的路况,在车道线的颜色上也会给你不同的颜色,通过不同的场景,不同的颜色呈现,再加上文字性的提示,相当于把它的思考过程让驾驶员能够看到,这个时候信任度立马就上来了。如果车和人之间的信任度增加,用户才会更放心的用它。
那么这个过程越放心的用,我们这种大模型是能够迭代增长的,越用越好的这个场景才能驱动出来。所以中国的智驾进入到2.0阶段,我们发布的大模型就是要解决2.0的核心痛点,还能够向更长远的L3、L4以上的智能驾驶去发展。
汽车之家:如果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点,各家的AI大模型都做得比较好,从敢用到好用这个阶段,这个功能会逐渐的趋同。那您认为下一个决定消费者选车的关键点是什么?
谭健:核心就是体验。好用这件事翻译过来就是体验,不同的场景,我们去讲在大模型标定的过程当中,能不能走到前端去体验,他能不能把自己当作用户去体验,有时候每个参数机械与不机械,灵敏与不灵敏,都会影响用户的体验。每个人的感受也不一样,如果你是一个女司机,可能保守一点。男司机可能激进一点。假如前面有一个坑,你踩刹车的响应度和心理上是完全不一样,你能不能基于驾驶员是谁,车上坐的是谁,能不能把这个动作做协同性的变化,能不能学习车辆人的驾驶,并且把车上人的基本信息跟车辆自主的动作结合,这是我们进一步去体验优化提升的地方,我们认为把这个东西做成了,AI开跟人开一样。车上如果丈母娘在,绝对不把刹车踩得猛。如果小孩在,刹车就柔一点。这种体验是智驾下一步完善和升级的地方。
不同主机厂有不同的技术路线,大家去讲世界模型也好,端到端的模型也好,其实不管什么模型,大家是一个有机结合的过程,并不是由于出现了B取代了A,出现了C取代了B。这些模型路线在云端和车端是可以做协同性的,云端更加倾向于世界模型去通过数据累计、建模这些过程,可以做一些数据蒸馏放到车端,车端通过日常用户的数据使用、体验过程,这些数据回传到云端,它俩做协同性的迭代升级,这才是更好的设计方案。
在长城看来,我们不去跟谁争技术路线的命名,我们争的是用户体验怎么样。所以从理念认知上就不会宣传的那么激进,但是我们更多想把时间精力放在实际的动作执行上,这是我们对智驾不一样的看法。
汽车之家:您是如何评价魏牌在今年的市场表现,有没有遇到过什么挑战?
谭健:实话实说,虽然高山的销量还好,但是其实这个过程的压力是很大的。SUV的市场竞争非常严峻,去年蓝山有三款车型,今年应该有30款车型。这个过程当中发现了一个点,蓝山不管是谁来杀入新能源车的市场,销量和价格波动是最小的。而这一点,我们觉得我们做的可能稳健的路线,没有让用户觉得你在快速的降价,你为了保销量。而且凡是体验过蓝山的,又觉得我们的品质非常好,可靠性非常好,驾驶起来也非常好,车机的体验也非常好,大家的口碑非常正向,产品口碑很正向。
蓝山
所以蓝山从那么多市场竞争杀下来,我发现这个竞品进来干掉另一个车型,再来一个车型干掉另一个车型,蓝山的波动是最小的。所以长城公司对于产品的品质也好,产品基于用户体验的关注度也好,我认为这条路是正确的。
站在高山MPV这个品类,我们觉得赶上了一个窗口。MPV打了一个点,叫高山开启中国家庭MPV的新时代。原来是家商兼用,50%对50%,甚至偏向商用多一点。高山这款80%以上是C端用户不是B端用户,所以高山以家庭场景为驱动的两款车型改写了中国MPV这个品类,而且恰恰由于高山很多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很多车主买了高山,去分享高山的体验,关注度和流量非常好。一个零粉丝起家的账号,它的点赞量和互动量能够到700上千,这是很超出用户心理预期的,所以他乐于转发,乐于发一些自己的用车内容。这个时候跟品牌宣传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所以高山产品开着也很好,发出来又给自己带来了流量,所以进行了正向的循环。这也证明了MPV家庭时代这条路是走对了。
高山7最大的竞品不是MPV,是我们自己的蓝山和SUV的产品,高山相当于赶上了这个时代,我们用产品来讲,它的质价比和口碑很好,所以目前是正向循环的状态。不管是SUV,这个市场是很卷的,这也是正常现象。在卷的过程当中,如何坚守初心,坚守品质,这是我们要遵守的价值观。
汽车之家:今年1-10月份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是53%,燃油、纯电、插混的比例是5:3:2,包括明年购置税要退坡了,能不能预判一下明年的市场增速,新能源的渗透率以及市场格局。
谭健:我的个人预判70%是上限,新能源的上限。
汽车之家:跨度是几年呢?
谭健:我估计在3年之内就实现了。为什么70%是上限呢?这是中国能源结构和国际关系,以及中国汽车产业要想推进全球化,多重因素叠加的。再加上用户真实体验下来新能源产品之后,不管是增程还是纯电,还是混动,体验完了之后,他发现他要回归自己使用场景而做选择,这件事情已经出现了。不是像一开始那样快速的要购买一个新能源,我要尝鲜,我要体验。一旦进入稳态,我觉得格局就会趋于稳定,用户的选择也会回归理性,回归场景。主机厂也好,国家也好,它也回归到一个稳态,所以70%是一个上限。
多动力路线并存,燃油、混动,不管是HEV还是PHEV,还是增程,多种动力路线并存的状态。从国际化来讲,我们认为混动更有前途,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混动,包括HEV和PHEV,这是更大的前景。从海外来讲也不需要纯电动,或者是纯电动的发展空间会受限,因为海外能源受限,纯电动的产品还是初期的用户,跟中国的发展整个结构上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认为在两到三年的时间之内,国内也好,海外也好,它会多动力路线并存,不会趋于像前些年一样,认为大家都干纯电动,一窝蜂都干,不会这样的。
中国的汽车产业国际化是不得不走的路,长城汽车在这个链路上通过全动力路线,长城公司的核心优势,我认为就是核心优势,因为在发动机的领域,中国长城公司做的最好。变速箱这个领域,中国长城公司做的最好。多动力路线去到不同的海外市场,在配合以往国内大家去强调在海外,长远目标是把海外的销量要大于国内的销量。这样国内外协同并举,不同品牌协同并进。长城公司这几个品牌都是每个细分市场,它的聚焦性还是非常好的。不同品牌、不同细分市场聚焦,多动力路线并存,国内海外同时推进,我们认为长城公司在未来的这几年的发展路径上会越来越好。我们也希望这个行业慢慢的回归理性,因为不回归理性,在这样一个国际环境当中,中国汽车产业确实很难。
网址:高山“789矩阵”破局,魏牌谭健:智驾终局竞争是体验 https://mxgxt.com/news/view/1887149
相关内容
小牛电动推全明星矩阵,重塑电摩行业竞争格局鸿蒙智行完成“四界”矩阵布局,加速中国汽车智能化
什么是新媒体矩阵?2025年品牌必学的流量布局策略
新媒体全矩阵,2025短视频矩阵破局战:AI智能中枢重构流量生态
自媒体矩阵:2025全域流量AI矩阵工具破局突围
小牛电动推全明星矩阵,重塑电摩行业竞争格局 – 江苏传媒网
4月之家关注榜:车展盛况 智能重塑竞争格局
达人矩阵破局!海外品牌冷启动的流量与信任双引擎
宝马全景iDrive或重塑智能座舱竞争格局
新媒体矩阵:AI短视频矩阵3步打造亿级流量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