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演員的誕生》看電視方寸間跨屏跨領域融合創新

发布时间:2025-11-21 17:43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上一页下一页

  隨著粉絲經濟和流量經濟時代的到來,“小生”、“小花兒”等成為霸屏之主,一方面影視行業展現出如火如荼的發展態勢,另一方面行業也存在一些畸形發展的情形,演員片酬過高、流量明星缺乏演技等的質疑不絕於耳……

  不論是學界、業界還是觀眾都在發問“好演員去哪兒了”。

  在這場社會討論的背景下,浙江衛視推出了《演員的誕生》,用青年演員之間的PK,青年演員和演藝圈三位有公認演技的之間的對決來實現“演技”的重塑,從而回歸到表演的初心和本質。在回歸表演初心的路途上,《演員的誕生》採用了一條看似巧妙、實則富有挑戰的道路——用戲劇和電影的兩種表演形式對演員的演技完成考驗。

  兩種形式的創新融合 打破電視綜藝局限

  從節目的結構和表現來看,節目組選擇了兩種影視化的手法:一是現場的舞臺表演,二是銀幕上的鏡頭表演。這兩種形式把 " 戲劇 " 和 " 電影 " 綜合在一起,真正從演技層面考察一個演員。兩種極具考驗性的表演形式,同時也是演員的兩種主要形式在節目中得到融合呈現。

  實際上,這種形式也是浙江衛視一直的嚮往和追尋。《王牌對王牌》、《我不是明星》等節目中都可以看到端倪,在這些節目中,呈現了眾多致敬經典的舞臺表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致敬精神也在《演員的誕生》中被繼承,這也在時時刻刻提醒著每一位演員——真正的經典能夠被觀眾所記得,演員要對自己的行業和作品心存敬畏之心。

  這種將電視綜藝與戲劇表演、電影拍攝這三個原本獨立的概念的高度創新融合,為電視綜藝節目開闢了嶄新的表現形式,構建了一檔容納豐富、內容立體的深度複合式“大綜藝”節目,綜藝節目的內涵與外延都被延伸。

  章子怡在節目中對劉蕓曾説:" 在舞臺上會有忘詞、漏詞這樣的情況,接下來的表演(五分鐘短劇)肯定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要看你怎麼演。"就是這個道理。

  放大表演細節,全面展現實力演技

  戲劇,特別是話劇非常顯著的特徵之一就是他的直觀性和綜合性。舞臺和觀眾的距離非常近,不容許演員在舞臺上出現半點錯誤,即使是一句臺詞、一個動作的失誤也會影響到對手的發揮和觀眾的觀感,能被輕而易舉的發現。

  同時,由於節目時長的關係,戲劇的情感需要在短時間內得到集中爆發,戲劇張力和戲劇衝突的醞釀時間不能太長,這就對演員調動觀眾情緒的能力提出了極大考驗。這就是一個放大鏡,上臺的演員,不論是優點還是缺點,都會被最大化呈現,也正因如此,關於演員們演技的討論,會在每一期節目之後頻頻登上熱搜榜單。

  相對而言,後半段的電影表演中,年輕演員與導師們展開正面較量。導師們對劇本的駕馭能力要比年輕演員強得太多,電影藝術的基礎在於剪輯,因此如何運用鏡頭語言來講故事,展現自己的實力成為年輕演員們需要與導師的討教之處。

  在鏡頭之下,如何表現出角色所獨有的質感和魅力,如何在面對鏡頭時處理細微的面部表情,這些都是與戲劇不一樣的考察邏輯。也正因如此,觀眾們在看到章子怡的青蛇表演時,才會覺得這就是一條嫵媚青蛇該有的樣子。

  兩種形式最終都在同一個綜藝節目中呈現,再加上後臺準備中的一系列鏡頭和畫面的加入,節目本身也成為了一部激烈、充滿懸念的大片。

  這樣的對比和考驗下,無疑能夠成為考驗演技的最佳方式,不論是導師還是年輕演員的演技,都需要經歷這番實踐的檢驗。

  從劇本到後臺,精品意識無處不在

  節目最基本的形式,就是年輕演員來參演經典劇情。但是參演什麼樣的劇情卻是一個影響到節目關鍵的巨大問題。莎士比亞曾説:“戲劇是時代的綜合而簡練的歷史記錄者”

  節目總導演吳彤在微博中説,做成一個娛樂向的綜藝並不難,把握住笑點就行。導演在微博中透露,《演員的誕生》不走尋常路,在劇本上選擇上,每一期節目都要在 300 多個劇本中進行挑選,最終確定 6 個劇本,並且還要對劇本修改打磨,並要讓選手雙方在臺詞、戲份上達到平衡,避免失去競技節目的公平。

  翟天臨和余少群表演的《繡春刀》、劉燁和舒暢表演的《不要和陌生人説話》、尹正和週一圍強強聯手上演抗戰史詩《刀鋒1937》、王俊凱協助演出的《唐山大地震》、章子怡和週一圍表演的《胭脂扣》等均是影視行業的經典著作。

  節目組一方面以這些題材為原型,或者説為線索,但要在短時間內將最具戲劇張力和矛盾衝突點的細節彰顯出來,就需要對這些劇本展開再創作。而節目組通過提供精彩的、經過二度創作的劇本,既能夠保證故事線索的合理與扣人心弦,同時又能予以演員充足的發揮空間。

  在第三期節目中,《我的父親母親》主演鄭昊與歐陽娜娜再現了電影,但故事劇情又是與原劇情延伸的另一段故事,這就是在經典基礎上的創新。

  除了在劇本上保證對劇本的尊重,節目組在硬體和節目製作的細節中都具有精品意識。

  在技術上,現場舞臺 " 一比一 " 實景搭建,幕後的短片拍攝由專業的影視拍攝團隊完成,畫面的景別、構圖、機位均極為講究。這些技術保證了節目的精品品質,同時也表達了對經典的尊重。

  在整體形式上,冷淞曾對此節目評價:“節目中按照電影級打造的專業化綜藝表演段落,可以進行拆條和短視頻傳播,最終能夠讓觀眾僅在移動端點擊中便能感受到國內一流演技。”

  當然,也正因為從導師到青年演員,從戲劇到電影,從劇本到技術的一系列融合創新,與精品意識,讓能保證《演員的誕生》真正成為演技試金石。

標簽:

网址:從《演員的誕生》看電視方寸間跨屏跨領域融合創新 https://mxgxt.com/news/view/1886048

相关内容

創新藝人經紀公司:歷史,領域,電視,音樂,體育,榮譽,
全明星陣容方言出演電視劇《山海情》
《明星的誕生》:網絡綜藝的正確打開方式?
中國電視明星真人秀:內容演變及創新研究
從明星代言電視廣告流變看大眾流行文化變遷
頂流明星、流量藝人與主流影視表演文本生産
跨界實力派演員楊若兮 出道二十餘年不忘初心
電視媒體合作共贏的模式與要素
媒體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主持人素質提升淺議
從球場到伸展台,運動員如何成為新世代時尚明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