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作曲工作者乐曲创作历程之探析.pdf

发布时间:2025-11-21 12:19

傑出作曲工作者樂曲創作歷程之探析 黃揚婷 吳永怡 高雄師範大學博士班 國立台東大學副教授 摘要 作曲是音樂活動中一種原創性的表現 ,是從無中生有卻具一定邏輯性的創造生產性 成品 ,而作曲家就是具有創造生產能力之資優行為者。本研究是以我國四位傑出作曲工 作者為研究對象,經由深度訪談及蒐集相關文件的方式進行探究 ,以瞭解其進行樂曲創 作之歷程。綜合本研究之結果發現,在學習樂曲創作的歷程上 ,這四位作曲工作者獲得 父母親的全力支持 ,並在良師典範的指引下學習音樂理論與作曲技術,其樂曲創作的歷 程 ,可歸納為以下六個過程:專注執著的創作樂曲 、體驗豐富的人生經驗 、構思具原創 性的主題、完成具邏輯性的樂曲 、尋求作品展現的舞台及持續不斷的自我突破 ,所產出 的樂曲需具有創意及受到守門人的宣傳與推銷,才易邁向成功之路。最後根據研究結果, 提出傑出作曲工作者在樂曲創作歷程上之影響因素及對未來學習作曲者的在樂曲創作上 的建議 。 關鍵詞 :傑出、作曲工作者、創作歷程 1 壹 、緒論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作曲是音樂活動中一種原創性的表現 ,是從無中生有卻具一定的邏輯性 ,亦是一個 擁有獨特軌跡與脈絡的創造生產性成品 。一首曲子的內涵除了聽得到的演奏方式 、歌詞 音韻 、曲調曲式之外,其背後還蘊育著作曲工作者的個人觀點 、生命歷練與美學想法 , 這種種都錯綜複雜地交織於音符中 ,因而 ,作曲者必須深入思考樂曲創作的元素,懂得 音樂 ,用音符寫下生活中的點滴與想法,並深入感受民眾的情感及生命歷練 ,如此才能 創作出被大眾所接受的音樂。若以Renzulli(1978)所提出的資賦優異三環概念來看 ,資優 行為是由中等以上的能力、高層次的工作執著與高層次的創造力三者間相互作用所產生 的結果 ,換言之 ,作曲家就是具有創造生產能力之資優行為者。 在這六 、七十年間 ,國內陸續有許多從西方留學歸國的優秀作曲者 ,他們從傳統文 化中尋找創作素材,並用自己的本土語言來傳達樂音 ,這是極難能可貴的 (吳美瑩 , 1998)。例如:林品晶赴美後遇上現代音樂大師JohnCage的新音樂 ,而專注於以古詞入 調 ,作品融合中國音樂與西方新音樂之特色,多次囊獲羅馬獎、美國古根漢獎學金等國 際作曲大獎(香港中文大學,2006);陳偉光18歲才學鋼琴,卻可以憑聽覺來重組樂曲 , 至今已寫過 17 大套的管絃樂曲 ,其認為專注與孤獨是創作者最好的朋友 (張蓓蕾 , 2000);作品充滿濃郁民族風格的郭芝苑 ,不著痕跡地融合南北管、歌仔戲、弄車鼓等傳 統民間音樂 ,扣人心弦 ,終身致力於創作台灣文化根源的音樂 (簡巧珍 ,2003)。 從Csikszentmihalyi(1996)、PolicastroGardner(1999)的研究指出 ,來自於各個不同領 域的傑出創造性人物 ,都全心全意地熱愛工作 ,甚至達到廢寢忘食與近乎上癮之共同特 徵。對作曲家而言 ,亦是如此 : 1933年 ,呂泉生台中一中四年級,他因為渴望成為音樂家,經常曠課到水源地 ,無師自通地練習 小提琴,後因曠課時數累積太多,遭學校處以留級一年的處分 。(陳郁秀、孫芝君 ,2005 ,p.9) 從少年時代為音樂覺醒以來,到今天一直熱愛古典音樂 ,不能脫離音樂創作生活 ,誠如芭蕾電影 舊片 「紅鞋」,劇中的主角深受紅鞋魅力所吸引 ,而脫不掉所穿的紅鞋誓志舞蹈至死方休 。(郭芝苑 , 1998 ,p.3) 此外 ,創造力亦是讓作曲工作者是否能名揚四海的重要因素之一。2003年葉靜怡針 對20世紀勾畫出當代擊樂音樂發展脈絡的30 位擊樂作曲家進行探究,發現他們積極創 新演奏技法與改良器樂 ,大量使用新的音樂素材及電子音響效果 ,並結合多媒體或其他 類型藝術 ,促使音樂邁向世界化。這正如同 : 呂泉生以台灣民謠作曲,對當時人的觀念是一大挑戰……將台灣民謠從俚俗歌謠的地位 ,提升 至藝術化歌曲的層次 ,這樣的做法在台灣音樂史上可謂第一人 。(陳郁秀、孫芝君 ,2005 ,p.22-23) 江文也是沒有西洋傳統作曲技法訓練

网址:杰出作曲工作者乐曲创作历程之探析.pdf https://mxgxt.com/news/view/1885091

相关内容

周杰伦谈创作:现场作曲、自创歌曲、创作歌手及作词作曲心得
作曲家作曲的创作历程是怎样的? (豆瓣)
从作词到编曲:音乐创作全流程深度解析
周杰伦谈创作:灵感来源、作曲技巧与创作能力解析
周杰伦AI作曲新歌:揭秘背后的创作高手
AI作曲启明星:探索人工智能与音乐创作的新篇章
音乐创作双雄:作曲与编曲的奇妙差异
日产一曲二曲三曲四曲:探索日产音乐作品中的创作与变化
音乐的词曲怎样创作及创作过程
音乐创作的双生花:作曲与编曲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