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汉伦是民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女演员,被誉为四大电影女明星之一。她以扮演悲情角色而闻名,但她的生活也像她的演艺事业一样充满了悲情。尽管她有着独立而令人钦佩的个性。
王汉伦来自一个富裕家庭,原名彭剑青。她的家族在江南一带声名远扬,曾出过两位状元。王汉伦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无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被送到了上海一所著名的教会女校圣玛利亚书院读书。她原以为这样的好运会一直持续下去,然而在她16岁的时候,一切都被打破了。
王汉伦16岁时,她的深爱父亲突然去世了,家中的主宰者从她的亲生父亲转移到了她的长兄身上。尽管王汉伦不是正室所生,但在旧时代的大户人家中,掌家人实际上决定着家中所有人的命运。不久之后,她的长兄以父亲般的权威命令王汉伦退学,并将她嫁给了一个煤矿商人。
王汉伦被迫接受了长兄为她安排的婚姻,和一个商人结婚。然而,婚后不久,她的丈夫就开始在外面纵情享乐,沉迷于世俗纷扰。王汉伦生活在旧时代,但她是一个精神和独立性人格独立的女子。她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丈夫,她认为婚姻应该是两个人之间的契约,不应该有第三者的介入。因此,她向丈夫提出了离婚的要求。丈夫给了她300块钱作为离婚补偿和赡养费,但倔强独立的王汉伦拒绝了这笔钱,并独自回到了上海。
回到上海的娘家后,王汉伦被家中长兄长嫂对待的态度所伤,必须处处委曲求全。为了谋生,王汉伦曾经做过老师、洋行打字员和烟草公司职员,尽管她每天都非常努力,但收入仍然无法满足支出,生活非常辛苦。在机缘巧合之下,她的同事任矜苹介绍她进入了电影公司,当时正在拍摄《孤儿救祖记》的一位导演一眼就看中了她,立即与她签订了合同,她的片酬是500元,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孤儿救祖记剧照」中有孤儿人物。
王汉伦高兴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家里人,然而她没想到却遭到了家人的嘲笑和侮辱。她的兄嫂对她说:“你可是彭家的后代,居然去做戏子,如果传出去我们以后怎么在人前立足?这样子是玷污了祖宗。”兄嫂更威胁说要将她赶出家门,如果王汉伦不放弃这个角色。王汉伦感到气愤,她曾经屈服过,嫁给了商人张先生,但现在她不再想继续屈服。她立即表示:“从今以后,我和你们断绝关系,我不再姓彭就行了。你们说做戏子玷污名声,我就要做出一番成就来。”于是,王汉伦改了姓,换了名字。
《孤儿救祖记》上映后受到广泛欢迎,王汉伦凭借她的悲剧形象一夜成名,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悲剧女演员。在那个时期,电影界注重后台和人脉,由于王汉伦没有强大的靠山,公司对她进行克扣片酬。然而,面对不公平待遇,王汉伦没有选择依靠别人,做谁的情妇或姨太太,而是继续坚定地在事业上努力。她没有选择一直受气,不久后她自己成立了电影公司,并执导并主演了《盲目的爱情》,这部电影使她一炮而红,她带着影片在全国巡回演出。之后,王汉伦又投入重金在上海开设了一家美容院,从事商业活动,也取得了成功。
这张图展示了一位年轻的王汉伦的形象。
她一直是个独立自主的女性,从不让他人左右。在经历了两次婚姻失败后,她选择独自生活。由于失去了工作,她拒绝向日本人屈服,晚年的生活非常艰难。她经常依靠国家的补贴来维持生活,从未依赖过任何人。1978年,王汉伦在上海广慈医院去世,不久之后,上海剧团为她举行了追悼会,许多她以前的影迷都到场送她最后一程。
回眸一笑图片展示的是王汉伦的形象。
她的一生是一个传奇,从电影明星到电影制片人,再到美容院老板,她展示了女性独立和卓越的一面。无论何时,她都没有为了妥协自己的内心而选择妥协自己的名字,宁愿挨饿也不为日军演出。她高尚而令人敬佩。
文丨鹿无为『原创』
这张图片是网络中获取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