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根·马克尔,这个名字总让人联想到那些始终霸占头条的新闻。回想起她,似乎就像一个被精心包装的洋娃娃,表面光鲜亮丽,背后却充满了深思熟虑的算计。最近我翻阅到一篇旧文,讲述了她2011年初婚时的“高光时刻”——那场赤脚海滩婚礼,竟因一条“社交媒体禁令”让宾客们哭笑不得。这件事现在看来,简直是梅根伪善人生的预告片!从那个刚进《金装律师》还算不上小明星的梅根,到如今自称“女性创始人”却忙着做网红和卖货的“萨塞克斯公爵夫人”,她那标志性的双重标准之路,真是让人不禁咋舌。
2011年9月,24岁的梅根和她的经纪人特雷弗·恩格尔森在牙买加的奥乔里奥斯海滩举行了婚礼。婚礼规模不大,约有100位客人,基本上是一些娱乐圈的朋友和同行。大家赤脚在沙滩上,玩着传统椅舞和手推车赛跑,整个氛围就像是一个四天的狂欢派对。梅根穿了一条简单的白色连衣裙,腰间搭配一条闪亮的银腰带,看起来非常接地气。但别被她的外表所迷惑!婚礼行程单上赫然写着一条规则:“禁止使用社交媒体。”宾客们见状,都感到有些震惊:梅根才刚演了几个月电视剧,怎么就开始摆起大明星架子了?一位宾客后来说:“我们都笑喷了,她以为自己是谁啊?开什么玩笑!”
当时梅根的事业刚刚起步,月薪5万美元一集,名气甚至连三线明星都算不上。她却要设立这样的“禁令”,显然是想通过控制形象,防止别人偷拍并发帖。这种行为让宾客们私下议论:“她是不是把自己当成好莱坞天后了?”这显然有些自大。一个新演员,急于塑造自己的公众形象,却又怕别人戳穿她的泡沫。结果婚礼一结束,梅根便飞往多伦多拍戏,而她的丈夫特雷弗则回到洛杉矶,两人开始过上了“长途婚姻”。为了梅根,特雷弗不惜改变工作地点,搬到了加拿大;而梅根则忙于事业,渐渐忽略了丈夫。不到两年,梅根便突然提出了分手:“我已经不爱你了,离婚吧。”她把订婚戒指和婚戒一起寄回去。特雷弗痛不欲生,朋友回忆道:“她不会回来了,我们几乎不再联系了……她想红,肯定会把我甩掉。”离婚的理由是“不可调和的分歧”,但谁都看得出来,这只是梅根为了追求自己的事业野心而采取的行动。她把婚姻当儿戏,完全不顾对方的感受,只是利用前夫作为跳板,一脚踢开。
讽刺的是,那个婚礼上禁止社交媒体的梅根,婚后却迅速投入到网络世界的怀抱。没多久,她便创办了生活博客《泰格》,开始频繁分享旅行、美食和时尚内容,逐渐变成了一个网红。她的博客并非单纯的兴趣爱好,而是她精心策划的商业工具,目的就是为自己建立品牌形象,吸引粉丝并变现。想想那条禁令的荒谬之处:婚礼上禁止发帖,婚后自己却在网上大肆活跃!这简直是双重标准的典型代表。后来她嫁给哈里王子,2018年在温莎城堡举行的盛大婚礼更是奢华至极,宾客都是A-list名流。然而,仅仅两年后,梅根和哈里就公开抱怨“隐私被侵犯”,宣布退出王室,搬到加利福尼亚过起了“隐士”生活。可笑的是,她一边号召“隐私至上”,一边却在奥普拉脱口秀上公开谈论王室的种种内幕;一边拍摄Netflix生活真人秀,一边推销自己创立的As Ever品牌;甚至参与了ShopMy联盟,带货赚取佣金。她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是网红,而是“女性创始人”(她在《People》杂志中如此表态),然而她的行为却明显符合典型网红的路线:挑选商品、推销、吸引流量和赚取佣金。时尚评论员海莉·奈特直言不讳:“这直接暴露了她的伪装,网红的生存方式不就是靠这些吗?她一边否认,一边却做得不亦乐乎,难怪会遭到批评。”
更令人气愤的是,梅根的“隐私诉求”从来不是真心的。记者汤姆·奎因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她要的,是隐私加上世界级的名声。”确实如此,王室给了她光环,但她却觉得还不够,渴望成为“名人中的名人”。从牙买加海滩的“禁令女王”到如今的“网红伪君子”,梅根的每一步似乎都踩着别人上位:特雷弗现在和新妻子过得平淡却幸福,而哈里则从王子沦为她的“跟班”,每天都在为她的事业背书。蒂娜·布朗曾感慨道,在王室生涯中,梅根一直在纠结“做名人中的王室成员,还是做王室中的名人”,其实她的内心渴望的是得到老媒体的认可,同时又爱网红带来的快速金钱。结果如何?她的许多项目纷纷失败:播客凉了,品牌也卖不动,而她的公众形象则越来越差。
梅根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野心本无可厚非,但当它与自大和伪善结合时,便成了闹剧。从那场婚礼上的“社交媒体禁令”开始,梅根的人生就踏上了双重标准的道路。今天她继续在镜头前卖人设,明天也许又会大肆宣扬自己“被欺负”的故事。醒醒吧,梅根,你的伎俩我们早已看穿!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