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胡歌领衔近二十位明星主演的犯罪片《三滴血》正式登陆全国院线。尽管排片占比达到10.7%,首日票房仅收获964万元。
与此同时,日本动画《鬼灭之刃:无限城篇》则以1.47亿的单日票房占据榜首,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明星云集的阵容与惨淡票房数据之间,出现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01 票房惨况
《三滴血》上映前就已显露颓势。提前24小时网络预售总额仅4.2万元,这一数字在当时便已预示了影片上映后的命运。
上映首日,该场排片43646场,观影人次22.7万人,场均人次仅5.2人,上座率低至5.5%。
从票房占比来看,影片从早上开始就持续下滑。有观众观察到,票房占比从早上的4.6%一路下降至下午的3.8%,这在周末影院人流量最大的周六显得尤为异常。
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观众反映排片时间极为不合理——“排片全是早上和大晚上”,且晚上场次多是10点以后非黄金时段。
与《三滴血》的惨淡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鬼灭之刃》上映两天累计票房已达2.83亿人民币,票房占比高达61.6%;
《惊天魔盗团3》也以6475.81万的单日票房位居第二,两天累计1.13亿。
02 演技亮点
尽管票房失利,《三滴血》在演员表演方面却获得不少认可。胡歌此次彻底颠覆形象,饰演一名深陷黑暗交易的神秘男子“驯鹿”。
为贴近角色状态,他提前三个月深入刑警队伍训练,每日坚持五公里长跑,最终减重十五斤,形体变化惊人。
片中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他右脸布满刀疤,发丝凝结冰霜,眼神如野兽般阴冷,仿佛下一秒就要扑杀猎物。
影评人对他的微表情控制尤为称赞——面对人贩子时的凶狠、回忆儿子时的心碎、谋划李棋命运时的内心挣扎,三种情绪在瞬息之间流转切换,被媒体誉为“教科书级演出”。
文琪年仅十六岁便挑战怀孕女性的角色,在零下三十度的极寒环境中连续拍摄。
一场分娩戏份中,她蜷缩于冰冷稻草之上,从压抑呼吸到放声嘶吼,青筋暴起的手指死死抠住木板边缘,直到婴儿啼哭响起,泪水才猛然涌出眼眶。
宋佳塑造的“貂儿”同样惊艳,角色性格凌厉果决,操着一口地道东北腔,一句带着颤音的“斯斯哈哈”成为全片最具传播力的台词。
闫妮出演拐卖链条中的“接生婆”,出场不过三分钟,全程无一句对白,仅凭眼神就将“生命明码标价”的残酷展现得淋漓尽致。
03 失利探因
《三滴血》的发行方之江影业传媒此前虽参与过《误杀2》《刺杀小说家》等高票房项目,但始终扮演辅助角色,从未主导过大型发行。
中小发行方在行业内话语权有限,难以争取更多银幕份额。
影片以大东北为叙事背景,讲述贩卖人口的犯罪故事,这一设定在上映前便引发争议。部分观众认为,东北是人口贩卖犯罪率较低的区域,影片背景选择缺乏说服力。
在犯罪题材影片热点已转向东南亚电诈的当下,东北背景的故事被认为内容落伍。
导演兼编剧康博的前作《祝你幸福!》豆瓣评分6.4分,票房6000余万元,这一成绩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不足以建立观众信任。
如今影迷对豆瓣评分的要求越来越高,低于8分的影片常被直接归类为“不必观看”之列。
《三滴血》选择在11月15日上映,其前面临两部强敌的夹击。《鬼灭之刃》作为全球爆款动画,产生的虹吸效应吞噬同期大部分排片空间。
影院排片经理们更倾向将资源倾斜给预售数据亮眼的热门影片,这是纯粹的商业选择。
04 深层思考
胡歌在电视剧领域的成就毋庸置疑,从《仙剑奇侠传》到《琅琊榜》《繁花》,他塑造了多个深入人心的角色。
然而在电影领域,其票房表现始终未能匹配其电视成就。《南方车站的聚会》票房2.02亿元,《不虚此行》仅2700万元,《走走停停》破1亿元。
与他同期转型的演员如朱一龙、张艺兴,已有《人生大事》《孤注一掷》等30亿级别票房作品。
胡歌个人主演的电影最高票房是11亿元的《攀登者》,但该片由吴京主导,票房成绩不能完全归功于他。
胡歌选择的电影多偏向文艺风格,从《南方车站的聚会》到《不虚此行》,再到《三滴血》——尽管带有犯罪元素,仍被业内视为偏文艺的剧情片。
文艺片在票房上天然受限,即便梁朝伟级别的演员也难以单扛票房。
当一部明星云集的电影在首日预售中仅收获4.2万元票房,当粉丝的呼吁在排片经理的数据库前显得无力,我们不得不思考:
一个演员的票房号召力究竟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是过去经典角色积累的观众缘,还是持续输出匹配市场需求的选择能力?
在《三滴血》的路演现场,当胡歌听说票房突破1000万时,依然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或许对于这部压箱四年才得以过审上映的影片而言,能够与观众见面已是一种胜利。
一位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写道:“这片子能上映就是胜利的第一步,看主创都觉得大家挺用心的,不容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