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界】全运会上的饭圈受害者:不要以爱的名义成为弗兰肯斯坦

发布时间:2025-11-21 02:05

今年夏天,樊振东在接受采访时,谈及他在2023年遭遇的最恐怖事件,当时有陌生人通过非法的手段,获得他的房卡,并进入他的房间,这位“私生饭”成功地按照自己的计划侵入后,她拍下樊振东床头的训练笔记,发到自己所在的樊振东粉丝群里进行炫耀。

在全运会男乒决赛中完成卫冕后,被问想对粉丝说些什么时,樊振东只剩一声叹息;在全运会的女乒决赛上,孙颖莎的私生饭们再次展现辗压一切的气场,孙颖莎发球时,他们用怒吼和跺脚来干扰王曼昱,在王曼昱夺冠后,他们再次故意喊出孙颖莎的名字来恶心别人。

这些私生饭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群体,他们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怎么维持生活的?他们又是怎么产生的,如何走到了今天?我们来进入本期的故事。

慕强心理产生初代粉丝

如果要找到中国体育圈里最早的粉丝传奇,足球依然摆脱不了关系。很多人在心里都默认,1985年5月19日,国足输给中国香港后的骚乱,是暴力行为与“粉丝文化”结合,即心理预期与现实出现落差后的情绪反应。

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体育运动员只是存在于媒体与新闻的报道中,他们身上有着天然的光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国内新闻的报道中,体育新闻虽然放在最后,但是新闻的主角们是可以获得在国家级媒体上露脸的机会;加上运动员们更加年轻,创造出来的成绩又争夺了荣誉,这容易刺激出大众的慕强心理。

但在物质生活并不发达的状态下,这种心理只是昙花一现。经济基础永远是一切的基础,站在粉丝文化里也是如此。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粉丝文化的起因,“慕强心理之下,对在新闻传播中出现的体育运动员的崇拜之情。”

进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电视机开始彻底普及。1994年北京国安与意甲球队踢了好几场比赛,不仅看台爆满,媒体赛后的报道也铺天盖地,北京国安有些球员就是那时成为别人的偶像;1995年的天津世乒赛,是中国第二次在本土举行该项赛事,中国乒乓球队包揽七枚金牌,其中孔令辉以横拍获得男乒冠军,成为少女们的偶像与传奇。

孔令辉是最早的饭圈偶像,当时很多少女采取写信甚至打电话的方式,向偶像表达情感;同时期和后来的中国乒乓球队员们都拥有粉丝。但是那时的粉丝看起来并不算是“私生饭”,只是简单表达自己对球员的喜爱。

再次回头看,三十年前世乒赛从理论上产生了中国第一代现代意义上的粉丝,她们不论是写信还是打电话去联系自己的偶像时,都展现了强烈的自我表达意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粉丝文化成长的轨迹。

当社会传媒将一位体育明星无限放大时(单纯的正面宣传),只要这位体育明星在某些方面稍微有些优势(比如长相清秀),就可以获得很多人的好感,从而收获粉丝。在更早的时代,如果你仅仅只是收听收音机里的比赛,你很难对一个人产生立体的感情,但是电视媒体让观众拥有更多的情感。

我们可以看到粉丝文化产生的基础:在电视的立体传播下,从正面报道中获得好感,构造出一个完美的偶像。早期的运动员粉丝多数温顺且善良,这与后来的是不一样的。

江湖所在,饭圈诞生

1999年,搜狐体育推出自己的BBS,BBS现在是古早而且无法被大部分年轻人弄清楚的名词,BBS就是可以发表观点同时进行辩论的论坛,可以使用互联网接入论坛地址,互动性极强。

二十年前,在今天已经隐身的天涯论坛,那儿的BBS随时会爆发战斗。战斗的每一方都有一个领袖级的人物,他的言论和观点被奉为经典,他的手下有军师和主力将军若干,负责在BBS里战斗或者打击与其观点不服的人。

这就符合在电影里才出现的台词,“有人的地方,必然有江湖”。

天涯论坛大概是产生私生饭的第一个舞台,这时候的私生饭不能叫粉丝了,他们对自己“偶像”的不敬行为,是必须采取强硬的方式去维护,甚至不去讨论对错。其实有些不敬也就是观点不合的拌嘴。

当年天涯的大神中,有不少就是这样打出来的,其中包括某位以写明史著称的作家,在他的记忆里,应该还对天涯当年的血雨腥风有着记忆。当时还有个观点是,“吵得越凶,被人看得越多,越受关注”。

进入到2008年后,手机把信息的传播变得碎片化,一同变得碎片化的还有很多人的感情。在慕强心理、对公众偶像的情感寄托——情感寄托本身就是一种在强硬教育下对自身人格的无限矮化;以及在寄托过程中,对于人性的无条件释放。

某些粉丝在这时,完成从粉丝到私生饭的转变。

算法下的饭圈精神

从表面来看,孙颖莎似乎是饭圈文化的受益者,因为她的私生饭很“爱”她,但她也是私生饭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2024年的奥运会女乒决赛上,孙颖莎面对陈梦时,看台上的私生饭采取了近乎疯狂的支持,包括用尽一切方法折磨陈梦的神经:陈梦发球时的嘘声、孙颖莎发球时的跺脚、齐声喊着孙颖莎的名字;陈梦领先后被无穷无尽地吹口哨。高潮是当陈梦夺冠后,私生饭们用最缺少体育精神的方法对待另一名中国乒乓球员。

很遗憾,在2025年的全运会上,这样的场景再次上演,这次是王曼昱领教了对手私生饭的恐怖实力,当然这不是她第一次领教。

这是在帮助孙颖莎吗?当然不是,受到最大伤害的可能就是孙颖莎。她面临着口碑和实力的双输。站在中立者的角度来看,第一个感觉就是孙颖莎输不起,第二个感觉就是她是麻烦制造者。

2025年5月,陈芋汐夺得全国跳水冠军赛女子10米台金牌后,她在抖音上受到大量攻击,攻击来自一种观点,“正是因为全红婵没有参加这次比赛,才有你的夺冠”。

这里产生了一个奇怪的逻辑:当你喜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就必须去恨另外一个人。爱与恨,永远是朴素且必须存在的基本对立,就像宇宙中的某些地方在膨胀,一些地方又在收缩一样。

在这种情绪的指引下,“算法”成为一种不可思议的推动力,当一个人表达不满时,算法可以忽略他,当一百人表达不满时,“算法”就会把这种意见当作主流意见,推给普通人看;当一万人表达不满时,这成为主流,就会有更多的人去“创作不满”,用来迎合“算法”的热爱,进行推广,有机会产生商业价值。

这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行为,人的情绪在网络中更容易被调动起来,而且变得更加激昂和缺少理智的控制。在算法结合情绪的状态下,连熊猫、汽车、手机都可以饭圈化,表现就是只要你不认同我的观点,你代表的一切就是错的,这是饭圈里的永恒定律:非黑即白,战斗到底。

三成私生饭支撑的产业链

饭圈的行为,大概有以下的四种。

“我想成为你的一切”:排球选手朱婷就遇到过,极端私生饭化妆成保洁人员偷偷录下朱婷的私人对话;“我想成为你的一切,你是我的光荣和炫耀”,朱婷也遇到过这种类型,他们不断地跟踪着朱婷,甚至在朱婷的住所附近蹲点。

除了朱婷,篮球运动员徐杰曾被私生饭在球馆附近跟踪,最夸张的是,有私生饭拿到他的手机号码,于是深夜电话骚扰也成了常态。

王楚钦在2024年9月被私生饭跟踪拍摄,手机镜头贴脸,以致于他瞬间崩溃;羽毛球运动员贾一凡甚至出现了被粉丝围堵后,指甲被挤断的情况;像全红婵被私生饭追进女厕所,那已经踩到法律的红线,只是运动员不敢诉于法律,怕惹来更多的麻烦。

在这时运动员是弱者。

“我爱你,碰伤你又怎么了”;“我拍照片是因为爱你,你不可以不耐烦,因为我已经付出了我的全部”。

私生饭进化到这种程度,像陈梦在2024年奥运会遭遇到的被对手私生饭竖中指吹口哨的一幕,还不算太坏,至少这是别人的私生饭干的。

有一点让所有人迷惑。这些私生饭,年龄大部分处于18岁至35岁,心智虽有不成熟的地方,但他们究竟是怎么生活的?

每天跟踪着自己的偶像,吃饭、穿衣、坐高铁或飞机,这些是需要花钱的。

约有五至六成的私生饭属于未成年人,他们的资金来于父母的供给;同时,从私生饭的整体状况来看,大约三成人能支付追逐偶像的成本。

另外七成人的收入相对贫瘠,但他们可以从富裕的三成人手里获得供给。简单地说,七成人负责跟踪、拍照,提供信息,三成人负责给钱,获得关键信息,养足精神在关键时刻出击行动。

“拍下偶像的24小时活动,整理出来的照片或视频可以打包出售,套图的价格为300-400元,视频千元起步;另外,通过跟踪自己的偶像,获得的实时信息(机票和酒店信息)是可以转卖给其他粉丝的,价格数百元不等。”

从这个角度来看,进入樊振东卧室的粉丝,她拍下来的照片是有商业价值的。经济是决定一切的基础,在这里再次得到证明。

不要以爱的名义建造弗兰肯斯坦

慕强心理、缺少自我认同感,通过喜爱某一位体育明星获得心理上的认同感和自信,产生自己获得成功或者拥有类似的感觉。这大概就是私生饭的心理变化,前两个是诱因,第三个是进程,第四个是修成正果,成为一名合格的私生饭。

中国体育界严打“私生饭”,已经不是一天。但打而禁止不了,比如孙颖莎的私生饭始终能在乒乓球看台上占据主流位置,大概她的私生饭都想看到孙颖莎修成大满贯正果的那天,也许孙颖莎夺得大满贯的时刻,一群私生饭们会痛哭流涕,他们觉得这个冠军是他们得到的,与孙颖莎反而无关了。

2022年世界杯时,有位花了大钱前往卡塔尔观看世界杯的球迷说道,“我喜欢梅西,我就是来看自己喜欢的球员踢世界杯的,这一次,我要给自己和他画一个句号。”

从这段话来看,这位球迷把自己与梅西之间划上一个等号,需要用这种代入感来完成一次史诗般的征程,哪怕她是看客,而不是主角。

但是在私生饭的眼中,可能自己才是主角。

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大部分人是平凡而简单的,甚至一些非常出色的人,在各种各样环境的影响下,最终沦为平凡。命运很难控制,运动员在媒体上的成功展现,其实是一种“代入感成功”,这会吸引很多普通的人,认为成为运动员的私生饭,就成为运动员的一部分。

在很多时候,当家庭教育开始时,就开始磨平孩子的个性,但是人的个性又会在不经意间跳出来,成为私生饭就是其中的一种,因为成为“体育明星的私生饭”让他们拥有英雄般的感觉。

体育运动员也是普通人,樊振东在卧室被侵入后,人完全崩溃了,把自己的快乐和满足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这是一种极端的自私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充斥着这样的说,“我爱你,所以我才这样对你”,这个态度是错的,“我爱你,我可以尝试着尊重你的选择”,才是更合适的表达方式,私生饭们也需要慢慢领悟这点。

雪莱夫人的《弗兰肯斯坦》讲述了科学怪人被制造出来的过程,科学怪人其实居住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尊重别人的选择,放弃自私的念头,科学怪人就不会被制造出来;但以爱为理由行自私之事,才是弗兰肯斯坦的土壤。

所以,尊重别人,不要以爱的名义制造弗兰肯斯坦。(搜狐体育 钱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竞界】全运会上的饭圈受害者:不要以爱的名义成为弗兰肯斯坦 https://mxgxt.com/news/view/1883479

相关内容

弗兰肯斯坦
《弗兰肯斯坦》问世二百年:“鬼故事”是如何成为经典的
人性的黑暗与复杂:《弗兰肯斯坦》中的哥特元素与人性探索意义
彻底厘清!《弗兰肯斯坦》为何是科幻开山鼻祖
《弗兰肯斯坦》闪耀威尼斯电影节:主创团队与明星阵容齐聚
《弗兰肯斯坦》新剧照曝光!德尔·托罗颠覆经典,打造“黑暗父子寓言”
《弗兰肯斯坦的新娘》首曝剧照 杰西·巴克利主演
《弗兰肯斯坦的诅咒》主演彼得·库欣通过人工智能为纪录片复活
袁弘郑云龙主演《弗兰肯斯坦》,影视明星为何抢占舞台“卷”演技
爱泼斯坦案奇闻:唯一的华人受害妹子,告了最出名的受害妹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