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心”课堂之从依恋到亲子关系

发布时间:2025-11-18 02:0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父母教会孩子的不仅有生活常识,更有人际相处的基本模式。在照顾孩子长大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发展起特殊的情感联结,这种特殊的情感联结被称为依恋,是亲子关系里最重要的部分。

小剧场

小明期中考试数学没考好,他非常难过。

回到家,小明就跑去找妈妈:“妈妈,这次数学没考好,我真没用。”

奶奶安慰道:“我们明明又会画画又会唱歌,很优秀的。”

爸爸说:“你老爹小时候数学可好了,别担心。”

妈妈说:“明明,妈妈听你这么责怪自己也很难受。别愁眉苦脸了,打起精神来,让爸爸给你好好讲讲。今后要更努力了。”

小明听了妈妈的话觉得心里好受多了,似乎有一股力量,让他继续努力拼搏。

“心理”道理

从依恋的角度出发,家长要怎么做能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安全,增强亲子间的联结呢?

锦囊妙计

一、给予孩子积极关注。父母要积极关注孩子的各种需求。当接收到孩子的需求信号后,要适时、适当地进行反馈,充分地尊重和关心孩子,耐心、细心地对待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被呵护、被关心、被温暖,进而更加信任父母,获得充足的安全感。如果孩子知道在自己需要的时候,爸爸妈妈会在自己身边提供支持和帮助,有助于获得充足的安全感。小剧场中,小明传达出的是他对于家人情感支持的需求。妈妈看到了这种需求并给了他情感上的反馈,“我也很难受”让孩子感觉到家长和自己是站在一起的。

二、对事不对人。当孩子犯了错误被批评的时候,家长需要澄清批评只是针对这件事情,而不是在否定TA。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对他的爱并不是建立在他考出好成绩或事事完美的基础上,而不是让孩子感觉到只有达到父母的期望自己才能得到爱。无条件的爱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也有助于和父母之间的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小剧场中,小明表现出了对自己数学能力的否定,奶奶的回应其实从侧面支持了这种否定,而妈妈鼓励他继续努力,表现出对小明能力的信任,让他感受到自己是可以通过努力做好的。

三、自我觉察和反思。依恋模式具有代际传递的特点,父母的依恋模式和孩子的依恋模式常常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家长们在观察孩子的同时,也可以回顾自己的童年经历、亲密关系中的行为表现等,通过自我觉察和探索,了解自己的依恋类型以及和父母间的互动方式,是否在无意识间传承了祖辈的教养模式。自我觉察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亲子间的互动,对于打破不良依恋模式的循环也有重大意义。小剧场中,不论是小明的奶奶还是爸爸妈妈,在他没考好这件事上都给予了他一定的支持和安慰,从总体上看表现出的是安全依恋的模式,这也是让小明迅速从没考好的挫败感中振作起来的重要原因。如果,孩子在平时生活中遭遇了较大的挫折,但却一直拒绝或回避父母的关爱,这种情况家长们要引起重视。

微澜心驿站

网址:家长“心”课堂之从依恋到亲子关系 https://mxgxt.com/news/view/1874644

相关内容

【家长课堂】青少年与同伴的关系
【普法课堂】断绝亲子关系有法律效力吗?
李锋教育亲子课堂:解锁爱的密码,共绘温馨亲子画卷
挑战与成长中找到方向,加研课堂学子考研之旅
心理课堂
孤独症儿童家长心理疏导,孤独症儿童家长心理疏导课堂
从社交恐惧到课堂明星:我的少年商赛课转变之旅
亲子关系紧张?来听听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怎么讲
【复学心理健康第一课】如何处理亲子关系矛盾?
在家上网课,如何处理好亲子关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