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如何和父母沟通,保持边界,还不伤害到他们
这是一位网友的提问,提问中简单地描述了,住在同一个小区的母亲,一些想法让她很有压力,跟母亲的相处很沉重,让她非常的焦虑。
确实,看到这样的描述,非常的理解你的这种焦虑。
有个朋友说,现在能气到她的人,只有她亲妈了。配上她夸张的语气,听得我想笑又觉得笑得太不厚道了。
有时候,长大了我们发现对于父母非常的无奈,一边是孝心,一边是他们的难相处。
最近有一个新书《如果父母老后难相处》,很多人一看书名都把作者视为知音。因为太多难以和谐相处的家庭了。自己并不是唯一与父母相处时绝望的人。
父母老后与自己难相处,多半是因为双方的价值观、原生家庭、长期的相处中形成的模式、年迈父母身体上的衰老引起的危机感。
但问题依然要解决,不管什么原因形成了父母子女之间难相处,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第一,理解父母,她的习惯是多年形成了。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一个人长久以来形成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当你不试图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造母亲,而是尊重她的方式,你对母亲的无奈和焦虑可以少一点。
你可以这样告诉自己,你看,你摊上了这样的一个妈,虽然相处起来很困难,但她年龄大了,也别指着她改了。
第二,与父母相处时,别急着生气,别急着说理,别急着教他们这么做,改变自己对母亲的回应方式。
与母亲相处时,管住自己的嘴巴,改变对他们回应的方式。
管住自己的嘴,可以避免冲突,然后站在父母的立场去考虑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要知道,父母也不是坏人,他们只是习惯了,习惯了操心,习惯了唠叨。
有了这样的理解,有了冷静的回应,才能找出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式。
第三:给父母找到情绪的出口。
很多时候,父母对子女密不透风的爱,让习惯了有距离感相处的子女觉得窒息。
那就让父母忙碌起来,鼓励他们发展兴趣爱好,认识新的朋友,有了自己生活圈子的父母就不会把精力都放在子女身上。

我妈喜欢干活,我们家的地已经不种了,常常去帮助邻居干活,或者经常跟着工头去打工赚钱了,非常的忙碌。经常打电话都找不到人,我说要回去待两天,人家直接说,你别回来,我没空。
父母忙碌起来,有了自己的生活,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干活,他们可以收获与同龄人轻松的聊天氛围,一起吐槽世风日下。估计还嫌孩子经常找他们碍事呢。
第四:倾听父母的八卦。
是的,是八卦。我妈是个农村老太太,了解所有自己村的,邻村的那些亲戚关系,对此我非常的佩服。
老妈到我家的小区,走在路上,都可以遇到好几个熟人,都是我们村或者周边村庄的人。
我走在小区,就没遇到认识的人。
而且她很喜欢讲东家长西家短,有时今天讲了,明天继续讲。
每次,我都听着,有时还追问点问题。遇到她评价他人的,我就会说,这种话可不能出去说,在家说说就行了。
老妈说,知道,出去肯定不说。

闲聊、八卦、东家长西家短的,那就是他们的日常,就是发生在他们的世界中的事情。就跟我们追星一样。
很多时候,其实他们只是想表达出来,得到回应。所以,不要辩解,不要反驳。听着,回应着就好。
第五:与父母分离的课题,建立边界,克服愧疚感。
当我们日渐长大,父母与我们都必须面临分离的课题,距离上的分离和心理上的分离。
在亲子关系中,如果我们觉得窒息,那就寻求改变,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温柔的、坚定地维护自己的边界,也许父母会很受伤,你也会很愧疚,但这是让你们的关系松绑的必要的过程。
同时也要父母知道,你依然是会爱护他们,关心他们的孩子,他们并没有一次失去你。
同时要注意克服自己的愧疚感。
著名心理学家戴维·霍金斯分析了各种情感的能量等级,排最低的不是愤怒、悲伤、恐惧这些负面情绪,而是羞愧和内疚,也就是愧疚感。
所以,一定要放下你的愧疚感,学着接受父母的缺点,也接受自己的无能为力。

著名心理学家戴维·霍金斯的能量等级
渐渐老去的父母变得难相处,但亲子关系又不能说其他关系一样的,我不要了,那就改变吧,从心开始。
希望我们每个人现在可以与父母和谐相处,将来也可以与我们的子女轻松相处。
我是经常又佛又丧,偶尔积极上进的心理咨询师,世界和我爱着你。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心理咨询师说#
举报/反馈
网址:心理学:如何和父母沟通,保持边界,还不伤害到他们 https://mxgxt.com/news/view/1874228
相关内容
心理话题|上大学后怎么与父母沟通如何处理孩子在家不愿意和父母沟通的问题?
如何避免孩子在幼儿园收到伤害?父母应该这样和孩子沟通
如何正确地与父母沟通
青春期如何与父母沟通
心理学解读:父母吵架孩子的感受及如何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被原生家庭伤害过的我们,该如何自救?不能错过的6本心理学书单
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主题班会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如何处理好与父母的沟通关系
父母应该怎样和孩子沟通,如何建立有效的亲子沟通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