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七大姑八大姨”的盘问?

发布时间:2025-11-17 21:41

年关将至,一家团聚、走亲访友、和乐融融,本来是一幅和美温馨的画面,可遇到 “七大姑八大姨”,画风就陡然生变了。最近网友们“回家恐慌”问题,“爆仓”了“小青读心”微信公众号后台。来自“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爱是真爱吗?提问者和被提问者的心态如何?如何见招拆招,过个人人欢欣的春节?心理小助手带着这些问题,特邀青岛日报/青报网心理专家团成员进行解读。

若您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小青读心”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青岛日报/青报网心理专家团成员会给予您及时、详细、科学的解答。

“让拷问变成自我反思的机会”

李晓(专家·青岛大学心理学院)

每逢年假被“拷问”,这种现象折射出当代社会的价值隔阂和沟通困境。作为“被拷问一族”的年轻人在价值观念上更多属个体取向,注重个人的权利和隐私,关注自我的感受;他们中的大多数还要应对激烈竞争下的成就压力。相比之下,父母一辈在价值观念上还具有较多传统的色彩,特别是在婚姻家庭方面,传统孝道观念仍有影响。跨越这种观念隔阂需要有效的沟通,藉此达成理解和认同。遗憾的是,人们普遍具有自我中心的认知取向,并不容易做到设身处地认识和理解他人,加之价值观念的隔阂,现实中长辈与晚辈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就自然而然了。

再者,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使得人们很看重与他人的比较,借此确定自己的地位角色,判断自己的价值,形成自我概念。长辈的这种“拷问”,与平日里的小道八卦具有相似的功能,所以年轻人不妨放宽心。

不过,在 “拷问”焦虑的背后,年轻人更需正视自我成长的课题。“被拷问”产生焦虑,伴随着自我认同的问题,需要年轻人对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自我期许进行梳理。只有充分接纳自我,才能坦然面对亲友的“拷问”。总之,积极转换思维,改善沟通,促进相互理解,或许年度“拷问”会成为自我反思和成长的机会亦未可知。

“从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开始”

张淑香(专家·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七大姑八大姨的提问触动了你的敏感神经,让你恼火不自在,这种愤怒的情绪反应实属正常;这种情绪实际上也是在维护我们的界限。

但你表现出过激的情绪反应,甚至造成了你的极大困扰,或许就不是七大姑八大姨的问题,就得从自身反思一下了。为何恼怒?想必还是因为你自己不接纳自己,不接纳自己在上学、工作、找对象……一系列事情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完美。因为一个能完全接纳自己的人,是不会因为这种事情去抱怨对方的。

之所以疯狂,是因为有伤。

当然,这不是说你不够优秀,而是你不管有多优秀,内心都会觉得还不够好。这种“我不够完美”的潜意识是内在的伤痛,一旦被提及就会有抵抗反应。

先从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开始吧。

教你四招,择优慎用

孟庆扬(专家·青岛自由星空学校)

说起过年“被拷问”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自古至今中国人爱面子、爱比较,所以才会有“别人家的孩子”,我们一直活在别人的眼里,在与别人的比较中获得满足、存在感。再者,我们的文化里集体意识压榨个体意识,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父母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所以我对你要有掌控,你要尊重我,不能有隐私,只有这样我才能感到安全。怎么才能 “突出重围”?当然得见招拆招。

招数一:做个好孩子。关键技术:哄,逗。对自身要求较高。

比如:找到对象了吗?你要以诚恳的态度回答:嗯,哈哈。然后左顾而言它。“大姑您这个菜做得真好吃,怎么做的,我也要学学”。或者自嘲一下:“我是需要着急的人吗?哈哈。”

千万不要当真,不要去讲道理,去理解对方,满足对方,以安抚为主。

招数二:虚。关键技术:敢吹。慎用。

比如:现在月薪多少?公司发展前景如何?福利待遇如何?

“月薪不多了,也就几万了,公司今年就要在纳斯达克上市了,待遇不用说了”。估计对方也就不会再有问下去的兴趣。

或者相反,“月薪有时有、有时没有,基本睡马路了,这不回家想找人借点钱”。估计对方不会再问,可能直接告辞了。

招数三:反问。关键技术:了解对方,直击软肋。慎用,慎用。

反问对方一些为难的问题,促使对方目的达不到,不再问。

招数四:坦白。关键技术:真诚。可遇不可求。

真诚对待,以心换心,互相商榷,说出自己的烦恼成就。寻求帮助,更好地发展自己。

网址:如何应对“七大姑八大姨”的盘问? https://mxgxt.com/news/view/1873779

相关内容

过年回家如何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必杀问题”?
躲过了七大姑八大姨的盘问,却没料到被自家妹妹给难倒了 —— 张昊唯
“七舅姥爷”用英语怎么说?七大姑八大姨呢?
过年“走亲戚” ,「七大姑八大姨堂兄弟表姐妹」的英文到底都怎么说?
卡特:大三才知道麦迪是自己表弟!中国网友:七大姑八大姨挺多啊
娱乐圈中也有七大姑八大姨,刚开始小编也不相信,请随我看看吧
明星开店不稀奇,可他们七大姑八大姨也都借名气开店了
七阿姨年龄多大?
收藏版!过年回家如何机智应对亲戚问话
如何礼貌而不失尴尬地应对亲戚们的亲切问候?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