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天才姜萍,为何都不敢要?是无奈还是时代的悲哀?
数学天才,17岁的中专生姜萍一战成名。
按理说,遇到这样难得的人才,又恰逢招生季,各大学都该抢着要才对呀,可是,虽然有多家大学喊话姜萍,但直接拍板说欢迎你来我校深造,至今还没有一家。

姜萍说,他的理想学校是浙大,浙大回应说要按程序来办;姜萍老师建议他先去常熟理工,常熟理工是江苏省内的二本学校,可即便是这样的学校,也只是说欢迎你来报考 ;姜萍的辅导王老师的母校江苏大学也是如此。
到目前为止,所有有关联的大学都在蹭姜萍的热点,有勇气把姜萍变成自家的招生简章,却没有胆量直接录取他。
全球数学竞赛的成绩已经说明了一切,是那些大学没有魄力吗?
但每年特招的学生有很多,那是为什么?
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姜萍是中专生。
虽然姜萍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但一个中专生的身份吓退了所有的高校,让他们不敢破规则,不敢越雷池一步。
这是姜萍的悲哀,还是高校的悲哀?
也许各大高校在等姜萍决赛的成绩再做决定。但是如果在决赛前就敢发话:姜萍,你就是我们要找的人才,我们要你了,是中专生,我们也要,这才是真爱,才是真办学,才是真有担当。
1930年,华罗庚指出了苏家驹的一个错误,被时任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熊庆来请到了清华大学,成为助教,一年后又升为教师。当时的华罗庚20岁,只有初中文凭,连个中专生都算不上。
历史竟如此相似,1956年,陈景润又指出了华罗庚的一个错误,华罗庚仔细查验后,发现确实有错误,于是,将陈景润调入了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当时的华罗庚是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所长,而陈景润时年23岁,只是厦门大学的一名资料员。
从华罗庚到陈景润,当时他们都很年轻,学历也很低,但他们对数学都有了超乎寻常的痴迷和天赋,都是数学天才。
幸运的是,他们都遇到了好伯乐,不因为他们的身份、他们的文凭就否定他们的成绩和天赋。打破规则,大胆引进人才,这才成就了两位伟大的数学家、科学家。
如今,将近100年过去,我们却还在故步自封,比100年前还保守,不敢打破规则,不敢不拘一格降人才。
眼下国家正需要理工科人才,只有对姜萍这样的数学天才,大胆引进才是真正的为国考虑,而不只是蹭个热点多招几个学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数学天才姜萍,为何都不敢要?是无奈还是时代的悲哀? https://mxgxt.com/news/view/1871934
相关内容
数学天才姜萍传(AI版)中专“数学天才”姜萍的草根逆袭,其实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姜萍的“注定”结局:从数学天才到娱乐焦点的风云变幻
孟婆在奈何桥上熬汤,六界中为何无人敢动她?
姜萍,是“寒门出贵子”还是“偏方治大病”?
放姜萍去哈佛吧:她没有掌握金刚钻,连爱国爱家都是奢侈的
人民锐评:对姜萍最好的关心就是不打扰
杨议:相声界“海清”的无奈和悲哀,勇敢面对困境之路
杨紫琼、王祖贤曾言:一时难平心中意,有缘无份乃人生无奈,有份无缘亦是悲哀
这就是小球市的无奈与悲哀...@爱凑热闹的王哥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