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大声点
退休后给子女带娃,“老漂”们在大城市过得好吗?
重阳节刚刚过去,今天,我们谈论“银发摆渡人”——那些为了大城市里的子女,而不得不抛弃老家的生活习惯,被动融入大城市的那些“老漂”们。 老漂,如今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他们背井离乡,从外地来到其子女所在城市,帮子女看孩子、做家务。但更多时候,年轻的子女把这种帮助,看作一场义务。 今天,我们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授,也是《银发摆渡人》这本书的作者陈辉老师,一起聊在当代社会中,老漂族们面临到的困境。 今年,有一个很流行的词,形容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叫做“托举”。中国社会里一代又一代的托举,既让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繁荣发展,也让每一个个体都有机会拥有比自己父母更加广阔的人生。但当父母老去,他们却仍在困在“想要去过自己的人生”,和“不得不分担成年儿女们的养育责任”的矛盾里。 都说有家人在的地方,就是家,但儿女在北上广新建起的小家庭,未必是老漂的家。“剩饭能不能吃,冲奶粉用多少度的水……就这样,老漂的困境在无法言说中无限循环。” 不久前,三联生活实验室纪实系列节目《热流》上线了新一期——《北漂老人,困在望京的广场上》。视频里的老人们,像是季节性的候鸟,从外地老家迁徙到子女的小家,主动承担起了生活中细碎的琐事和养育孙儿的责任。 在今天这期播客里,我们聊到一位从东北迁居北京的“老漂”,为了女儿,每天跨城通勤帮女儿带娃14年;一位经历“中年叛逆期”的佛山男子,母亲强势管控下的窒息感让他无法喘息;一位父母帮带娃的明星案例,告诉我们即便“财务自由”也难解育儿陪伴的刚需。 今天,我们想认真讨论,老漂族的困境到底有哪些?到底能不能解决?中国子女和父母应该以何种姿态交流?家庭能不能成为避风的港湾而不是情感的缺口? 【时间轴】 03:18 从“带孩子”到“育儿”,“不花钱的保姆”觉得心理压力比较大 06:00 “5107工作制”:比上班更累的带娃日常 08:10 当80后步入老年,还会愿意为子女带娃吗? 09:45 生育的意义是什么? 15:42 明星的父母也来做“老漂”?老漂家庭跟经济条件无关 18:00 “中年叛逆期”:被延迟的亲子权力博弈 23:45 东北迁居北京的“老漂”,每天跨城通勤帮女儿带娃14年 27:27 不会给孩子辅导作业的老漂不是好老漂 28:00 最好的沟通方式?有时候需要吵一架 欢迎大家继续在我们评论区继续“谈论,大声点”,听了这期节目的朋友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点赞、分享、收藏,欢迎大家点击右上角的星星,将我们设置为星标关注,可以及时听到我们的更新内容。 也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微信搜索lifelab2021,或者是在 shownotes 里扫码添加三连生活实验室的微信,备注来自小宇宙,我们会把你拉进群聊。
网址:谈论,大声点 https://mxgxt.com/news/view/1871316
相关内容
咏梅X周轶君:是时候大声谈论更年期了!明星出轨,该谈论还是得谈论
王一博怎么了?《焦点访谈》评论区都在“恭喜”他家大粉
走得遥远和阔大:张炜谈文论艺
高峰论坛看点直击:我们将如何谈论音乐产业?
当一个诗人决定“与一条船谈论大海”
赵樱子谈“胖猫事件”,娱乐圈的人也来讨论讨论这个热点了吗?
马筱梅直播,汪小菲谈论夫妻生活,一点也不藏着掖着!
两位正在谈论什么呢?
王大发谈及肖战杨紫绯闻,言论掀起舆论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