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修样案例分析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2025-11-17 00:38

a一、案例分析:中学生赵某,15周岁,身高175公分,但面貌成熟,像二十五、六岁。

某日,赵某偷拿家里的1万元买了一辆摩托车。

试分析:(1)该摩托车买卖合同的效力状况如何?(2)赵某父亲发现此事后,起诉到法院要求商店将1万元退给自己,同时自己将摩托车退还商店。

赵某父亲的诉讼请求是否应当得到法院的支持答:题目很清楚,赵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摩托车的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合同。

其父作为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的,合同无效,双方各自返还取得的财产。

其父的要求法院会支持的另:合同无效、我国合同法规定未成年人签订与其年龄不相当的合同要有其法定代表人(即监护人)的追认才能有效力、否则效力待定。

因此父亲的申诉应当得到法院的支持另 1. 该摩托车的买卖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

2 赵某的诉讼请求应当得到法院的支持。

二、案例分析:2005年12月,王某、吴某两人合资开办了一家外贸服务公司,向工商局办理了注册登记。

其中王某出资6万元;吴某向朋友李某借款4万元,作为自己的出资。

2008年10月,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公司资产损失殆尽,只剩下1万元现金,而负债却高达6万元,其中公司向个体户赵某借款4万元,向电脑公司购买电脑欠货款2万元。

公司破产后,李某、赵某和电脑公司都找到王某、吴某两人,要求他们清偿欠款。

王某、吴某提出,其所开办的是有限责任公司,只能以帐面所剩的1万元自己,在三者之间按2:2:1的比例清偿。

李某等不同意,遂向法院起诉。

问题:如果你是本案法官,你认为本案应当如何处理?答:1、吴某和李某直接的借款合同是独立的,跟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因此吴某必须偿还李某4万元;2、赵某和电脑公司属于公司的债权人,他们可以向公司请求得到清偿。

赵某和电脑公司按照2:1从1万元公司账面余额里得到清偿。

另:王某,吴某,和其外贸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首先王某,吴某在公司资不抵债的情况下仍然借款,发现还是无法继续生产,当股东发现此情况进行破产清算更有利于债权人和债务人,可是他们仍然继续借款进行。

因此,我是法官我要求他们继续连带偿还剩下的债务。

三、案例分析: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有人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

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医院抢救无效,不治身亡。

(1)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样的?(2)假设李某布设好电网后深怕造成意外伤亡,遂在电网四周树立了几个木牌,上面写着“有电!请勿靠近!”白某前来偷花过程中随看到木牌,但以为是李某虚张声势,任然强行进入,后触电身亡,李某对白某的死亡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样的?答::(1)1主观心理态度是放任的态度。

、间接故意,明知可能赵成他人死亡,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2)过失中的轻信能够避免的态度。

、过于自信的过失,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后果,由于过于自信而使得结果产生四、案例分析:2001年,原告蒋某在成都某媒体刊登的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的招录工作人员启事中看到规定招录对象的条件之一为“男性身高168公分、女性身高155公分以上”,原告认为这侵犯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平等权利,于是向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问题:根据所学法律知识,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的规定是否合法?并说明你的理由。

答:合法。

劳动者有择业权,用人单位有择工权。

用人单位认为此条件更有利于单位的发展。

这是他们对岗位的任职条件的规定。

这完全由公司根据本公司的企业形象、发展方针等自己决定,属于公司内部管理范畴。

五、论述:我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管子评传》(1909)写道:“法治者。

治之极轨也。

而通五洲万国数千年间,其最初发明此法治主义以成一家之言者,谁乎?则我国之管子也。

”认为法治思想的起源在中国的法家。

对此,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你分两点写:首先写法家的“法治”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

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

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然后写其“法治”思想的不足法家思想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民主形式的法治有根本的区别,最大的就是法家极力主张君主集权,而且是绝对的。

这点应该注意。

法家其他的思想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借鉴、利用、、、论述:民法有哪些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由民法调整的市民社会关系的平等性决定的,是指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及适用法律的平等和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

法律平等地位,是指权利能力平等,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平等(相同),法人有与其自身活动相应的权利能力(不相同),法律地位也是平等的。

适用法律平等是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平等保护是指法律对民事主体的保护规定是相同的,适用法律时不能区别对待,是由法律地位平等,适用法律平等决定的。

2、自愿原则自愿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体现当事人的意志,排除他人强迫,欺诈及其他不当影响和压力自己作主。

这一原则也是由市民关系的平等性决定的。

我国民法的自愿原则主要表现为合同自由、婚姻自由、遗嘱自由。

3、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原则社会公共道德,就是广大市民公认的道德准则,与共产主义道德有区别。

调整市民社会关系的民法,必然以市民的公共道德为准则。

这是由道德和法律的一致性决定的。

民法与市民道德精神一致,民事立法、执法、适用法律均不能违背公共道德。

在法无规定的情况下,道德可以成为民法的渊源,成为解决法律纠纷的依据。

4、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按照诚实不欺、信守诺言的道德准则平衡当事人之间及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的原则。

此项原则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实事求是,自觉履行义务,也赋予法官一种解释法律及法律行为的裁量权,即以一个诚实信用人的理解进行解释。

5、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权利滥用,是指民事主体在行使权利时超出权利本身的目的和社会所容许的界线。

此种行为是违法的,故为法律所禁止。

行使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专以侵害他人为目的,以绝小瑕疵拒绝对方给付,违背权利目的等,均为法律所禁止一、单项和多项选择题复习资料。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是引领做人成才的根本方针,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理想的特性包括。

(现实性、完美性、超前性、可能性)4、信仰的两个基本的方面是。

(理想、信念)5、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有。

(思想性与实践性、时代性与阶级性、多样性与共同性)6、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特点是。

(现实性、科学性、崇高性、健全性)7、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是。

(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热爱故土山河、热爱人民、热爱国家)9、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人生观对于人生的方向和道路的作用主要通过体现出来。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11、个人的社会价值包括。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12、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有。

(平等、诚信、宽容、互助)13、道德最主要的功能有。

(调节功能、认识功能)14、是从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中虎门镇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虎门镇精神的集中体现。

1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为人民服务)1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集体主义)1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诚实守信)18、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的最高层次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19、社会公德的基本特点有。

(基础性、全民性、相对稳定性)20、社会公德的最基本的要求是。

(遵纪守法)21、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特点有。

(规范性和专业性、可操作性和准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22、爱情最本质的属性是。

(丰富的社会属性,即一系列思想、文化、道德等因素)23、爱情的基本特征有。

(平等互爱性、专一排他性、强烈持久性、纯洁严肃性)24、男女恋爱过程中的基本道德要求大致包括。

(真诚负责、平等互尊、文明相爱)25、家庭发展的高级阶段的婚姻制度是。

(一夫一妻制)26、家庭美德主要包括。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27、个人品德形成过程中心理的相应发展包括。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道德习惯)28、“依法治国”的理念提出来的时间是。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29、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是。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30、决定着依法治国的本质和效能。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有。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32、法的核心特征是。

(法的国家意志性)33、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是。

(权利、义务)34、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在结构上的三个要素是。

(假定、处理、制裁)3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包括的步骤。

(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和通过、法律的公布)36、根据监督主体性质的不同,我国目前的监督体系分为两大类。

(国家监督、社会监督)3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

(人民民主专政)38、经济法主题资格的取得的条件是。

(具有一般法律地位、具有经济权限)二、简答题。

1、理想信念对于人生的作用是什么?答:(一)、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

理想信念为人生提供目的和意义,为人生指明追求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二)、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最根本最持久的动力系统,是人生的力量源泉。

(三)、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理想信念支撑着人们的精神和意志,使人们能够不为巨大的困难所压倒,战胜艰难险阻。

2、大学生应该如何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答:(一)、要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确立。

(二)、把个人的理想信念和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确立,个人的理想信念不能脱离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三)、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3、如何保持身心的健康?答:保持身心健康的主要方法有: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这能使人正确认识人生发展的规律,认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为提高身心素质、保持身心健康提供精神动力和目标导向。

二、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

三、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试方法。

四、注重与他人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道德有哪些具体的社会作用?答:道德的具体社会作用如下:一,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二,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三,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四,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

网址:思想政治修样案例分析复习资料 https://mxgxt.com/news/view/1869961

相关内容

2021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材料分析题.docx
思修考试案例分析题合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开卷考必备资料).doc
《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案例分析.doc
继承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思修——继承法案例分析的总结报告
高校“网红式”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范文
【2022遴选案例分析】娱乐圈“塌房”事件
政治学之第九章政治领袖演示课件
分析明星逃税案例分析报告
明星得病案例分析.docx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