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季羡林
季羡林:北京大学唯一终身教授,留下“三辞桂冠”的佳话,国际著名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学家、佛学家、国学家、翻译家等,历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他通透、朴实、纯粹、平淡,却也不失任性。其子季承曾说“他是人生的失败者,是寂寞的文人”,但他的世界并不孤独,因心有归处,而淡定从容;因无畏无惧,而潇洒自由。
《心安即是归处》是由国际著名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佛学家、史学家、国学家、翻译家季羡林所著的一本科普散文集。这本书通过作者丰富的经历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阐述了他对于生命智慧的理解和感悟。全书分为多个章节,涵盖了人生、读书、处世、旅行、生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展现了季羡林百年来对世界的相处之道和个人的人生观。
季羡林认为,一个人的生活是否幸福,取决于他与自然、他人和他自身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如何。他认为,处理好这三个关系,生活就能够愉快;反之,则会有苦恼。他还强调,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事情需要面对,这些都需要人们坚守自己的心,无论是面对生活中的苦难还是快乐时刻。《心安即是归处》鼓励读者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时,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这样才能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归属感和满足感。
季羡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品,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卓著,不仅在中国语言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也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留下了“三辞桂冠”的佳话。他的著作丰富多样,被广泛认为是中文世界中最伟大的书籍之一。
季羡林经历过人生的大苦大悲,生命的跌宕起伏。然而先生的一生,不争不辩,不怨不艾,满怀天真,执着自己的执着,安于当下。是世界上仅有的精通于吐火罗文的几位学者之一,同时又用质朴的文字向世人传达一个理念——心安即是生命的归处。
本书旨在阐释先生的生命智慧,从谈人生的意义到分别谈读书、处世、行走、当下、孤独、生死等跟大家密切相关的生命话题。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愿我们能了悟人间万相的本真,拥有应对世事的智慧。万事安然于心,从容而行。
总的来说,《心安即是归处》是一部充满哲理和生活智慧的作品,通过对季羡林生平故事的讲述,启发读者理解生活的本质,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心安之处”,即人生的归宿。
信息来源 / 网络
编辑 / 沈仕蒂
初审 / 尹丽娟
终审 / 杨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