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名家马季对师徒关系做法很成功,那就是重视传承打破陈规陋习
相声是一门传统的曲艺艺术,传承至今已经许多年历史了,并且也出现了许多的名家,也创排出了许多的优秀剧目,并且捧红了许多人。
相声艺术作为传统的曲艺艺术,所以在传承上也是传统的传承方式,那就是师徒传承。在过去相声界对于师徒传承那可以说是十分看重,并且拜师要举办很严格和盛大的仪式,不仅仅要有曲艺界的同行参与,还要有引师、保师、代师。
那么这种做法真的合适吗?其实我认为最初这种拜师仪式还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拜师很不容易,徒弟能够拜在自己崇拜的老师门下很不容易,而师父收一位自己心仪的弟子这也不容易,所以说要有这么隆重的仪式。

但是近些年不一样了,有一些师徒关系那就是过分注重仪式了,反而没有了师徒之实,那么这样一来还算是师徒吗?一位相声名家辈分很大,很多相声演员都想拜在其门下,于是乎这位老艺术家也为了壮大自己的门户,所以就收了很多的弟子,并且也举办了十分盛大的仪式,可是话说回来没有师徒之实这又怎么是正确的呢?又怎么有利于相声艺术的发展呢?

马季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其曾经受教于侯宝林、刘宝瑞、郭全宝、郭启儒等相声名家,这一时期属于是老师,并且马老师属于是博采众长,并不是说是指定哪一位相声大师的传人。
后来马季先生对于师承辈分所带来的一些陋习是有意打破的,也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马季先生自己也收了许多的弟子,当时其弟子在曲艺界名气很大,许多人称之为“马家军”,像我们熟知的有冯巩、姜昆、刘伟、赵炎、黄宏等等,这些都是大家熟悉的曲艺名家。而马老师在收这些弟子的时候并没有举办这些所谓的仪式,只有一束鲜花师徒双方都同意,这也就算是拜师了。
其次,那就是姜昆先生曾经回忆,那就是马老师并没有那么严重的师徒辈分观念,当初马老师要求在家里他们都是平辈相称。以前马季老师的儿子马东都叫姜昆叔叔,后来马老师离世之后,姜昆与马东就以兄弟相称了。

其实,我认为马季老师这么做我认为没有问题,师承辈分固然重要,但是其中的一些陋习也应该摒弃,因为艺术就是如此,有成功的就吸取,有糟粕阻碍发展的就应该摒弃,这里提及的不是师承,而是师承带来的问题。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举报/反馈
网址:相声名家马季对师徒关系做法很成功,那就是重视传承打破陈规陋习 https://mxgxt.com/news/view/1867440
相关内容
相声名家马季对师徒关系做法很成功,那就是重视传承打破陈规陋习相声靠师徒关系传承,但代师收徒实是一种陋习,并且越来越像帮会
盘点相声圈十个师承乱象,糟粕陋习确实多,曲协倡议有道理
相声艺术的传承:马三立和侯耀文的独特师徒关系
马三立与李文华:相声界的师徒佳话与艺术传承
技艺传承,师徒关系的变与不变
马季:年轻时师承4位名师,和恩师侯宝林结怨,终成一代相声大师
他与马志明合说相声几十年,两人的师徒关系,却长期不被同行承认
戏曲、曲艺界的师徒关系已经变质,代师收徒、批量收徒皆是乱象
关于名人做规划成功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