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与南怀瑾:未能延续的深厚缘份
2024年11月24日,叶嘉莹先生,这位被誉为“穿裙子的士”的百岁老人,离开了我们。在人们缅怀她的一生时,才发现她的生活竟是如此丰富而充满曲折。在叶先生那如史诗般的人生旅程中,她与国学大师南怀瑾的交集,仿佛是波澜壮阔的大海中的一朵细小浪花,虽然微不足道,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011.叶嘉莹与南怀瑾的交集与缘分
► 初识与合作
然而,随着人们深入了解他们之间的过往,不免为之遗憾地感慨:“叶嘉莹与南怀瑾,这两位华人世界的顶尖大师,竟未能有机会携手共事。”这究竟是怎样的缘分,让他们在各自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他们之间,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叶嘉莹与南怀瑾的交集,源于她在辅仁大学兼职教书的时期。60年代,为了增加收入,叶嘉莹选择在台湾大学、辅仁大学及淡江大学同时执教古诗词。巧合的是,南怀瑾也在同一时期在辅仁大学执教,于是,两位大师成为了同事。
由于叶嘉莹和南怀瑾的课程都安排在同一天,且都居住在台北市区,而辅仁大学位于台北郊区,为了方便,他们便常常同乘一辆车前往授课。这样的日常接触,使得两位中文系教师逐渐熟悉起来,他们经常一起探讨诗词歌赋和古典文学的奥妙。
一次偶然的机会,南怀瑾从学生手中瞥见了叶嘉莹的诗词稿。他发现叶嘉莹对诗词有着深厚的造诣,于是便建议她将这些见解付诸出版。在南怀瑾的热心推动下,叶嘉莹的首部诗词见解集《迦陵存稿》于1969年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
尽管叶嘉莹后来因故出国任教,但她对南怀瑾的感激之情却难以言表。当她看到仅仅因为自己的一句赞赏和欣赏,南怀瑾就热心地帮助自己出版了这部作品时,她深受感动。

► 未能继续的缘分
然而,遗憾的是,除了这段深厚的情谊外,叶嘉莹与南怀瑾两位大师之间还有许多未竟的缘分。如今回想起来,这些缘分未能持续下去,确实令人感到惋惜。
大约在1968年至1969年期间,南怀瑾邀请叶嘉莹参加他即将在春节期间举办的禅修班。然而,作为职业妇女和家庭主妇的叶嘉莹,在那个时候正面临着照顾全家和赚钱养家的双重压力,她无奈地拒绝了南怀瑾的邀请。
多年后,当叶嘉莹受邀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的客座老师时,她偶然联系上了也在香港的南怀瑾。南怀瑾热情地邀请她共进晚餐。在南怀瑾家中,叶嘉莹发现当天聚会的还有来自国内的影视演员焦晃,他专程前来向南怀瑾学习坐禅。
尽管南怀瑾可能希望叶嘉莹也能一同学习坐禅,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她再次错过了这个机会。叶嘉莹后来回忆道,她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个教书和研究古诗词的知识分子,与佛法似乎并无交集。然而,她忘记了,佛法同样可以给人带来内心的宁静和人生的归宿。
就像她在去加拿大之前,南怀瑾曾找人为她占卜,得到“时地未明时,佳人水边哭”的预示。当时的叶嘉莹并不太在意。但当她后来因签证问题滞留在温哥华时,她才恍然大悟,卦中的含义与她的经历不谋而合。
或许,人生中的许多事情都是命中注定。当初在报考大学时,叶嘉莹就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国文系,而不是选择将来可能更容易就业的医学专业。这似乎预示着她将要在传播中华古诗词之美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只是遗憾,叶嘉莹当时忙于生计,未能与学识渊博的南怀瑾深入探讨人生和命运,更未能一同研习坐禅。或许,若她能有机会静坐与南怀瑾共研,面对命运的波折时,她便能更从容地应对,减少内心的痛苦。然而,命运之神最终还是眷顾了叶嘉莹,让她在诗词的海洋中找到了人生的归宿。她以一生的经历,诠释了“以无生之觉悟做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境过乐观之生活”的深刻内涵。这不仅是她作为“穿裙子的士”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每个人在面对人生挑战时,值得深思的智慧。
举报/反馈
网址:叶嘉莹与南怀瑾:未能延续的深厚缘份 https://mxgxt.com/news/view/1867230
相关内容
深切缅怀叶嘉莹先生王国平:我与南怀瑾结缘
叶曼谈跟南怀瑾因缘:受当头棒喝,任督二脉打通
逝者|还原叶嘉莹在南京留下的那些“名场面”
南怀瑾如何指导你获得好姻缘,南怀瑾的婚姻观与婚姻建议
国学大师“叶曼”与“南怀瑾”,你不知道的?一段参禅奇事!
南怀瑾、曾仕强、倪海厦的真实身份与社会误解
南怀瑾百年诞辰:影像与记忆中的大师典范
口述历史:南怀瑾著作权案背后的“家春秋”
钱钟书评价叶嘉莹,能否用作支持项立刚贬低叶嘉莹的证据
